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什么是善意取得和切断抗辩的区别

什么是善意取得和切断抗辩的区别

2021-10-27 10: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东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27回复

专业分析:

1、发生的前提不同。票据抗辩切割的发生前提是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持票人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如果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持票人前手之间没有抗辩事由,则根本不需要适用票据抗辩切割制度。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须以持票人的前手背书人无转让票据的权利或该项权利存在瑕疵为前提,如果持票人的前手背书人具有转让票据的权利,或者该项权利原本就完好无缺,持票人依背书取得票据即合法取得完全的票据权利,目无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余地。2、构成要件不同。票据抗辩切断的构成,只要持有票据的人拿到票据时,不知道票据的债务人和前手背书人之间有抗辩事由就可以了,关于是否有过失,不问。而对于票据的善意取得,其构成要件之一就是取得人对前手无转让票据之权须无重大过失。3、牺牲的对象不同。票据抗辩切割是指票据债务人不得以与出票人或持票人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因此票据抗辩切割牺牲的是票据债务人,其原本可以拒绝履行的票据债务必须履行,不得拒绝。票据权的善意取得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在所有者的前手不是真正的所有者的情况下,善意取得的适用保护了善意转让的所有者,牺牲的是真正的所有者,失去了原来的权利。4、系争的焦点不同。在票据抗辩切断中,系争的焦点是票据债务人对出票人或持票人的前手背书人是否可以拒绝履行票据债务,如果能够拒绝履行,则构成票据抗辩切断;如果不能拒绝履行,则不属于票据抗辩。在票据善意获取中,系争的焦点是原持票人和现持票人的直接前手,谁才是真正的权利人。如果真正的权利者是现在的持有者的直接前手,就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条件,如果不构成善意取得的真正的权利者是原来的持有者的话,国家现在的持有者的善意取得会失去票据的权利。

法律依据:

《票据法》 13条票据债务人不得以自己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的抗辩事由,对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除外。票据债务人可以对不履行约定义务的与自己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进行抗辩。本法所称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 第12条规定:“以欺诈、盗窃或者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不得享有票据权利。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规定的票据的,也不得享有票据权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的区别:继受取得是因买卖、继承、赠与等法律行为取得的标的物所有权,善意取得是因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设立的制度;继受取得的权利是从原权利人处继受而来的,善意取得的权利是从无处分权人处得到的,不是原权利人的让与、实为原始取得。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的区别: 1、处理人权利不同。善意取得的受让人获得的财产是从无处分权人那里获取的;继受取得的受让人获得的财产是从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对某项财产的所有权。 2、构成要件不同。

律师普法更多>>
  • 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取得的区别
    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取得的区别

    区分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如下:继受取得是因买卖、继承、赠与等法律行为取得的标的物所有权,善意取得是因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设立的制度;继受取得的权利是从原权利人处继受而来的,善意取得的权利是从无处分权人处得到的,不是原权利人的让与、实为原始取得

    2021.04.01 255
  • 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有什么区别
    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有什么区别

    继受取得和善意取得的区别在于继受取得的权利是从原权利人处继受而来的,善意取得的权利是从无处分权人处得到的,不是原权利人的让与、实为原始取得。继受取得是因买卖、继承、赠与等法律行为取得的标的物所有权,善意取得是因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设立的制度

    2021.01.04 605
  • 表见代理和善意取得的区别是什么
    表见代理和善意取得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区别为,法律对相对人的注意义务所作的要求并不一样。善意取得相对人信赖的主要是物的外观(占有事实或者登记事实),表见代理相对人信赖的主要是人的外观(代理行为)。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

    2021.04.13 512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票据抗辩切断制度?

    票据抗辩切断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内容:(1)对出票人抗辩的限制出票人是创建票据权利义务的人,票据债务人和出票人之间存在的抗辩事由,多数是因为票据资金关系不足或有缺陷,也可能是基于原因关系或票据预约关系

    2021-10-27 15,340
  • 对物抗辩和对人抗辩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不同。 (1)对人抗辩,是指因票据债务人与特定的票据权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发生的抗辩; (2)对物抗辩,是指因票据本身所存在的事由而发生的抗辩。该抗辩可以对任何持票人提出。 2、包含类型不同。

    2021-12-27 15,340
  • 对物抗辩和对人抗辩的区别是什么?

    票据抗辩可分为两种: (1)对物抗辩。这是指基于票据本身的内容而发生的事由所进行的抗辩。这一抗辩可以对任何持票人提出,其主要包括以下情形:①票据行为不成立而为由抗辩。如票据应记载的内容有欠缺;票据债务

    2022-09-03 15,340
  • 不是很懂抗辩和抗辩权的区别是什么?

    1、民法上的抗辩=抗辩权+狭义的抗辩。 2、“狭义的抗辩”又称“否认权”。其特点在于,抗辩人不承认对方享有其主张的请求权,而是主张对方的请求权全部、部分不成立或者全部、部分已消灭。包括两种: (1)权

    2022-08-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01:07
    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抗辩权,指的是妨碍他人行使权力的一种对抗性权利。在实践中,大部分的抗辩权的目的在于拒绝对方的请求,使对方的请求权无法实现。比如:不安抗辩权,指的是如果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如果有证据证明另一方已经丧失履行能力,或者有不

    8,843 2022.04.17
  • 后履行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01:23
    后履行抗辩权是什么意思

    在法律上,后履行抗辩权一般指的是在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针对这一行为有权利拒绝应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请求履行的一种权利。 此外,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后,有先后履行的顺序,首

    1,644 2022.04.15
  • 什么是后履行抗辩权 01:23
    什么是后履行抗辩权

    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没有履行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针对这未履行的行为有权利拒绝应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请求履行的一种权利。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后,有先后履行的顺序,首先必须要先履行

    1,177 2022.04.15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