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融资后撤资法律对怎么处理的

融资后撤资法律对怎么处理的

2023-12-16 17:5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海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2-16回复

专业分析:

融资后撤资的处理办法:当事人可以通过转让股权、协议退股等方式撤资。且转让股权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外部转让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1、设立好退出机制并落实在协议上 2、尽早寻找次轮融资 3、与投资人保持紧密的联系 4、明确公司的股权架构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融资后撤资的处理办法:当事人可以通过转让股权、协议退股等方式撤资。且转让股权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外部转让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律师普法更多>>
  • 融资后撤资如何处理
    融资后撤资如何处理

    1、设立好退出机制并落实在协议上 2、尽早寻找次轮融资 3、与投资人保持紧密的联系 4、明确公司的股权架构

    2020.08.26 213
  • 融资后撤资怎么办
    融资后撤资怎么办

    融资后撤资可以采取下列办法进行处理: 1、当事人可以通过转让股权、协议退股等方式撤资; 2、转让股权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外部转让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2021.04.23 110
  • 融资融券到期后怎么处理
    融资融券到期后怎么处理

    融资融券业务到期后可以与当事人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续约,但合同期限最高不得超过两年。《民法典》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021.01.09 145
专业问答更多>>
  • 融资后被撤资怎么处理呢?

    1、设立好退出机制并落实在协议上保证创始人有优先回购权,并利用个人积累.公司盈余或次轮融资回购这些股份(一般主要靠次轮融资)。在没有落实下一轮融资时投资人就要撤资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情况,因为你没有钱的话

    2021-10-27 15,340
  • 融资后撤资如何处理

    1、设立好退出机制并落实在协议上 2、尽早寻找次轮融资 3、与投资人保持紧密的联系 4、明确公司的股权架构

    2023-03-01 15,340
  • 个体户融资后撤资如何处理呢?

    融资后撤资的处理方法:当事人可以通过股权转让、协议退股等方式撤资。股权转让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外部转让经其他股东一半以上同意,不得损害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2021-12-12 15,340
  • 非法融资的资金怎么处理

    非法融资的资金应当予以追缴或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属明确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六十条规定,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属明确的,应当依法及时返还,但须经拍照

    2022-05-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法融资判刑后债务怎么办 01:08
    非法融资判刑后债务怎么办

    非法融资判刑后,债务可以拒绝偿还。 非法融资指的是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根据《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

    1,295 2022.04.17
  • 非法集资罪怎么处理 01:57
    非法集资罪怎么处理

    非法集资在刑法中表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

    347 2022.04.25
  •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00:55
    抽逃出资的法律后果

    公司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且抽逃出资的股东不经过诉讼时效的约束。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补足出资的责任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股东抽逃出资,其实是对公司的侵权行为,且是对公司的不守承诺的行为。除此之外,股东抽逃出资

    1,137 2022.04.17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