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隐形股东受法律保护吗

隐形股东受法律保护吗

2022-03-19 03:0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9回复

专业分析:

受到法律的保护。隐形股东就是指投资人实际出资获取了公司的股份,但其名字并没有登记在工商登记的股东名册中。是否依法享有正式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与显形的一方(也就是其股权代表人)是否有书面协议(或有合法证人的口头协议)。如果有就受法律保护,如果没有就比较麻烦。另外资金投入的渠道也最好有据可查,有些投资人钱来路不明,直接用现金就很难保护自己的利益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签订的代持股协议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的,合同有效。

吴国公律师

广东集智求强律师事务所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但保护有限。隐名股东是指以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以规避法律或者其他原因,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工商登记中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隐名股东未在工商部门登记,只在公司内部对所有股东有约束力,不能在公司对外民事活动中对抗第三人。有限责任公司应当设立股东名册,记录下列事项:股东姓名或者住所;股东出资额;出资证明编号。

律师普法更多>>
  •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吗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吗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但是保护是有限的。隐名股东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它只在公司内部对所有股东有约束力,不能在公司对外民事活动中对抗第三人。

    2020.10.06 77
  • 隐名股东受不受法律保护
    隐名股东受不受法律保护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但是保护是有限的。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

    2020.03.14 152
  • 股东隐名受到法律保护吗
    股东隐名受到法律保护吗

    隐名股东受到法律保护的,当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法律会支持实际股东。隐名股东的风险有,名义股东可能会私自转让股权,此时属于无权处分。

    2020.12.26 91
专业问答更多>>
  • 隐名股东,股东会受到法律保护吗?

    在司法实践中,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得到认可,但前提是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签订的隐名投资协议或类似协议不得违反中国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2021-10-31 15,340
  • 隐名股东不受法律保护吗?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但保护有限。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的第三方。隐名股东是指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以他人名义出资,以规避法律或者其他原因,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记载为他人出资人。

    2021-11-04 15,340
  • 隐名股东受不受法律保护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但是保护是有限的。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公司与第三方产生纠纷,第三方可以起诉公司;如果股东之间产生纠纷,那么可以股东之间的协议约定行事。 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

    2022-03-13 15,340
  • 隐名股东不受法律保护

    隐名股东受法律保护,但是保护是有限的。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公司与第三方产生纠纷,第三方可以起诉公司;如果股东之间产生纠纷,那么可以股东之间的协议约定行事。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

    2022-06-2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隐形股东在法律上允许吗 01:03
    隐形股东在法律上允许吗

    隐形股东,从法律上来说是隐名股东,也是实际投资人,是指按照书面或者口头协议,来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权者。 隐名股东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是,当隐名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向法院提起确认之诉将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隐名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己

    604 2022.05.27
  • 私生子受法律保护吗 01:11
    私生子受法律保护吗

    私生子受法律保护。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私生子,也就是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对其加以歧视和危害。非婚生子女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四项:1、要求其亲生父母对其抚养教育的权利。如果亲生父母不履行抚养教育义务,未成年的

    3,449 2022.04.17
  • 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01:09
    高利贷受法律保护吗

    高利贷是指民间借款人所借贷利率一般由其和贷款人双方协商进行确定的,双方协商的借贷利率一般不可以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有关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诉利率规定标准的,则应该界定为是高利借贷的行为。 关于贷款利息的利

    711 2022.04.17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