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口头赠与算合同成立吗

口头赠与算合同成立吗

2022-07-16 08:2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16回复

专业分析:

口头赠与算合同成立,赠与合同可以是口头赠与。但一般不动产的赠与需要到有关部门变更登记,所以还是要履行一定的书面手续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口头赠与合同有效,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就是有效的。口头赠与合同纠纷该处理方法:根据社情民意和思维习惯调解解决,口头赠与合同纠纷解决的最重要的就是证明口头赠与合同的真实性,如果缺乏证据证明,是不能按照口头赠与合同处理的。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口头委托成立要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口头形式灵活、简便,便于当事人采用。但口头形式因为没有书面凭据,发生纠纷往往很难查证。

律师普法更多>>
  • 口头赠与合同有效吗?
    口头赠与合同有效吗?

    口头订立的赠与合同有效。赠与合同是不要式的单务合同,且依据我国现行《民法典》并未要求赠与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因词口头赠与合同是有效的,但在法律维权方面很难对口头的赠与合同进行保护。

    2021.04.10 99
  • 口头赠与合同违法吗
    口头赠与合同违法吗

    在法律上,赠与合同没有要求必须是书面形式的,所以口头形式赠与合同也是有效的,但是很难保护。而且赠与合同在财产的权利没有转移之前是可以撤销的。

    2021.03.25 135
  • 口头赠与合同有效吗口头赠与合同纠纷该如何处理
    口头赠与合同有效吗口头赠与合同纠纷该如何处理

    口头赠与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就是有效的。口头赠与合同纠纷该处理方法:根据社情民意和思维习惯调解解决,口头赠与合同纠纷解决的最重要的就是证明口头赠与合同的真实性,如果缺乏证据证明,是不能按照口头赠与合同处理的。

    2021.01.24 102
专业问答更多>>
  • 父母口头赠与成立条件

    口头委托成立要件: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口头形式灵活、简便,便于当事人采用。但口头形式因为没有书面凭据,发生纠纷往往很难查证。

    2021-12-14 15,340
  • 口头协议算合同成立吗

    1、口头约定,也可以算合同。如果作出口头约定的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法,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该约定属于有效的合同。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都是有效的合同形式。 2、口头合同是指

    2022-06-11 15,340
  • 口头赠与合同生效吗

    赠与合同是需要公证的,没有公证的赠与合同需要当事人有实际的所有权转移行为才能使合同生效。 但是社会捐助,公益捐助虽然可以口头赠与,但是它们可是有特殊“金刚罩”的“特种赠与”哦。只要当事人进行口头承诺就

    2022-06-27 15,340
  • 个人赠与赠与合同可以是口头合同吗

    赠与合同可以是口头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 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022-06-3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口头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00:55
    口头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口头订立的合同也能够具备法律上的效力,但是需要满足合同订立的条件。首先,订立口头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具有相应缔约能力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次,口头合同所涉及的内容,不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效力性规定,也没有违背

    1,024 2022.04.17
  •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00:52
    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区别主要包括:成立与生效分属两个不同的法律规则和判断标准。作为价值标准的生效规则与作为事实构成的成立规则具有不同的法律要求。合同是最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通过意思表达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双方依法就合同的主要条款经过协商

    969 2022.05.26
  • 口头协议能否构成合同诈骗 01:17
    口头协议能否构成合同诈骗

    口头协议如果要构成合同诈骗,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

    483 2022.07.02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