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二审超过六个月未宣判怎么办?

二审超过六个月未宣判怎么办?

2022-10-26 18:2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北京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6回复

专业分析:

如果你是被上诉人,对你有利呀。如果是上诉人,找当地法院投诉。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二审超过六个月不开庭或者没有进行书面审理,可以向该法院的监察室投诉。民事案件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三个月,三个月的审理期限是从二审法院立案时起算。刑事案件二审期限为两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以延长两个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二审超过六个月不开庭或者没有进行书面审理,可以向该法院的监察室投诉。民事案件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三个月,三个月的审理期限是从二审法院立案时起算。 刑事案件二审期限为两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可以延长两个月。

律师普法更多>>
  • 再审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再审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如果是刑事诉讼,再审期限是没有限制的。如果是民事或者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如果当事人超过再审期限而想要申请再审的话,可以有以下两种途径: 1、向法院申诉; 2、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以上两种方法是

    2020.01.10 252
  • 再审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再审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如果是刑事诉讼,再审期限是没有限制的。如果是民事或者行政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2020.10.30 170
  • 二审判决超过六个月能否申请再审
    二审判决超过六个月能否申请再审

    当事人不能,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因此超过六个月不能再审,但是,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020.01.02 473
专业问答更多>>
  • 二审超过六个月不开庭怎么办?

    二审超过六个月不开庭或者没有进行书面审理,可以向该法院的监察室投诉。民事案件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三个月,三个月的审理期限是从二审法院立案时起算。刑事案件二审期限为两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

    2022-06-09 15,340
  • 申请再审超过六个月怎么办

    应当在法律文书生效后的6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逾期,法院不会受理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

    2023-02-13 15,340
  • 民事二审超过三个月怎么办

    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

    2022-03-15 15,340
  • 行政二审,XX超审限四个月未审判,咋办?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普通程序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再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但对于再延长多少期限《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最高院2

    2022-10-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孩子六个月离婚怎么判 00:53
    孩子六个月离婚怎么判

    夫妻双方在孩子六个月时离婚的,原则上孩子的抚养权判归女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如果孩子的年龄超过两周岁的,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孩子的抚养权。因此,在孩子六个月时离婚的,小

    1,558 2022.04.17
  • 判刑六个月属于什么 01:14
    判刑六个月属于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可以得知,行为人犯罪后,须承担刑事责任,被判处刑事处罚。判刑期限根据不同的犯罪会有不同的结果,在刑事处罚中被法院判处六个月的刑罚的,既可能是拘役也可能是有期徒刑还可能是管制。根据刑法规定可知,拘役的期限,是一个月

    7,634 2022.04.15
  • 拘役六个月算不算判刑 01:36
    拘役六个月算不算判刑

    拘役六个月算判刑。 1、拘役也属于刑事处罚,其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如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对他人采取非法剥夺自由的手段,将其锁、捆在某一地点,其犯罪行为较轻,但这种行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随时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

    4,964 2023.01.19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