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善意取得法律依据是什么

善意取得法律依据是什么

2022-07-15 10:1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15回复

专业分析:

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无权处分人将其财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一方面,受让人取得转让财产的所有权,该财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但善意受让人在受让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权利的除外;另一方面,原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但是法律对于财产所有权的取得有特殊规定者,则不依上述规则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占有改定是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 1.善意取得的前提是无权处分,只有发生无权处分时,才有出现善意取得的可能。 2.占有改定是一种交付方式,即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同时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无权处分人将其财物转让给第三人,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 善意取得不是继受取得。

律师普法更多>>
  •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1.在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因为已经完成交付或登记,以及支付合理价金,双方的转让行为有效;2.在原所有权人与受让人之间,原所有权人不得向受让人主张返还财产,受让人在原所有权人向其请求返还时享有抗辩权。

    2021.04.29 279
  • 票据善意取得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一样么
    票据善意取得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一样么

    票据善意取得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不一样。在主体方面、构成要件方面,都有所不同。

    2021.01.10 88
  • 什么是善意取得
    什么是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指物权人将动产所有权转让给第三人,或者为第三人设定其余物权的制度,即使占有人无权处分该动产,善意受让人仍可以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者其物物权。善意取得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让与人无权处分该财产。受让人转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

    2022.04.12 2,134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认定善意取得法律依据?

    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无权处分人将其财物(动产或者不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如受让人在取得该财物时系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取得该物的所有权,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一方面,受让人取得转让财产的所有权,该财产上的

    2022-07-07 15,340
  • 什么是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是指物权人将动产所有权转让给第三人,或者为第三人设定其余物权的制度,即使占有人无权处分该动产,善意受让人仍可以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或者其物物权。 善意取得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让与人无权处分该财产

    2022-06-01 15,340
  • 什么是善意取得?

    第三人不知道法律关系双方的真实情况,通常是指合法交易中,不知情的,已经办理了登记的权利人。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以

    2022-01-28 15,340
  • 什么是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

    1、须从无票据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 2、须以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取得票据; 3、在票据上必须有独立有效的票据债务存在; 4、受让人须善意且无重大过失; 5、须给付对价。

    2022-05-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528 2022.04.17
  •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01:11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

    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 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 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

    2,245 2022.04.15
  •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059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