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见义勇为有哪些法律规定

见义勇为有哪些法律规定

2023-09-09 17:1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09回复

专业分析: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都无关紧要。因此,只有将见义勇为的实施者定义为自然人,才能够符合其法律特性。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行为。所谓的危难救助行为是指当国家、集体、社会、公民个人财产及公民个人生命安全遭到威胁之时,行为人实施了旨在降低损失或威胁的行为,进而产生了相应后果的一切行为。这种行为一般都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出现,并且伴有较强的风险性。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救助效果,但是存在与救助对象的法律约定,那么这种行为就不能够算作见义勇为。换句话说,只有行为人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约定的职责或不具备法律约定的救助义务以外,才能够成为见义勇为。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原则上说,见义勇为行为要求行为者必须在主观上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并且由此产生的行为,这种意愿必须带有正义感,才符合见义勇为的标准。即使行为者的行为客观上产生了上述结果,但是主观上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那么也不能构成见义勇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法律上对于认定见义勇为做了以下的认定: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以及《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员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以下四项法律要件: 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 2、见义勇为者必须实施了危难救助的行为; 3、行为人并不具备法律约定的义务。所谓法律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救助对象之间存在法律规定的救助责任; 4、行为人主观存在维护公共利益或降低公共危害的意愿。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见义勇为时被打的,打人的行为人属于侵权,因此见义勇为的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权利遭到侵害的损失。比如医药费等费用。

律师普法更多>>
  • 见义勇为法律有什么规定
    见义勇为法律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 条文所述“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从法律上解释系指行为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了使国家利益、社会

    2021.02.13 169
  • 法律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法律如何规定见义勇为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

    2021.03.27 271
  •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

    法律上对于认定见义勇为做了以下的认定:根据《民法总则》第183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的,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以

    2021.04.28 862
专业问答更多>>
  • 见义勇为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见义勇为被打的,打人的人属于侵权,因此见义勇为的人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人身权利遭到侵害的损失。比如医药费等费用。

    2023-08-21 15,340
  • 法律对见义勇为的赔偿有哪些规定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

    2023-05-17 15,340
  • 见义勇为法律特征有哪些?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2021-10-01 15,340
  • 见义勇为法律如何规定

    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我国《民法典》作出了如下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

    2023-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有哪些规定 01:46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有哪些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拘留、逮捕后,自案件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直到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都可以委托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辩护。律所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近亲属委托后,辩护律师即可持三证前往看守所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三证是指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

    1,574 2022.04.17
  •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01:02
    隐名股东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以与名义出资人签订代持股协议,且该协议合法有效,除非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出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名股东想要得到公司的承认需征得公司一半以上的股东同意。除此之外,名义股东与实际

    1,103 2022.04.17
  • 孩子抚养费有哪些法律规定 01:27
    孩子抚养费有哪些法律规定

    关于孩子的抚养费,我国的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夫妻双方离婚后,子女应当其中一方承担抚养义务,不抚养子女的一方,应承担子女的抚养费用; 2、承担子女的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用等等; 3、有固定的收入的一方,子女的抚养费可以按

    726 2021.03.24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