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哪些要约不得撤销

哪些要约不得撤销

2022-11-07 16:1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台湾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7回复

专业分析: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作出后是可以撤销的,但是有几种情况下是不可以撤销的: 1、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不可撤销且为合同履行作出合理准备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以下要约不得撤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等情形下,要约不可撤销。

律师普法更多>>
  • 哪些情形要约不得撤销
    哪些情形要约不得撤销

    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形有: 1、要约人明确确定了承诺期限的; 2、要约人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的; 3、承诺人有合理理由相信要约不可撤销,并为合同的履行做了合理准备的。

    2021.03.13 253
  • 哪些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要约
    哪些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要约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2021.03.04 115
  • 哪些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
    哪些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

    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况如下: 1、要约中有不可撤销的表示。不可撤销的意思表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最直接、最清晰的方式是要约人在要约中做出有效的声明,比如这是一个确定的要约,还可以从要约人的其他表示或行为中推断出来;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

    2022.04.14 362
专业问答更多>>
  • 不得撤销的要约有哪些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作出后是可以撤销的,但是有几种情况下是不可以撤销的: 1、要约人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2、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不可撤销且为合同履行作出合理准备工作。

    2022-10-12 15,340
  • 哪些情况下要约不得撤销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可以撤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 (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工作

    2022-06-12 15,340
  • 哪些情形下不得撤销要约

    以下要约不得撤销: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其他形式明确要约不可撤销,受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不可撤销,并为履行合同做了合理准备。

    2021-12-29 15,340
  • 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要约撤销是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前到达受要约人,此时作出的要约撤销才是有效的。如果要约可以被随意撤销的话,对于受要约人来讲显然是不利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要约是不允许撤销的,那么要约不得撤销的

    2022-05-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有哪些 01:27
    不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有哪些

    不可以任意撤销的赠与合同包括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在赠与财产转移前可以撤销赠与合同。但是这种任意撤销权的行使受到

    1,827 2022.04.17
  • 公司撤销与注销有哪些注意事项 01:10
    公司撤销与注销有哪些注意事项

    公司撤销与注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公司解散时,应该依照法律规定成立清算小组,清算小组应该自成立之日起10天之内,将清算小组的成员名单以及清算小组的负责人名单报送给公司登记机关进行备案; 2、清算小组在清算过程中,如果发现公司的财产不

    533 2022.04.17
  •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01:22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叫受益人,财产受到损失的人叫受害人。因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虽属既成事实亦不受法律保护,受益人取得的不当利益应当返还给受害人。不当得利制度旨在调整欠缺法律依据

    20,226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