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

2021-12-02 08:2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2-02回复

专业分析:

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设定一定期限,并将期限的到来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除的依据。这种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期限的法律行为。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期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①根据期限能否确定,可以分为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前者的时期是完全确定的,例如某年的某月的某一天;后者是指事实的发生可以确定,但发生的时间不能确定,如某人的死亡日期。②从期限对法律行为的作用可以分为始期和终期。附始期的法律行为在期限到来时有效,所以也称为延迟期限。附终期的法律行为在期限届满时失效,所以终期也叫解除期限。③按期限计算,可分为连续期间和非连续期间。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事后确定的事实限制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存在的意思表示。民事行为的生效或者无效,按照附期限可以分为生效期间和终止期间。有效期限是指确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期限。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什么是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限制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存续的意思表示。 根据所附期限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或失效,期限可以分为生效期限和终止期限。所谓生效期限,是指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的期限。期限届至,民事法律行为

    2021.02.05 186
  •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否发生)作为决定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是法律为了适应社会成员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各种特殊需要而设立的一种

    2021.01.17 505
  •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

    2021.02.16 334
专业问答更多>>
  • 附期限合同的作为法律效力怎么认定

    附期限合同的效力的认定方式: 1、如果是附期限生效的合同,自约定的期限届满时,合同生效; 2、如果是附期限失效的合同,自约定的期限届满时,合同失效。

    2022-06-09 15,340
  • 附期限合同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一)期限是由当事人约定的而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二)期限须符合法律规定。

    2022-08-24 15,340
  • 附期限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如何的

    法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终止。释义:本条是对附期限合同效力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附

    2022-05-19 15,340
  • 附期限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

    法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终止。释义:本条是对附期限合同效力的规定。 根据本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附

    2021-04-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吗 01:00
    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吗

    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遗嘱,即遗嘱人在世的时候,依法对其财产或别的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于遗嘱人去世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单方法律行为,则是基于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能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这种法律行为只要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不用对方同意

    2,458 2022.04.17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2,902 2022.04.17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0,288 2022.09.0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