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股东造成重大瑕疵出资有什么影响

股东造成重大瑕疵出资有什么影响

2022-06-27 15: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6-27回复

专业分析:

瑕疵出资的法律后果 (一)瑕疵出资可能导致股东权利受限。 (二)瑕疵出资可能导致股东资格灭失。 (三)瑕疵出资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股东出资瑕疵,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股东瑕疵出资的影响:出资瑕疵可能导致股东权利受限;出资瑕疵可能导致股东资格丧失;瑕疵投资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

律师普法更多>>
  • 瑕疵出资影响股东权利吗
    瑕疵出资影响股东权利吗

    股东瑕疵出资能够影响行使股东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红;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购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2020.07.18 97
  • 股东有瑕疵出资会不会影响股东的出资比例
    股东有瑕疵出资会不会影响股东的出资比例

    瑕疵出资并不必然影响股东权利的行使,出资瑕疵就是公司设立或增资过程股东认缴的股份金额本应该要足额按期到公司账户,没按要求按时足额到账,或者到了公司账上,利用对公司控制地位,把股本金转出不用于公司经营。

    2020.10.08 103
  • 股东瑕疵出资能否影响股东行使权利
    股东瑕疵出资能否影响股东行使权利

    股东权利的行使是以是否具备股东资格为前提的,而非以股东是否实际出资为前提,瑕疵出资并不必然影响股东权利的行使。但是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可以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2020.09.18 105
专业问答更多>>
  • 出资瑕疵会影响股东么

    出资瑕疵情况下的股东资格的认定: 股东在合理期限内对瑕疵出资进行补正的,不影响其股东资格,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可以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

    2022-06-01 15,340
  • 瑕疵出资对公司股东有什么影响

    《公司法》在许多制度和规则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创新,拓展了当事人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途径。但由于公司纠纷种类繁多,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公司立法过于原则,审理公司诉讼案件的适用标准不统一,影响了案件的审理。

    2021-11-18 15,340
  • 瑕疵出资影响股东权利吗

    股东瑕疵出资并不必然影响股东权利的行使。股东权利的行使是以是否具备股东资格为前提的,而非以股东是否实际出资为前提。但是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可以以股东会决议解

    2022-06-10 15,340
  • 股东瑕疵出资是否影响股东权利

    瑕疵出资并不必然影响股东权利的行使。 在公司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或者抽逃出资的情况下,由公司登记机关先责令改正,后再处以罚款等,而不是直接否定其股东资格,同时我国公司法并未规定其他股东对瑕疵股东有关启

    2022-05-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股东瑕疵出资能否影响行使股东权利 01:12
    股东瑕疵出资能否影响行使股东权利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股东出资不足的,要对公司承担补缴出资额的责任。如果股东是以货币,即现金形式出资的,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出资不足的,应当在一定时间内,及时向公司足额补缴。当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

    967 2022.04.17
  • 股东大会是由什么组成 01:22
    股东大会是由什么组成

    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股东大会,主要是由公司全体股东组成的,其实决定公司管理经营的重大事项的机构。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的权力机构,通常公司其它机构都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股东大会职权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职权基本是一致。 股东大会的主要作用有

    2,800 2022.04.15
  • 合同效力瑕疵怎么办 01:34
    合同效力瑕疵怎么办

    和合同的效力瑕疵,主要是指合同不完全具备当事人名称或姓名、标的和数量条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是否成立存在争议,人民法院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姓名,标的和数量的话,一般应当

    1,260 2022.04.17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