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有债务可以协商离婚吗,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夫妻有债务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协商离婚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经过三十天冷静期,发给离婚证。与双方是否负债无直接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有债务也可以协商离婚,只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部分要共同偿还。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夫妻协议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是有法律效力的。根据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
夫妻债权债务的具体规定
夫妻债权债务的大体原则为: 1、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原则。 2、保障未具名举债夫妻一方的诉讼权利。 3、审查夫妻债务是否真实发生。 4、区分合法债务和非法债务,对非法债务不予保护。 5、把握不同阶段夫妻债务的认定标准。 6、保护被执行夫妻双
2021.03.17 152 -
夫妻协议夫妻有债务可以离婚吗
夫妻有债务可以离婚。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婚姻自由包括结婚的自由和离婚的自由。只要一方认为自己和配偶感情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的,就可以到其配偶所在的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能否离婚跟夫妻是否欠债没有直接关系。不过离婚后债务如果被认定为是
2021.03.22 201 -
夫妻离婚个人债务具体有什么
夫妻离婚个人债务有: 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 2、夫妻双方依法约定个人承担的债务; 3、夫妻一方因赌博、吸毒、酗酒等个人不合理费用而负债; 4、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属于夫妻的财产为一方的个人财产,附有遗嘱或赠与合同的债务也应由接受遗嘱或
2022.04.15 156
-
夫妻债务规定具体有什么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
2022-11-08 15,340 -
夫妻协议离婚具体有什么规定吗
1、离婚的男女双方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的区、县级市民政局(或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 2、经过离婚冷静期。 3、双方当事人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婚姻登记员面前签名或按指印。 4、双方当
2022-06-26 15,340 -
有债务夫妻能协商离婚吗?
夫妻有债务能离婚,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夫妻之间存在债务就不能离婚。如果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则离婚时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如何承担双方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
2022-12-13 15,340 -
什么是夫妻协商离婚债务处理
夫妻协商离婚债务可以由夫妻共同承担,也可以由夫妻一人承担,也可以由夫妻按比例承担。但夫妻协商承担共同债务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由夫妻一方承担。
2023-02-03 15,340
-
01:18
夫妻有债务可以离婚吗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如果欠下了债务,只要双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就可以选择登记离婚或者诉讼离婚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但是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就算是婚姻关系已经消灭,夫妻双方都应该继续以自己的财产,偿还该笔债务。我国婚姻法规定了婚姻自由的原
821 2022.04.17 -
01:21
夫妻债务新规定是什么夫妻共同债务的最新规定,主要是指2018年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2020年出台的民法典。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实行共债共签原则。也就是说,只有夫妻双方以共同的意思表示,签订债权债务协议,这时候这项债务才能纳入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
469 2021.04.25 -
00:44
夫妻有共同债务可以离婚吗夫妻有共同的债务也是可以离婚的,只是离婚的时候需要对债务问题进行处理。无论双方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只要双方能够对债务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就可以按照双方的一致意见来处理债务。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就要根据债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债务
649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