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买房时该怎么警惕凶宅风险

买房时该怎么警惕凶宅风险

2022-11-03 09:4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3回复

专业分析:

1、买房时可以在合同中明确房屋的条件,并应多方探听业主出售房屋的情况,比如到辖区派出所了解或将其购买房屋地址作为关键字在网上搜索。 2、同时,买家也可要求业主在合同中约定信息披露条款。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买房时要警惕“凶宅”风险,购房者可以在合同中明确房屋的条件,并应多方探听业主出售房屋的情况等。比如到辖区派出所了解,或将其购买房屋地址作为关键字在网上搜索。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隐患一:房屋产权不明晰。 隐患二:卖方资质有问题。 隐患三:买房者资质有问题。 隐患四:不良中介骗术多。 隐患五:房屋价格未标清。 隐患六:做低房价纠纷多。

律师普法更多>>
  • 买房买到凶宅怎么办?
    买房买到凶宅怎么办?

    买房买到凶宅,如果符合被欺诈、或者对买卖合同产生重大误解等可撤销的情形的,买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买卖合同。但是买方需要在撤销权的有效期间内及时行使其权利。

    2021.01.23 143
  • 买房买到凶宅怎么办
    买房买到凶宅怎么办

    购买到凶宅是可以索赔的。如果房屋卖家书面承诺了所售房屋为“正常”,购房者在交易之后却发现上当购买了“凶宅”,此时可以认定原房主构成“欺诈”。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以及撤销合同

    2021.01.01 132
  • 买到凶宅该怎么维权
    买到凶宅该怎么维权

    如果当事人被欺诈后买到凶宅,应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买卖合同。撤销后合同就自始无效,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要予以返还;不能返还的,要折价补偿,过错方还要赔偿对方所遭受的损失。

    2021.03.05 153
专业问答更多>>
  • 买房时怎么警惕“凶宅”风险

    买房时可以在合同中明确房屋的条件,并应多方探听业主出售房屋的情况,比如到辖区派出所了解或将其购买房屋地址作为关键字在网上搜索。 同时,买家也可要求业主在合同中约定信息披露条款。

    2022-10-18 15,340
  • 买房时如何警惕风险, 买房时如何警惕风险

    一、理性对待广告宣传的广告宣传,不属于开发商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例如对周边的、银行等设施的承诺,您最好不要完全相信;另一方面建议您切记一定要亲自去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二、警惕价格欺诈一些房地产商出

    2022-01-26 15,340
  • 是否需要警惕放弃留置权风险?

    既然留置权是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权,也可以预先抛弃留置权。法律虽然不允许当事人任意设定留置权,但是,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应当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留置权。《担保法》和《担保法》司法解释

    2022-07-15 15,340
  • 买房买到凶宅怎么办?

    买房买房买房,符合欺诈或者对销售合同有重大误解的,买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销售合同。但买方需要在撤销权的有效期内及时行使其权利。

    2021-12-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买查封房有什么风险 01:04
    买查封房有什么风险

    购买被查封的房子的,会面临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无法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购房款无法追回等风险。具体情况为: 1、合同可能会归于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房屋不得转让,所以房屋被查封后签署

    2,168 2022.10.07
  • 购买安置房有什么风险 01:09
    购买安置房有什么风险

    购买安置房的风险有: 1、没有产权的安置房,无法办理产权证; 2、如果家庭成员对安置房的分配存有异议的,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能需要至法院进行调解,最终的合法权益人则无法确定是谁; 3、在购买安置房等待过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因出售方自身债

    3,917 2022.04.15
  •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01:23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借名买房的风险包括: 名义产权人可能会反悔。名义产权人反悔的话,而出资人又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就会很难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 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如果银行查出实际购房人和贷款人身份信息不一致,则可能提前解除合同。 名义产

    1,319 2022.04.18
房产纠纷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