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合同解除的要求可以约定吗

合同解除的要求可以约定吗

2023-07-07 02:5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新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07回复

专业分析:

可以。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二款中有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由此可见,合同解除的条件是可以约定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解除合同可以要求违约金。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效力。违约金条款就属于此类条款,所以即使合同解除,解除权人还是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承担违约金。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约方一般是没有解除合同的权利的,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如果继续履行合同,违约方将面临更大的损失,而守约方拒不行使解除权。那么法院应当根据违约方的请求判决解除合同。同时,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而笔者也认同第二种意见。

律师普法更多>>
  • 违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违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违约方一般不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合同解除权是法律赋予守约方的权利,违约方无权行使法定解除权、无权主张解除合同,在守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情形下,法院应判决违约方强制履行合同。

    2021.02.06 100
  • 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违约金吗
    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违约金吗

    合同解除不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因为我国所实行的是补偿性违约金,而获得补偿性违约金的前提是合同要继续履行。补偿性违约金包括了因违约行为而造成直接损失及可得性利益损失,可得性利益只有在合同履行完毕时才能产生。所以获得补偿性违约金的前提是合同要继

    2021.03.10 141
  • 违约金约定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违约金约定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如果解除合同后,造成一方损失的,另一方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合同因违约解除的,解除权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2021.04.05 107
专业问答更多>>
  • 合同违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当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或强制履行成本过高时,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但解除合同的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这种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是:合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没有约定

    2021-11-21 15,340
  • 合同的违约金可以要求解除吗

    1、如果双方协商解除合同,违约金以及违约责任可以根据协商内容来解决。当事人在解除协议中对违约责任有明确表述的,则应该按照解除协议的相关约定来办。协商解除合同并达成相关合同解除协议,但没有约定违约金、赔

    2023-07-02 15,340
  • 约定解除合同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吗

    1、要求解除合同是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的。 2、当事人存在违约情形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3、同时,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

    2022-11-06 15,340
  • 违约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一般来说,违约方是没有权利提出解除合同的,只有守约方才有权利选择继续履行合同还是解除合同。合同作为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高度一致且愿意受此意思表示约束的一种承诺,应当得到遵守和履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2022-05-1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劳务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赔偿吗 01:15
    劳务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赔偿吗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885 2022.04.17
  • 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吗 01:28
    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吗

    我国合同法以及民法典并没有规定,违约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的规定,能够解除合同的,应当是因为对方出现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下去而想要解除合同的守约方。因此,在法律上,违约方不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但

    1,351 2022.04.17
  •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00:58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出资逃避债务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具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后

    1,340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