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人条件有哪些,收养人可以与被收养人不受相关的年龄限制限制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收养人条件是:(一)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二)年满三十五周岁。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三)无子女。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也可不受此限制。或者虽有一名子女,但该名子女患有精神病等严重疾病,将来无法尽赡养义务的,也可收养一名健康的小孩。(四)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如有正当的职业或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照顾被收养人的生活并可负担其相应的经济开支等。但收养成年人除外。(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六)有正当的收养目的,不违背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及国家计划生育的规定。如果是为了玩弄女性或长期姘居而收养异性子女,就不能允许。(七)收养人有配偶的,须征得配偶的同意;而且必须由夫妻共同收养。(八)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但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法典》实施之前,对于被收养人的年龄,一般是要求不能超过十四周岁。此外,对于年满三十五周岁的无子女的公民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 不过,在《民法典》正式施行之后,已经删除了关于被收养人十四周岁的限制。如今,在年龄上只要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同时满足其他条件后,均可以被他人收养,即成为被收养人。
收养的孩子有年龄限制,被收养人必须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收养孩子要求收养人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30周岁。 《民法典》实施后还需要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无子女变更为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收养孩子有年龄限制吗收养小孩有哪些条件
收养的孩子有年龄限制,被收养人必须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收养孩子要求收养人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30周岁。 《民法典》实施后还需要无不利于被
2021.01.13 228 -
-
-
被收养人的年龄限制
《民法典》实施之前,对于被收养人的年龄,一般是要求不能超过十四周岁。此外,对于年满三十五周岁的无子女的公民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被收养人不满十四周岁的限制。 不过,在《民法典》正式
2021-12-29 15,340 -
收养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必须符合哪些条件与限制
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2、年满三十五周岁。但领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
2022-01-25 15,340 -
被收养人的范围对被收养人的范围有限制吗,收养人的条件有哪些规定
被收养人的范围对被收养人的范围的限制不自两个方面:1、被收养人应当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但特殊情况下,如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或者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等情况下,被收养人可以不受这方面的限
2022-01-23 15,340 -
收养人条件有哪些,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相差多少岁以上的儿女呢
收养人条件: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2、年满三十五周岁。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
2022-01-24 15,340
-
01:13
怎么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养父母如果要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可以通过协议解除和判决解除两种方式进行;在养父母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时,如果养子是未成年人,按照法律规定,养父母不得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但养父母和送养人进行协议解除的除外;如果养子已满10周岁以上,还需要征求养
2,224 2022.04.15 -
00:58
失信被执行人有哪些方面将受到限制失信人的限制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1、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轮船等舱位; 2、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
2,032 2023.02.18 -
01:0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外还有,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方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1,93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