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个人借款利息减免政策

个人借款利息减免政策

2022-03-11 16:5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贵州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1回复

专业分析:

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明确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且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此标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规定。简单说就是利息不得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否则不允许税前列支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个人借款利息免交税。利息,股利,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特许权所得,适用比例税率,个人借款利息应当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稿酬所得税率为20%。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个人借款的利息,并不是免交税。对于利息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纳税的税率是百分之二十,每次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个人所得均需交税。

律师普法更多>>
  • 个人借款利息免交个税吗?
    个人借款利息免交个税吗?

    需要,民间借贷利息收所税税率20%。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利息,股利,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特许权所得,适用比例税率,个人借款利息应当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稿酬所得税率为20%

    2020.04.12 645
  • 个人借款利息免交税吗
    个人借款利息免交税吗

    不需要纳税,个人与个人之间借款是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不需要纳税。

    2020.06.28 181
  • 个人借款利息免交税吗?
    个人借款利息免交税吗?

    个人借款利息需要交税。理由如下: 1、民间借贷利息收所税税率20%。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利息,股利,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特许权所得,适用比例税率,个人借款利息应当按照20%,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

    2022.11.30 4,972
专业问答更多>>
  • 个人减免税政策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

    2022-03-22 15,340
  • 借款合同印花税减免政策

    我国明确禁止借高利贷的行为,借高利贷不手法律保护。如果双方约定的借款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一方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2-06-10 15,340
  • 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

    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

    2022-02-09 15,340
  • 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最新消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二)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国务院

    2022-05-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个人借贷利息多少合法 01:16
    个人借贷利息多少合法

    根据最高院关于民间借贷案件适用的相关规定,民间的个人借贷最高利息一般不可以超过年利率24%,已经支付的超过24%的但少于36%的部分将不予退还,如果超过36%部分一般可以以不当得利的名义要求借款人进行返还。 个人借贷法律支持的利息分为以下三

    5,763 2021.04.25
  • 贴息贷款2021年还有这个政策吗 00:58
    贴息贷款2021年还有这个政策吗

    贴息贷款2021年还有这个政策。贴息贷款包括助学贷款、创业扶持资金、社会保险补贴以及初创企业补贴。国家宣传各种政策性贴息、无息贷款,主要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群体更好的生存,解决其基础的生活保障。相对于2020年的贴息贷款政策,有所调整,如20

    1,050 2022.04.12
  • 未约定利息的借款能否主张利息 00:57
    未约定利息的借款能否主张利息

    民间借贷合同当中,当事人双方在借款合同中对于借款利息没有约定的,当事人不能主张利息。但是,如果是对于利息的约定不明确的,则当事人双方还可以通过补充协议进行明确。无法达成补充协议的,则再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

    1,962 2022.04.17
房产纠纷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