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新民诉关于举证期限的两种确认方式

新民诉关于举证期限的两种确认方式

2022-07-26 13:3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新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6回复

专业分析:

诉讼过程中对法定期限的规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民诉关于举证期限的两种确认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如何确定举证期限确定的方式是否合法本文整理了相关的法律条文,为您提供参考。举证时限,是指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提交证据的时限。举证期限的确定有两种情形:当事人协商和法院指定。当事人协商确定举证期限的,须经人民法院认可。法院指定的,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30天。该30日举证期限,是针对适用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所指定的期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规定了五种不受“不得少于30日”限制的例外: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新民诉关于举证期限的两者确认方式是: 1、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来确定举证期限; 2、当事人在法院给的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1、由法院指定举证期限; 2、经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

律师普法更多>>
  • 民事举证期限的确定
    民事举证期限的确定

    民事举证期限规定如下:民事举证期限是指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后,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民事主张和民事案件审理情况,规定的当事人应当提供相应证据的一段时间。

    2020.01.09 91
  • 民主选举的四种方式
    民主选举的四种方式

    民主选举的四种方式为: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民主选举是指在同级别候选人中选择上级领导者的行为。民主选举具有“自下而上”和“公平投票”的性质。必须同时满足这两个性质,才能算是“民主选举”。民主选举的主要依据是社会经济制度、物

    2020.10.20 9,893
  • 民诉法举证期限
    民诉法举证期限

    民诉法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后,再经法院批准或者直接由人民法院指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第一审适用于普通程序的案件,不能少于十五日;第二审当事人提供新证据的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2020.04.21 377
专业问答更多>>
  • 关于民诉新解释中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举证

    2021-10-13 15,340
  • 《民法典》关于诉讼离婚案件的举证期限

    离婚纠纷还须按照诉讼请求内容提供以下必要证据: 1、的证明(、户籍簿或单位,居委会、村委会的证明); 2、婚后感情、离婚原因的事实或证据。如被告下落不明的,应提供下落不明的时间、情况的证明; 3、子女

    2022-04-18 15,340
  • 民事诉讼法的举证期限如何确定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

    2022-07-08 15,340
  •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如何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只要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即可,不受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和10日的

    2022-03-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民事 01:13
    违约责任的5种承担方式民事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其中,继续履行是指当一方当事人未按约定支付价款或者报酬时,对方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按照约定支付价款或者报酬;另外,补救措施有多种

    1,885 2022.04.15
  • 打欠条的正确方式 00:50
    打欠条的正确方式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规范有效的欠款合同应具备如下内容: 1、欠条需要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欠条需要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欠条需要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以及明确的借款期限; 4、欠条需要

    1,879 2022.04.18
  •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新规 01:47
    民法典关于遗产继承新规

    (一)“组织”也可以是受遗赠的对象。之前的法律规定,受遗赠者可以是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对于法人等组织是否可以接受遗赠并未明确。对此,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

    3,95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