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过错鉴定哪里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6 08:12:12 187 人看过

在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

一、医疗鉴定机构有哪些

医疗鉴定有各级地方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二、医疗纠纷是否要先申请医疗鉴定

发生医疗纠纷后,并不一定要先申请医疗鉴定的,卫生部门接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才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二十一条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三、医学鉴定在哪里做

可以做医疗事故鉴定的部门有:

1、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4、中华医学会: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医疗事故鉴定的鉴定部门是医学会。具体是: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20: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医疗事故过错鉴定相关文章
  • 去哪做医疗事故鉴定、由谁提起医疗事故鉴定
    一、去哪做医疗事故鉴定现在鉴定工作将改由医学会负责。作为一个医学的学术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医学会将汇集方方面面的专家,建立专家库。专家库里不但有医务人员也有法医。进入专家库的专家和法医应当有很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需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为保证鉴定工作的科学、客观、公正,条例还设置了专家鉴定组成员的回避制度。专家鉴定组成员如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即: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二、由谁提起医疗事故鉴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
    2023-06-28
    339人看过
  • 医疗过错鉴定期多久,医院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一、医疗过错鉴定期多久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而鉴定的期限是45天,从收到申请材料开始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第二十九条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调查取证。二、医院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哪些材料(一)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2023-04-18
    403人看过
  • 医疗鉴定:“事故”和“过错”的区别
    十大区别看事故和过错两种鉴定:一、性质不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即常讲的事故鉴定从性质上讲属于行政鉴定;司法鉴定所做出的过错鉴定主要审查其是否有过错,直接为诉讼服务,是一种诉讼活动。二、目的不同:事故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事实依据;过错鉴定是为医疗事故民事诉讼提供依据。三、鉴定的启动不同:事故鉴定的启动权在于卫生行政部门和争议双方当事人,过错鉴定的启动权在于法院和双方当事人,或律师事务所委托。四、主体不同: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进行;过错鉴定由依法成立的司法鉴定所进行。五、责任方式不同: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的名义出具鉴定书,专家不署名,责任不道人,有点儿集体负责制但谁也不负责的意味;过错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鉴定人要在结论上签名或盖章,如有不同意见要注明。六、证据要求不同:事故鉴定中关于证据的保全、固定和保存制度较为宽松,实践中时有涂改、毁损、遗失情况;
    2023-06-08
    415人看过
  • 哪里做医疗整形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
    一、哪里做医疗整形鉴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二、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患者死亡的,为死亡后一年内应当提出鉴定申请;如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法院将不保护,鉴定亦没有实质意义。三
    2023-06-16
    369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偿没做过错鉴定能不能起诉啊?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医疗纠纷诉讼必须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鉴定不是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一般来说,只要患者有证据证明自己接受过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应当立案受理。医疗事故赔偿和责任过错赔偿一样吗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之间的赔偿一般是不一样的,医疗过错的赔偿数额通常要大于医疗事故的赔偿数额。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2023-08-16
    263人看过
  • 出了医疗过错家属如何医疗事故鉴定?
    出了医疗过错家属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方式是:自行申请鉴定或者委托法院指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做医疗事故鉴定的期限为7个工作日到30日,具体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一、进行医疗事故的鉴定医疗机构需要提供哪些材料?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二、医疗过错认定的要求是什么?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
    2023-06-25
    468人看过
  • 医疗过错鉴定中如何认定医疗过错
    正如所有侵权责任的认定中,因果关系都作为必备要件一样,医疗过失行为(医疗过错)与患者人身损害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是构成医疗损害的核心必备要件。有因果关系,则属于医疗损害责任。而无论鉴定的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损害责任(以下统称医疗损害),对因果关系要件的认定方法和内容基本相同。1、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因果关系,与其他因素的参与不矛盾医疗损害的因果关系,有一因一果、多因一果的不同情况。(1)一因一果,是指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结果的原因只有医疗过错行为一个原因。这种因果关系形式较为容易认定。(2)多因一果,这是大多数医疗损害因果关系的常见状态。通常造成患者当前人身损害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医疗过失行为所造成的,也常有包括患者自身原发伤病、患者对疾病诊治的延误因素等诸多其他因素的共同参与。在这类最终损害后果中,医疗过错行为作为多个原因力之一,可能只起了部分参与作用。而本例如果医疗过错行为造成的人
    2023-02-24
    312人看过
  • 未做医疗过错鉴定能否起诉
    一、未做医疗过错鉴定能否起诉没有做医疗过错鉴定的,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的,不影响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九条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一)医疗事故等级;(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二、做医疗事故鉴定要找哪个部门一般地,如果需要做医疗事故鉴定,可以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并且,医疗事故鉴定通常需要走以下流程:申请或者委托--受理--初次鉴定--补充鉴定--出具鉴定。当然了,如果对鉴定不服的,可以重新申请鉴定。并且,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
    2023-06-17
    127人看过
  • 深入研究医疗过错鉴定和医疗事故鉴定的差异
    医疗过错鉴定和医疗事故鉴定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医学规范不一样,主观要素也不一样。具体而言,二者所依据和执行的法律依据是完全不一样的,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7个配套卫生法规文件,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的主要法律依据则是《民事诉讼法》等。因此二者起诉后的赔偿标准自然也不一样的。医疗过错鉴定应注意的问题1、送交的鉴定材料必须真实、完整2、精心准备鉴定陈述材料3、客观、冷静地回答专家的提问4、配合专家的检查医疗事故中的受伤者可以进行申请医疗过错上报程序,严格遵守医疗过错上报的程序,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必须准备齐全上报的材料,要注意上报材料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有关部门在接到医疗过错上报时,要及时受理,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2023-07-08
    111人看过
  • 医疗事故如何鉴定赔偿,医疗过错怎么认定
    一、医疗事故如何鉴定赔偿1、将所有病历,诊断证明,住院证,出院证、医疗实物、监控等等予以封存,并加盖医院印章;2、鉴定可以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也可以起诉之后申请法院委托医疗过错司法鉴定;3、关于鉴定:两种鉴定异途同归,医疗事故鉴定由当地医学会做,不服可向上一级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结果以上一级医学会的结论为准。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是由司法鉴定机构做的。不服的话,可申请法院委托重新鉴定,但没有上级鉴定机构一说。4、无论哪种鉴定,鉴定机构不会主动给你提出医疗过错,我们需要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等行为进行全面审查,看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才承担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二、医疗过错怎么认定1、医疗过错,属于过错的一种。在
    2023-06-04
    453人看过
  • “事故”还是“过错”,医疗鉴定谁更好?
    十大区别看事故和过错两种鉴定1、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即常讲的事故鉴定从性质上讲属于行政鉴定;司法鉴定所做出的过错鉴定主要审查其是否有过错,直接为诉讼服务,是一种诉讼活动。2、事故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提供事实依据;过错鉴定是为医疗事故民事诉讼提供依据。3、鉴定的启动不同:事故鉴定的启动权在于卫生行政部门和争议双方当事人,过错鉴定的启动权在于法院和双方当事人,或律师事务所委托。4、主体不同: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进行;过错鉴定由依法成立的司法鉴定所进行。5、责任方式不同: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的名义出具鉴定书,专家不署名,责任不道人,有点集体负责制但谁也不负责的意味;过错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鉴定人要在结论上签名或盖章,如有不同意见要注明。6、证据要求不同:事故鉴定中关于证据的保全、固定和保存制度较为宽松,实践中时有涂改、毁损、遗失情况;过错鉴定大多在诉讼环节,
    2023-06-08
    195人看过
  • 医疗过错鉴定与医疗事故鉴定发生冲突如何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司法精神,应当坚持医疗事故鉴定优先的原则,支持医疗机构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请求;对于经医疗事故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可以根据患者的申请,进行医疗过错鉴定。一、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有哪些区别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两者的区别具体内容如下:1、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在概念上的不同。医疗事故就是在医疗活动中,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务人员不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部门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过失地给患者造成了人身损害。医疗过错就是除医疗事故以外的因为医方的过错给患者造成了人身伤害的情形;2、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在适用法律上存在差异。处理医疗事故的,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是由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而处理医疗过错事件主要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3、医疗事故与医疗过错在鉴定机构的不同。对于医疗事故,主要是由医方所在
    2023-03-28
    486人看过
  • 医疗事故鉴定在哪里申请,哪些医疗事故鉴定不被受理
    一、去哪里申请医疗事故鉴定1、本市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有:市、县级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鉴定委员会)。2、市、县级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辖区内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同级卫生局医政部门承担。3、市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对县级市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不服而要求重新鉴定的案件,以及市市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其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局医政处承担。二、哪些医疗事故鉴定不会受理按照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医学会不会受理医疗事故鉴定。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如果是患者及其家属单方向医学会提出医疗事故鉴定申请,医学会不会受理的情况。因此,如果向通过医疗事故鉴定确定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等级的,应当先与医疗机构协商,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机构鉴定2、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
    2023-04-21
    300人看过
  • 医疗事故是哪里鉴定机构
    一、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解决医疗纠纷的,可以由医疗纠纷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当地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鉴定。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的。三、法院要求鉴定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2023-04-15
    374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事故鉴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 纠纷如何做医疗过错或者医疗事故鉴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07
      对受伤者角度来说,做医疗过错鉴定是正确的。对医院角度来说,做医疗事故鉴定是正道。你认为应该选哪一种
    •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过程中还需要做医疗事故鉴定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7
      不需要,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与医疗事故鉴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是鉴定机构不同。医疗事故鉴定是由医学会鉴定,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是由司法鉴定机构鉴定。
    • 属于医疗事故么?医疗事故鉴定在哪里做?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27
      鉴定材料包括哪些: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应当包括 (1)住院患者的病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例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
    • 明显医疗事故还有必要做医疗过错鉴定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07
      除非医院愿意私了,然后赔偿的金额让你满意,不然就要做医疗过错鉴定。现在对医院有规定,超过1万的赔偿需要鉴定后才能赔偿。另外,做了医疗过错鉴定,能明确医院责任的大小比例,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医院不愿意赔偿,可以起诉,法院正常也是按照医疗过错鉴定判的。
    • 医疗鉴定(医疗过错事故)怎么赔偿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29
      医鉴办接到委托书后,进行审核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供鉴定所需的材料。 2、组成鉴定组 医鉴办根据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原则上至少为3人以上的单数,主要学科的专家不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12。 医鉴办在召开鉴定会前20天之前,通知双方当事人或其委托人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 双方当事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之前,要求专家回避的应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