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法典中规定人死后签订的合同是否终止

民法典中规定人死后签订的合同是否终止

2022-11-16 10:0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16回复

专业分析:

1、人死后合同一般会终止。如果是委托合同,委托的当事人不在合同中约定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终止或者不将一方当事人死亡约定为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的条件并且行使合同解除权的,合同权利义务还应继续存在。 2、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三十四条 委托人死亡、终止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终止的,委托合同终止;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不宜终止的除外。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民法典中并未规定人死后签订的合同终止。 我国现行法律对于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效力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后合同的效力应当结合合同性质、继受人等的情况综合认定,不能刻板的采用合同相对性原则而直接认定合同效力终止。 首先,从维护交易便利和保障交易安全的角度来讲,对于不具有人身依附性的纯属财产性质的合同(比如买卖和租赁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的,不应影响合同的效力。因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死亡不必然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后果。 至于说如何履行,应当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区别对待,例如,在死亡的一方主体为债务人的情况下,则继承人应当在继承遗产的范围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履行的到期债务。又如租赁合同中如果出租人一方去世的,如果法定继承人不放弃继承财产,则应该继续履行租赁合同中出租方(即被继承人)的义务。 又如,在死亡一方主体为债权人的情况下,则作为合同另一方的债务人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继续履行到期债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五百七十条中明确规定,在“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的情形下,债务人可以采取提存等方式履行到期债务。该法条表明,即使是债权人死亡在未确定继承人、遗产管理人的情形下,债务人依然需要以提存的方式履行到期债务。 其次,关于具有人身依附性的合同(如服务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合同效力应当认定为自然终止。因为这类合同的签订,一般都是一方当事人基于对另一方当事人本人具有的经验、能力,甚至是个人品格方面的胜任才与之签订相应的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当事人死亡,合同权利义务仍不终止的话,则有违另一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真实意愿了,且必然会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这显然与我国《民法典》规定的自愿原则有冲突。 另外,根据《民法典》规定之精神,含有人身依附的合同属于根据合同性质不可转让之合同。同理,其继承人也不应继承该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此类合同的权利义务应该随着合同主体的死亡而自然终止。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民法典》规定合同到期后效力就终止。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所以,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附终止期限,期限届满,合同的效力就终止。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规定合同当事人死亡是否会当然的终止合同
    民法典规定合同当事人死亡是否会当然的终止合同

    合同当事人死亡不会当然的终止合同,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了以下七种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 (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二)

    2021.03.26 154
  • 在民法典中的效力待定合同是否终止
    在民法典中的效力待定合同是否终止

    效力待定合同可以被撤销,但不存在解除的说法。解除针对的是未履行完毕的合法有效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

    2021.02.22 87
  • 民法典规定合同签订后是否能变更
    民法典规定合同签订后是否能变更

    合同签订后能变更。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可能由于某些原因需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如对原合同中约定不够清楚的部分加以明确、细化,或根据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加以调整或改变。这种对合同内容的修改或改变就是合同的变更。根据法律规

    2021.04.08 245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规定合同当事人死亡是否会当然的终止合同

    合同当事人死亡不会当然的终止合同,合同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规定了以下七种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

    2022-05-24 15,340
  • 民法典规定合同到期后效力是否终止

    《民法典》规定合同到期后效力就终止。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所以,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附终止期限,期限届满,合同的效

    2022-06-30 15,340
  • 民法典规定合同签订后是否能变更

    合同签订后能变更。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可能由于某些原因需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或补充,如对原合同中约定不够清楚的部分加以明确、细化,或根据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加以调整或改变。这种对合同内

    2022-11-14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委托合同终止条件中,委托合同的终止

    本法规定的是一种法定委托合同终止条件。具体包括: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死亡。若是委托人死亡,委托事务的处理对其已无意义,同时委托人也无从对委托事务指示,加以关注;而若受托人死亡,则委托人对受托人的能力与

    2022-03-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法关于终止合同的规定 00:56
    合同法关于终止合同的规定

    合同解除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属于约定解除。出现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情形时,一方解除合同的,就是属于法定解除。所谓“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双方的协议,使基于合

    1,139 2022.04.15
  •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 01:03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具体如下: 1、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的法律规定; 2、依法成立的

    7,883 2022.04.17
  • 协议一方违约后合同是否终止 01:23
    协议一方违约后合同是否终止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出现了违约行为,合同也不是自然终止的。合同是在双方行使协议解除权,或者一方行使了法定解除权之后,才会正式解除,也才会正式终止。换句话说,协议一方违约之后,合同不一定会终止,只有正式解除合同之后,合同的权利义务才会终止。但是

    1,802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