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独居老人留下10多万元遗产引发继承权纠纷

独居老人留下10多万元遗产引发继承权纠纷

2021-01-21 19:4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01-21回复

专业分析:

一直过着简朴的独居生活的刘老伯死后留下了10万多元的存款,由于存款的凭证由刘老伯所在村的村长刘勇持有,引起刘老伯远居香港的堂兄刘丁的不满,刘丁一纸诉状将刘勇告上法庭。近日,开平市人民法院对该继承权纠纷作出判决,原告和被告均因理据不足,未能依法取得刘老伯遗产的所有权。案例报告刘老伯生前过着独居生活,他去世后没有三代以内的近亲属,其名下有银行存款10多万元。刘丁与刘老伯是疏堂兄弟关系,对刘老伯生前的生活曾予照顾,但双方没有形成扶养关系,他亦没有为刘老伯办理丧事。刘老伯生前也没有立过任何遗嘱和签订过任何遗赠扶养协议。刘勇是刘老伯居住地的村长,两人无亲属关系。刘老伯去世前,在村里跌伤,刘勇将其送至医院救治,后救治无效去世。刘老伯的丧事为刘勇所操办。刘老伯生前曾将银行存单、存折交刘勇保管。刘勇曾持刘老伯的活期存折到银行提取了40514.24元,除将15230元用于为刘老伯疗伤和办理丧事外,余款刘勇占为己有。刘勇称,按农村习俗,他将其孙子刘德过继给刘老伯做儿子,但刘勇并没能提供有效证据加以证实。双方争辩原告我是他的亲属,又曾对他尽扶养义务,有权继承遗产原告刘丁是刘老伯的堂兄,刘老伯生前没有近亲属,独居生活。刘丁说,他和妻儿一直照顾刘老伯的生活,隔三差五寄钱给刘老伯,尽了扶养义务。刘丁要求,刘老伯死后遗下的10万元银行存款及被告已提取占有的25000多元应由他继承,被告应返还以上款项,并把刘老伯的死亡证件归还给他。被告我将孙子过继给刘伯,并尽了生养死葬的义务,有权继承遗产被告刘勇与刘老伯是同村同宗族关系。他说,由于刘老伯的银行存款存单、存折及身份证、户口簿多次被窃,2003年3月,他和刘老伯到银行补办了存单后,刘老伯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将总额为10万元人民币的3张定期存单和一本有3000元的活期存折交给了他,并要求刘勇对其进行扶养。刘老伯跌伤后,刘勇将他送到医院抢救,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刘勇为刘老伯办理了丧事。刘勇说,抢救刘老伯及后来办理丧事,他为此花费了15445元。他说,1995年8月,他将孙子刘德过继给刘老伯做儿子,他与刘老伯是至亲关系,对刘老伯尽了生养死葬的义务,完全有权继承刘老伯遗下的全部财产,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双方所提请求依据不足,都无权继承遗产法院判决认为,双方所提请求依据不足,均不予支持。法院认为,原告刘丁与刘老伯仅属疏堂兄弟关系,不是刘老伯的法定继承人。刘老伯生前既没有立过遗嘱,也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因此,法院对原告刘丁要求继承刘老伯遗产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法院同时认为,被告刘勇虽然将他的孙子按农村习俗过继给刘老伯做儿子,并对刘老伯尽了生养死葬的义务,双方已形成遗赠扶养关系,刘老伯生前亦将10万多元的银行存款存折交被告保管,但被告却无法提供相关证据证实是赠与,因此同时认定,被告无权继承刘老伯的银行存款。 (案中当事人均为化名)以案说法依照我国《继承法》第5条规定,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10条规定,配偶、父母、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原告与刘老伯是疏堂兄弟关系,不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无权继承刘老伯死后的遗产。我国《继承法》第31条规定,公民可以与扶养人(包括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的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被告虽然代刘老伯保管银行存折,但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刘老伯之间是遗赠扶养关系,所以,依法也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由于原告和被告均不能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该项财产依法应属无主财产。对于无主财产,《继承法》第31条规定: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组织所有制成员的,归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刘老伯生前居住的村委会可以以村委会的名义提起诉讼,争取财产的所有权。(卓国雄 庞信明)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朱文燕律师

广东洛亚律师事务所

可以的。但是某些特定债权无法继承。债权是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是被继承人财产的重要组织部分,原则上都可以由继承人继承。但具有人身专属性的债权,如子女对父母的扶养费请求权,残废军人对有关部门的抚恤金请求权等,与被继承人的人身是不可分离的,会随着被继承人的死亡而消灭,不能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续享有。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一、立案起诉阶段 诉讼的开始是要先到法院立案,立案通过后书记员才能排期和确定开庭时间。立案时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 1、整理资料和证据:立案前需要先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包括原被告的个人信息资料和相关的继承诉讼证据,例如遗嘱公证书、与被继承人的关系证明和赠与扶养协议等等。 2、书写和递交起诉状:起诉状虽然书写很简单,但要注意信息的齐全和合法,也要注意起诉状的格式,注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3、诉讼管辖与诉讼时效:无管辖权的法院不能接受该继承纠纷的立案,动产继承的由被继承人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继承的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超过诉讼时效的继承案件也不能起诉。 二、庭审阶段 立案通过后,法院会发送传票,传票中会记载开庭的时间以及原告提供的各项起诉材料,供由被告参考并提出质证意见。在庭审期间,双方可就针对证据的效力、证据的证明能力以及证据是否真实合法等进行法庭辩论。甚至有和解意愿的,可以当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和解。 三、诉讼执行阶段 庭审结束后,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了判决,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提出异议或者是上诉的,该判决生效。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仍拒不履行,原告可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

律师普法更多>>
  • 继承人能独占老人留下的不动产吗
    继承人能独占老人留下的不动产吗

    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继承人不可以独占老人留下来的财产,因为其他的继承人都是属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所以说都必须要进行合理的分配。

    2021.03.22 81
  • 失独老人的遗产谁继承
    失独老人的遗产谁继承

    老人去世后的遗产用以偿还生前债务,剩余部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处理;仍有剩余或者没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遗赠协议处理,仍然有剩余或者没有遗赠协议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

    2021.02.03 173
  • 失独老人的遗产是否有继承权
    失独老人的遗产是否有继承权

    失独老人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定继承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2021.01.26 89
专业问答更多>>
  • 老人遗产继承纠纷

    大儿子的妻子和儿子(即老人唯一的孙子)无权要求所剩下的近20万差额,或者要求相应的一间房产。因为,老人去世时未留遗嘱,所以老人的财产应由老人的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继承,本案中即老人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2022-05-09 15,340
  • 父母遗产引纠纷 继承人享有未放弃部分继承权

    中国法院网讯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原告王君、王建、王珍诉被告王勇法定继承纠纷一案,依法判决被告王勇分别给付王君、王建、王珍房款人民币6.5万元。   王老先生(2004年11月去世)与王老太

    2021-01-22 15,340
  • 继承遗产怎样继承失独老人

    失去独立性的老年人的遗产,按法定继承处理;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处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 法定继承按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1-10-30 15,340
  • 季羡林遗产纠纷--独子欲继承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x林的遗产纠纷表面化,其七十四岁独子季x承首次公开表示,父亲的遗产全部归他所有。季x承还指责季x老前秘书李x洁涉嫌盗窃季x老的藏品和钱,要求她

    2021-01-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老人过世留下的遗产怎么继承 01:01
    老人过世留下的遗产怎么继承

    老人过世,其遗产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继承:首先,如果老人有设立遗赠扶养协议的,则其遗产应当按照遗赠扶养协议处理;其次,如果没有遗赠扶养协议,但是有遗嘱的,则按照遗嘱或者遗赠处理;最后,如果没有遗赠抚养协议以及遗嘱的,则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顺序进

    1,974 2022.05.11
  • 遗产继承纠纷怎么办 01:23
    遗产继承纠纷怎么办

    各继承人就遗产继承问题存在歧义,产生纠纷时,各继承人可以通过2种方式解决。第一种方式各继承人协商,通过协商的形式解决遗产继承纠纷。各继承人协商后可订立协议落实。第二种方式是各继承人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各继承人就遗产继承存在的问题向人民法院提

    1,435 2022.04.17
  • 遗产继承纠纷怎么处理 00:55
    遗产继承纠纷怎么处理

    处理遗产纠纷如继承权纠纷、继承顺序纠纷和遗产分配份额纠纷等争议,可以通过当事人协商、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诉讼处理。当事人协商要根据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也要建立在双方自愿的

    878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