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方涉嫌欺诈行为导致的合同处理方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介的欺诈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并且该合同自始无效。根据《民法典》第148条,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另外,《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若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征地拆迁中的欺诈行为的处置是: 1、以欺骗手段取得拆迁许可证的,吊销许可证,并处罚款; 2、构成诈骗罪的,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房屋中介欺诈的认定: 1、以包销的名义,隐瞒委托人的实际出卖价格和第三方进行交易,获取佣金以外的报酬。 2、从事成套独用居住房屋使用权买卖经纪活动。 3、无照经营、超越经营范围和非法异地经营。 4、房地产执业经纪人出租、出借经纪执业证书。 5、房地产经纪组织滥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利用格式合同对相对人作出不合理、不公正的规定。 6、房地产经纪组织未按规定期限办理备案手续。 7、各类房地产广告信息、内容中未标注忠告语,以及未经登记发布房地产印刷品广告。
-
网贷中介欺诈方式包括什么
1、首先最常见的是,网贷中介发布假的兼职信息并给报酬,让借款人领取兼职任务。中介会告诉借款人不用还款,内部会取消,只是为了刷单。但其实一段时间过后,借款人还是会收到网贷平台的催款消息。这种诈骗的金额少则3000,多则上万元。 2、其次就是发
2024.06.21 37 -
假合同涉嫌欺诈吗
假合同涉嫌欺诈。合同诈骗罪是否成立,取决于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
2022.04.13 341 -
涉嫌价格欺诈的行为有哪些?
中介价格欺诈的情形有:设置合同陷阱、隐瞒房屋真实情况、赚取不合理高低差价、合同未履行完毕时要求将钱交给代理人、假冒房东、收取中介费以外的杂费等。
2021.04.20 216
-
中介欺骗合同, 涉嫌什么罪
涉嫌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
2022-03-31 15,340 -
中介欺骗导致我签订合同
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在签订合同时,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所以,该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2023-09-24 15,340 -
合同欺诈是什么意思,合同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
2022-01-23 15,340 -
网贷中介都有哪些方式欺诈
网贷中介欺诈方式有哪些 1、首先最常见的是,网贷中介发布假的兼职信息并给报酬,让借款人领取兼职任务。中介会告诉借款人不用还款,内部会取消,只是为了刷单。但其实一段时间过后,借款人还是会收到网贷平台的催
2023-11-12 15,340
-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272 2022.04.17 -
01:26
涉嫌诈骗罪的该怎么处罚涉嫌诈骗罪处罚标准如下: 1、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9,720 2023.01.14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4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