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不承担抚养责任的法律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子女的抚养权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但是双方协商解决不了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判决。对于孩子抚养权问题,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判决,但哺乳期间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抚养,如果不是哺乳期,就要看那方更适合小孩成长并征求小孩本人意见。但是在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其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认定。 因此,女方出轨致离婚,孩子的抚养权要视情况而定。只要女方无重大疾病并愿意抚养孩子的,两岁以下一般是归女方抚养。超过两岁的,就要视情况而定,一般会结合孩子的意愿和双方的条件来判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婚内出轨的,要是最终决定离婚的话,此时不仅涉及到财产分割问题,若双方育有未成年子女的话,则还要同时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做出处理。至于婚内出轨财产的分割问题,则一般情况下是要适当的照顾无过错方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给抚养费可能会承担的法律后果:可能会被对方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抚养费,法院起诉胜诉后仍不给的,可能会被申请强制执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离婚后抚养费并不是必须要出的。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 但是父母双方也可以协议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并由直接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养费。直接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另一方仍需要支付抚养费。
-
-
违反肖像权的后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我国的侵害肖像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责任方式。该民事责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为非财产性责任方式,赔偿损失为财产责任方式。 违反肖像权的后果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里的赔偿包括物质赔偿和精
2021.04.20 139 -
婚外情承担法律后果
对婚外恋行为本身,中国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因此婚外情并不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但如果婚外恋行为构成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了,则对方可以在离婚时要求出轨方支付离婚损害赔偿。
2021.03.05 122
-
离婚后不付抚养费要承担哪些责任呢?
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2022-08-01 15,340 -
不还的话后果会被承担法律责任吗
还款本身就是一种法律责任r你说的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r不会的,除非是法院判决后你不履行判决,那样涉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罪
2022-10-22 15,340 -
不给抚养费会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不给抚养费可能会承担的法律后果:可能会被对方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抚养费,法院起诉胜诉后仍不给的,可能会被申请强制执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
2022-06-05 15,340 -
离婚协议能否免除离婚后抚养费承担责任?
在离婚协议中,若有一方不承担子女抚养费用,则另一方需承担子女的必要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双方可就负担费用数额和期限达成协议,若协议不成,则法院将作出判决。同时,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并不
2024-12-21 15,340
-
01:18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后果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因为缔约过失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另外,构成缔约过失责任的情形有以下三个:1、以订立合同为名恶意进行磋商的;2、故意隐瞒或者虚构与订立合同相关的重要事实的;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2,274 2022.04.17 -
01:08
法人不持股不承担法律责任吗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法人,主要是指公司法以及民法典规定的法定代表人。而公司当中的法定代表人是否需要对公司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需要分情况讨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定代表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与法定代表人是否拥有公司的股份无关。一般情况下,公司作为独
3,023 2022.04.17 -
00:59
恶意举报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恶意举报要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1、行为人恶意举报他人的,若其主观目的是想让被害人承担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我国诬告陷害罪。我国人民法院对于犯该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7,792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