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必要共同诉讼的上诉状,一人上诉如何处理?

必要共同诉讼的上诉状,一人上诉如何处理?

2022-07-26 10: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6回复

专业分析:

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两人(含两人)以上的诉讼。在通常情况下,民事诉讼的原告一方或被告一方都只有一人。但在某些纠纷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为两人以上,形成诉讼时,原告或被告一方或双方均是多数,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诉讼形态——共同诉讼。共同诉讼属于诉的合并,其意义在于简化诉讼程序,避免法院在同一事件处理上作出矛盾的判决。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共同被告是诉讼中,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组织。分为:刑事诉讼共同被告、行政诉讼共同被告和民事共同诉讼被告。共同被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普通的共同诉讼中,法院根据原告提出申请,许可追加。但此种追加新被告必须要经过被告和拟新追加的被告明示同意,所以在实践中发生争议的较少。另一类是在必要的共同诉讼中,法院依照职权追加被告,无须各方同意。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行政诉讼的上诉状中应当包括:上诉人及被上诉人的名称及基本情况、案由、所不服从的裁定、诉讼请求、以及可以支持该诉讼请求的事实和理由等相关信息。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诉讼二诉如何写上诉状
    行政诉讼二诉如何写上诉状

    上述人和被上述人的信息 上述的理由和请求 上述人签字盖章

    2020.06.01 221
  • 行政诉讼该如何写上诉状
    行政诉讼该如何写上诉状

    行政诉讼的诉状同样适用民事诉讼的规定,其写法是在开头要写好原告与被告的具体情况,然后分段写好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最后原告签字并附上年月日。

    2020.09.03 127
  • 行政诉讼案如何写上诉状
    行政诉讼案如何写上诉状

    行政诉讼中的上诉状通常包含:原告的基本概况以及被告的包括名称、住所等相关信息;针对一审判决修改的本案的事实和理由以及诉讼请求;最后载明所上诉二审法院的名称而日期。

    2020.11.15 101
专业问答更多>>
  • 必要共同诉讼的上诉状,一人上诉怎么处理?

    根据《民诉意见》第177条的规定,必要共同诉讼人中的一人或者部分人提出上诉的,按下列情况处理: (1)该上诉是对与对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分担有意见,不涉及其他共同诉讼人利益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未

    2022-07-24 15,340
  • 共同上诉人该如何写上诉状

    共同诉讼人主要分为必要共同诉讼人和普通共同诉讼人。 其特点是: 1.当事人一方是两个以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诉讼标的相同。所谓相同,是指同一或者同类两种情况。 3.诉讼主张一致。所谓一致

    2022-07-18 15,340
  • 共同诉讼上诉状要怎么写?

    在二审过程中,对于必要的共同诉讼中,在上诉时,(该上诉仅对共同诉讼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分担有意见,不涉及到对方当事人的利益。未上诉的同一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

    2022-07-16 15,340
  • 如何写行政诉讼上诉状

    上诉状的格式一般如下,供您参考:XXX,身份证号XXXXX,住址:XXXXX被上诉人:XXXX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X,住所:XXXXXX上诉人因不服XXXX人民法院作出的XXXX号判决,特向贵院

    2022-03-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法院怎么处理 01:04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法院怎么处理

    超过上诉期提交上诉状的处理如下:当事人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仅表示上诉,既未递交上诉状,又未请求延期的;或者请求延期但未获人民法院准许而且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又未递交上诉状的;或者请求延期获准后在延长的期限内仍未递交上诉状的,原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

    5,929 2022.04.17
  • 虚假诉讼如何处理 01:01
    虚假诉讼如何处理

    对于虚假诉讼,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或恶意调解,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于情节较轻,危害性不大的虚假诉讼,

    3,486 2022.04.15
  • 提交上诉状一定要附带证据吗 01:01
    提交上诉状一定要附带证据吗

    提交上诉状不是一定要附带证据。上诉状是可以要依附证据的,如果有新的证据不妨依附上去,当然证据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递交给法院,并不一定要依附。若依附证据的,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证据材料逐一分类编号,对证据材料的来源、证明对象和内容,作简要说明

    5,081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