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产假提前多长时间休一天比较好?

产假提前多长时间休一天比较好?

2022-08-06 10: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6回复

专业分析: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的,休产假15天;怀孕满4个月不满7个月流产的,休产假42天;怀孕7个月以上终止妊娠的,休产假的天数,与正常生育所享受的产假天数一致。用人单位违反以上规定的,由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按照受侵害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年休假申请提前几天申请并没有法律法规明文进行详细规定,具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进行详细约定。

律师普法更多>>
  • 汽车保险提前多长时间续保比较好
    汽车保险提前多长时间续保比较好

    车险续保一般可以在到期的前三个月进行。由于车险是按年上的,所以年底都是续保的高峰期,提前三个月完成续保既能避开高峰期,又能享受到相应的优惠。如果车辆在车险过期后发生事故,保险公司是会拒赔的,维修产生的费用和车主的损失只能由车主自行承担。

    2020.05.27 289
  • 产假提前休多久比较合适
    产假提前休多久比较合适

    产假可以提前15天休。女职工生育一般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2020.11.24 433
  • 产假提前休多长时间?
    产假提前休多长时间?

    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按目前的法律规定,我国的所

    2020.04.23 168
专业问答更多>>
  • 国家规定产假提前休几天比较好?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产前可以休假15天。一、《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已经于2012年4月18日公布施行。第7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修改前是90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

    2022-07-17 15,340
  • 产假提前多久请比较好

    一般是提前15天请,但是有时候宽裕到18天也是可以的。

    2022-07-17 15,340
  • 试用期辞职提前多长时间离职比较好

    对于试用期提前多久辞职的,不管有没有签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务关系,则已经依法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既然你是在试用期,则只要你是依法提前3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通知的话,则可以依法离职,如公司不给发放你依

    2022-07-29 15,340
  • 产假能提前休多长时间

    国家规定是提前15天的,不过这都看公司的。一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

    2021-03-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产假可以提前多久休 01:08
    产假可以提前多久休

    产假可以提前十五天开始休假。依照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女性职工休产假的具体时长,一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增减: 1、产假一般为98天,其中产前可休15天; 2、难产的,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

    8,252 2022.04.17
  • 一审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00:59
    一审审限最长多长时间

    一审审限最长有六个月的时间。人民法院使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那么一般需要在立案那天起的六个月内审结完毕。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那么通常需要让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审理时间的,需要先报请上级人民法院获得其批准。 人

    3,102 2022.04.17
  • 离婚前财产如何转移多长时间有效 00:56
    离婚前财产如何转移多长时间有效

    离婚前,任何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违法行为并不会因为时间的经过,而转化为合法行为。因此,严格意义上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不仅不能发生法律效力,而且擅自转移财产的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的责任

    6,934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