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2017年婚外情的取证途径有哪些

2017年婚外情的取证途径有哪些

2023-07-16 02:2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16回复

专业分析:

婚外情的取证办法如下: 1、聊天记录及其他电子邮件,及时进行数据固定。 2、通话清单和手机短信,调取当事人通话清单,证明对方经常与某个电话号码有密集联系。 3、合法的、有证明力度的婚外情证据是有效证据。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出轨离婚取证的途径: 1、通过朋友、邻居的证人证言获得证明出轨方有与他人同居,存在婚外情的事实。 2、收集显示配偶与第三者亲密关系的各种照片。 3、到其中一方的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所在的民政局查询出轨方是否存在婚姻登记情况。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离婚有两种途径,一是当事人对离婚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均无异议的,可以达成协议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二是通过人民法院由诉讼程序解决。

律师普法更多>>
  • 教唆罪的取证途径有哪些
    教唆罪的取证途径有哪些

    我国目前没有教唆罪的罪名,对于教唆行为,一般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0.08.08 75
  • 无性婚姻取证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无性婚姻取证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无性婚姻取证的有效途径: 1、可以取得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及各项检验报告书。当然,这类证据的取得,需要有缺陷一方去医院检查为前提; 2、取得对方对自身存在生理缺陷的自认。关于证据形式可以是双方的谈话录音,也可以是手机短信、邮件等形式,但是如果

    2022.05.20 507
  • 涉外婚姻离婚有哪些途径
    涉外婚姻离婚有哪些途径

    涉外婚姻离婚的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根据规定,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内地居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020.09.28 79
专业问答更多>>
  • 婚外情取证的途径有哪些?

    婚外情取证过程中,当事者在自家床上拍到配偶与第三者有不正当关系的照片,被法院采信的可能性较大。在自己家里捉到配偶与第三者亲密,谈不到私闯他人住宅,构不成刑事责任。但是,当事人不能将自家“捉奸”的照片在

    2022-05-10 15,340
  • 离婚取证都有哪些途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婚外情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 1、书证: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信件或者邮件、婚外情一方写的认错书或者悔过书、一方对婚外情认可的相关信件或者邮件。 2、物证

    2022-11-19 15,340
  • 出轨离婚取证的途径有哪些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婚外情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 1、书证:对方与第三者之间的信件或者邮件、婚外情一方写的认错书或者悔过书、一方对婚外情认可的相关信件或者邮件。 2、物证

    2022-05-16 15,340
  • 证据的取得途径有哪些?

    在诉讼过程中,法院证据的取得由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提供。当事人提供,法院自行取得证据,代理人提供。一、人民法院根据职权主动调取证据;对于人民法院根据职权主动调取证据的情形,行政诉讼法虽有规定,但没有规定

    2021-11-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专利维权途径有哪些 00:53
    专利维权途径有哪些

    专利维权的途径有三点,分别是: 1、自行和解,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 2、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调解和处理,依靠行政手段责令侵权者停止侵权并对其进行处罚; 3、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并赔偿因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 发明和实

    1,199 2022.09.06
  •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6,373 2022.05.11
  •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00:55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如下: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媒体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等进行监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人大及其常委会

    13,321 2022.06.22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