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的规定及救济途径

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的规定及救济途径

2022-03-15 14:0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海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5回复

专业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除法定情形以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其立法主旨是为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按照该法规定﹐劳动者应当承担违约金的情形祗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且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一种是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用人单位需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无权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违约的救济途径有: 1、买卖双方当事人有争议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找法院进行调解; 2、买卖双方还可以申请仲裁; 3、买卖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违约救济的目的是保护受害方的权益,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损失。违约的救济途径有以下几种: (1)继续履行; (2)损害赔偿; (3)违约金,也是最常用的违约救济方法。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救济途径
    法律救济途径

    当事人进行法律救济的途径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裁决;国家赔偿以及民事诉讼等。我国《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对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等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

    2020.01.21 379
  •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及法律救济?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及法律救济?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认定为无效。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

    2020.06.19 91
  •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及法律救济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及法律救济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主要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存在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没有权利单方决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2020.09.11 735
专业问答更多>>
  • 简述合同根本违约的表现形式及解决途径与法律救济途径的规定有哪些

    一、合同根本违约的表现形式(一)拒绝履行拒绝履行是在合同履行期到来后,一方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在一方拒绝履行的情况下,另一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有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金和损害

    2022-03-07 15,340
  •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的救济途径

    国际买卖合同是按照合同签约地(除非合同另外声明)的法律执行的普通法国家合同违约救济措施如下(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如果你方没有损失,可以得到象征性的赔偿(如1元)如果你方有损失,但违约并非损失的必

    2022-07-06 15,340
  • 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在劳动方面没有违约金这个词。如果劳动者没有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

    2022-03-12 15,340
  • 劳动合同法中违约金的规定

    我国劳动法禁止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

    2022-04-0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法律救济途径 01:08
    法律救济途径

    法律救济途径,具体如下: 1、行政复议。一般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

    3,934 2022.04.17
  •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01:27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哪些

    卫生法律救济的途径有: 1、卫生行政复议; 2、卫生行政诉讼; 3、国家赔偿。 法律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

    6,304 2022.05.11
房产纠纷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