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据说借款的时候需要验资真的吗?

据说借款的时候需要验资真的吗?

2022-11-07 20:5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四川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7回复

专业分析:

是真的。 一般小额贷款是会验资的。 小额贷款验资,主要是查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一般是会经过查看个人的银行流水或者是借款人提供抵押物、共证明等。经过借款人提供的相应条件,了解还款能力。 若是贷款机构要求借款人提前支付费用,或者存入金额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可信。 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借款给别人要保留以下证据: 1、借款合同、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 2、转账记录、银行流水以及其他凭证等; 3、电话、聊天记录、短信的催收记录; 4、证人证言、录音等。

刘沛文律师

河北嘉实律师事务所

借条的真实性需要证据证明。不能证明的,可申请司法鉴定,仅凭证件起诉,无其他证据证明或借据真实性合理怀疑的,由债权人申请鉴定,债务人提供笔迹比较样本等鉴定。债权人提供的借据等证据材料具有可信度,债务人对借据的真实性提出异议,但未提供证据的,由债务人申请鉴定。

律师普法更多>>
  • 借款合同里需要约定真实的借款事实吗
    借款合同里需要约定真实的借款事实吗

    借款协议是借贷双方确定借款权利和义务的借款合同,不具有借据的证明力。借据在民事审判实践中俗称借条,借条可以单独成为借款事实成立的直接证据,而借款协议只是借款双方就借款达成的合意,要证明借款事实的成立即借款是否真正交付还必须有借款收据。也就是

    2020.07.18 75
  • 恋爱的时候借款要还吗?
    恋爱的时候借款要还吗?

    在恋爱期间借款是要偿还的。因为在法律上男女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如果债务人不按约定履行的,债权人有权主张承担违约责任。

    2021.02.27 60
  • 借款需要支付服务费是真的吗
    借款需要支付服务费是真的吗

    通常这种情况是诈骗,要注意甄别。

    2021.04.19 610
专业问答更多>>
  • 借款需要验资是真的吗

    是真的。 一般小额贷款是会验资的。 小额贷款验资,主要是查看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一般是会经过查看个人的银行流水或者是借款人提供抵押物、共证明等。经过借款人提供的相应条件,了解还款能力。 若是贷款机构要求

    2022-10-11 15,340
  • 借款的时候还需要审查借款用途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借款时是要审查借款用途的,根据法律规定,并不是所有债权都受法律保护的,出借人应尽量要求借款人在借条上写清借款的用途。

    2022-10-12 15,340
  • 网上说的无担保借款是真的吗

    现在网上都会看到无抵押贷款,也有的朋友比较谨慎,询问网上无担保借贷抵押贷款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管是银行亦或是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都有无抵押贷款这个产品,也会通过网上宣传,让有需要的朋友在网上申请。当然,

    2022-06-29 15,340
  • 借款给别人的时候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需要搜集对方借款的证据,否则,难以维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章证据第六十三条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

    2022-03-2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注册公司需要验资吗 01:07
    注册公司需要验资吗

    我国公司法对注册公司是否需要验资没有强制性规定,即验资已不再是注册公司所必需的程序之一。根据我国2014年起实施的公司法,申请注册公司从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转变为认缴登记制,且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三万元人民币、股份有限公司最低五百万元人民币

    5,261 2022.04.17
  • 借款需要借款合同和借条吗 00:57
    借款需要借款合同和借条吗

    在借款的时候为了保护出借方的合法权益,一定要和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或者是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条。规范的借条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身份信息材料,例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二,借款的用途,一定要是合法的用途;三,借款的本金金额

    755 2022.04.15
  • 及贷说要到户籍地来调查是真的吗 00:56
    及贷说要到户籍地来调查是真的吗

    及贷说要到户籍地来调查,不一定是真的。催收说去户籍地调查,不一定不是真的,要慎重处理,很有可能是催收的一种心理战术。也有可能是诈骗,要小心甄别相关信息,避免被诈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571 2022.04.17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