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中探望权的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止探望权不需要诉讼,由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向法院申请中止即可。中止条件是探望权人的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包括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其探望的。
探望权作为一种特殊权利,它需要直接抚养方的协助和子女的配合,否则探望权人难以真正行使该权利。 因此为了切实保障未成年子女及探望权人的合法权利,司法实践中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首先应由当事人双方本着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 法院应当在综合考虑子女的年龄与父母的居住地点、工作性质、身体和精神的健康状况、个人品德等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予以综合判定; 另外为确保裁判文书的可执行性,判决主文中不宜对探视的时间、地点、方式确定得过细; 因为这种过于详细的规定可能因为某些客观原因造成探望权人的权利无法真正实现,这不仅会降低裁判文书的可操作性,同时更是加大了探望权纠纷案件的执行难度。
-
离婚诉讼中的探望权该怎样确定
离婚诉讼中,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判决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有每月一至二次的探望时间,由探望权人自行到另一方住处或是子女所在学校将孩子接回,然后再负责送回。
2021.03.22 126 -
离婚案件中涉及探望权问题是否明确探望时间和地点
探望权作为一种特殊权利,它需要直接抚养方的协助和子女的配合,否则探望权人难以真正行使该权利。因此为了切实保障未成年子女及探望权人的合法权利,司法实践中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首先应由当事人双方本着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协商确定,协商不
2021.01.17 264 -
离婚探望权和抚养费的计算问题?
没有关联。如果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双方可以就抚养费的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探视权系法定权利,不能单方予以限制甚至剥夺。
2021.02.08 128
-
离婚探望权问题
1、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按规定的要求看望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子女的权利。 2、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2022-11-10 15,340 -
离婚对子女的探望权问题
对于对子女的,双方可以在离婚时对此作出约定,但是双方如果在协议或者诉讼离婚时没有作出处理,那么,作为另一方可以再对探望权重新起诉对探望权作出主张。一方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
2021-10-15 15,340 -
[探望权]当事人可以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022-10-20 15,340 -
探望权纠纷诉讼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支持原则。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必须在人品、性格、能力、职业、社会关系、(再婚)家庭状况、与被探望子女的关系等方面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与确定抚养关系不同,探望侧重于与未成年
2021-11-30 15,340
-
01:16
离婚后继父享有探望权吗离婚之后,一般情况下,继父都不享有探望未成年继子女的权利。这主要因为,探望权利在一般情况下,都属于亲生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的亲子权利。只有满足特定条件的继父,才能够享有与亲生父母一样享有的亲子权利。具体来说,这主要是指在共同生活期间,继父与继
1,146 2022.04.17 -
01:38
离婚后孩子探望权怎么约定离婚后孩子的探望权行使方式和时间,由父母双方共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法院判决。在两个人协商探望权的时候,要明确约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探望。这样既可以避免抚养的一方不配合探望,又可以避免另一方因为频繁探望,对子女成
963 2022.04.17 -
02:00
探望权执行的方式是什么探望子女的方式和频率由夫妻双方离婚时自行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
1,17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