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二审案快三个月了还没判下来该怎么办

二审案快三个月了还没判下来该怎么办

2022-10-18 22:1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8回复

专业分析:

是上诉二审啊,还是第二次诉讼啊。如果是第二次诉讼,整体诉讼期六个月内,期间没有法律规定时间,一般情况下,五个月左右会下达判决书。如果是上诉二审,整体诉讼期三个月内,一般情况下两个半月左右会下达判决书。当事人与法院打交道得勤追,多问办案法官。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说明案件相对复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深圳住房公积金销户提取,经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审核通过后,大概三个工作日内到账。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日内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准提取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托银行办理支付手续。

律师普法更多>>
  • 医疗报销三个月了还没有下来
    医疗报销三个月了还没有下来

    就医报销一般是30个工作日内到账的。报销时需携带以下资料: 1、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的原件; 2、定点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 3、门诊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等就医资料原件; 4、财政、税务统一医疗机构门诊收费收据原件;

    2020.11.15 1,114
  • 二审超过三个月不下判
    二审超过三个月不下判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旦珐测貉爻股

    2020.05.15 362
  • 民事二审立案后三个月没判决
    民事二审立案后三个月没判决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人民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旦珐测貉爻股诧瘫

    2020.01.03 327
专业问答更多>>
  • 二审案快三个月了还没判下来,该怎么办想请教专业人士给个好的建议

    是上诉二审啊,还是第二次诉讼啊。如果是第二次诉讼,整体诉讼期六个月内,期间没有法律规定时间,一般情况下,五个月左右会下达判决书。如果是上诉二审,整体诉讼期三个月内,一般情况下两个半月左右会下达判决书。

    2022-10-16 15,340
  • 案6个月了现在怎么判决还没下来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

    2022-10-09 15,340
  • 案件要六个月了判决书还没有下来怎么办?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

    2022-10-09 15,340
  • 判十个月剩下六个月过了四个月过了来了政审还没通过

    不过,判十个月,现在过了六个月,剩下四个月,估计等减刑申请获批后,刑期已经结束了。追问:不会吧,申请审核要那么久氦础份飞莓读逢嫂抚讥啊,怎么申请啊,向拘留所啊,还是向派处所或者是法院,了回答:刑期两年

    2022-02-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老板拖欠了三个月工资怎么办 00:57
    老板拖欠了三个月工资怎么办

    如果老板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农民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处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要从立案当天开始的六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调查。如果情况复杂的,经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的批准,可以延长三

    822 2022.04.17
  • 刑事案件不满二审判决怎么办 00:59
    刑事案件不满二审判决怎么办

    刑事案件不满二审判决可以提出申诉。申诉人的范围包括:自诉人、被害人、被告人,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等;申诉人的申诉内容,可以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

    1,188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