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滥用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滥用公司法人格可以用哪些行

滥用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滥用公司法人格可以用哪些行

2021-11-12 18:2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1-12回复

专业分析:

(一)公司注册资本不到位,甚至达不到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公司资本是公司正常经营的物质基础,是公司人格独立的重要条件之一。以公司的形式组织经营,但没有足够的资本,可以认为投资者利用公司制度逃避股东的个人责任。现代公司法对设立公司的最低资本规定较低。资本不足的公司如果从事有风险的业务运营,实际上会将损失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资金不足的表现形式有虚假验资、先验资后抽逃、验资不实等。比如笔者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欠款纠纷案件时,被告某有限公司是由某工会出资设立的,但出资不足,最终责令某工会在出资不足范围内对原告承担赔偿责任。(二)公司与股东人格混淆。公司与股东人格的混合是公司失去独立人格的集中表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小规模公司和母子公司,公司与股东或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财产和业务混合是分离原则的严重背离。公司与股东的人格混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与股东的财产混合。如果股东在公司成立后随意抽逃资本,股东与公司财产或账户混在一起没有明确的界限,股东以个人目的随意使用公司财产,实际上是对财产分离原则的偏差。2、公司与股东的经营行为混淆。也就是说,股东不是以法定方式行使权利,而是随意干预公司的具体经营活动,使公司失去经营自主性,这本质上是对经营层面分离原则的偏差。由于财产和经营的混合导致公司与股东的人格混合,公司作为股东的另一种自我或工具,容易使交易对手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并可能导致其权利失败。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有限责任公司。比如在一起买卖合同欠款纠纷案件中,被告某公司的会计承认另一家公司和被告是两个品牌,一个团队,财产由两家公司任意分配使用。会计还出具了两家公司的财务账簿。工商登记材料显示,两家公司没有母子关系。根据上述事实,法院认定两家公司财产混合,属于滥用公司人格,将另一家公司追加为共同被告,责令两家公司共同偿还原告欠款。(3)利用公司人格逃避合同义务或其他债务。股东以公司形式从事经营活动,在公平、诚信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分离原则,可以享有有限责任的特权,分散经营风险。一些公司负债累累。为了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他们用自己的财产设立新的公司或其他企业法人,并将经营收入转移到新设立的公司或企业名下,使原公司成为空壳,用于对付债权人的债务。公司的独立人格明显被滥用,成为股东逃避合同义务的工具。这种金蝉脱壳现象在审判实践中相当普遍,但由于自然人在新公司成立时往往使用现金作为出资,法院无法掌握其内部资产转移的证据,无法责令新公司承担责任,这是一种相当不耐烦的现象。若放任自流,将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笔者建议出台法院可以审查公司资产运营的司法解释,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四)利用公司人格规避法律义务。《公司法》有强制性条款,给予股东和公司强制性义务,股东和公司应当承担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义务。但控制股东利用公司法人人格,人为改变公司法强制性规范的适用,达到规避法律义务的目的,导致法律规范原有目的的失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有: 1、股东无偿使用公司财产或者资金,不作财务记载; 2、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无法区分; 3、转移公司财产,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 4、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其他行为。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一是负担竞业禁止等合同上不作为义务的主体,设立由自己支配的公司,并由该公司实施此类行为。 二是股东设立公司后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致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无法从公司获得满足。 三是股东与公司在合同债权人看来浑然一体,难以区别等。

律师普法更多>>
  •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具体表现为: 1、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无法区分; 2、股东无偿使用公司财产或者资金,不作财务记载; 3、转移公司财产,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 4、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其他行为。

    2020.04.13 72
  •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

    一是负担竞业禁止等合同上不作为义务的主体,设立由自己支配的公司,并由该公司实施此类行为。 二是股东设立公司后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致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无法从公司获得满足。 三是股东与公司在合同债权人看来浑然一体,难以区别等。

    2020.07.12 121
  • 有哪些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
    有哪些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

    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具体有哪些,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情形如下: 1、母公司过度控制子公司; 2、资产和事务混同; 3、组织机构混同; 4、股东滥用公司形式逃避合同义务。 《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

    2020.01.06 103
专业问答更多>>
  •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

    一是负担竞业禁止等合同上不作为义务的主体,设立由自己支配的公司,并由该公司实施此类行为。二是股东设立公司后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致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无法从公司获得满足。三是股东与公司在合同

    2022-05-29 15,340
  • 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有哪些?

    一是负担竞业禁止等合同上不作为义务的主体,设立由自己支配的公司,并由该公司实施此类行为。二是股东设立公司后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致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无法从公司获得满足。三是股东与公司在合同

    2022-05-30 15,340
  • 滥用公司法人格有什么行为

    一是负担竞业禁止等合同上不作为义务的主体,设立由自己支配的公司,并由该公司实施此类行为。 二是股东设立公司后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致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无法从公司获得满足。 三是股东与公司在

    2022-05-24 15,340
  • 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表现有

    一是负担竞业禁止等合同上不作为义务的主体,设立由自己支配的公司,并由该公司实施此类行为。二是股东设立公司后抽逃出资或通过其他方式榨取公司财产致使合同债权人的债权无法从公司获得满足。三是股东与公司在合同

    2021-12-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哪些人有监护资格 01:17
    哪些人有监护资格

    说起监护资格,肯定离不开监护人,监护人是与被监护人有亲密联系的人,不是谁都有监护资格的。 先说未成年人,在一般情况下,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均无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是祖父母、外祖父母;2

    1,248 2022.04.15
  • 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的责任 01:24
    公司股东滥用权利的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的责任,根据损害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 1、如果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造成公司损失,则应当赔偿公司损失。 2、如果造成其他股东损失,则应当赔偿其他股东的损失。 3、如果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则应当就公司债务对债权

    701 2022.04.15
  • 非法行医的行为有哪些 01:07
    非法行医的行为有哪些

    非法行医,指的是没有医生执业资格证却从事医务诊疗活动,包括在医疗机构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或者擅自开业从事诊疗活动;如果有医生执业资格证但没有取得开业执照行医的,不属上述所称的非法行医。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的行为有: 1、没有取得医生职业资

    1,610 2022.04.15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