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近日出台规定:请来500强老板考察奖1.2万元,若成功招商引资最高奖50万元。(3月17日《扬州晚报》)
招商有奖,早不是什么新闻了,也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之所以乐此不疲,恐怕与饥不择食有关。应该说,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出台一些奖励政策规定,无可非厚。问题是要看这个政策规定科学不科学,可行不可行,会不会带来一些弊端,等等。
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栽梧桐树,哪来金凤凰?即使请来了老板,可人家对贵地不感兴趣,或仅仅交流一下,或应付几句便打道回府,1.2万奖金岂不打水漂?
大冶有关负责人称,不求企业老总来了就投资,意在提高大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企业将来投资时能想到大冶。想得倒很美。我们不否定名人效应。但其影响力毕竟是有限的。而要使影响力变成生产力,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做。一个地方没有独特的优势和实力,哪来知名度和影响力?招商的目的是引资,如果只引名人不引资,只慕虚名不求实,发展地方经济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且不说实践已证明全民招商行不通,就是哪些人该获奖也值得怀疑。从表面看,奖励对象包括全市各招商引资责任单位、中介组织、企业和个人。其实参与招商的大多是政府官员,老百姓因不拥有行政资源,获奖机会肯定很少。对招商部门来说,招商是本职工作,为何还要获奖?奖励不当,会不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反感?
既然招商引资的经费由财政列支,会不会有的干部以请500强老板为名,乘机到国外考察游览?假如有人真的钻这样的空子,且两手空空而归,相关费用还报销不报销?
有专家指出,此举涉嫌行政权力滥用。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这一奖励规定既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也多多少少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说得不客气,甚至有不把拿纳税人的钱当回事之嫌。
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个发展必须科学,即要坚持以人为本,严格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无论是进行决策还是具体实施,都务必这样。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预测与前提》一文中写道:要想有高明的决策,只有不断跟踪决策的效果才行。着眼效益,是任何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如果脱离实际搞一厢情愿,甚至拍脑袋决策,即使有良好的动机和愿望,到头来非碰壁不可。
-
适用滥用行政权力
282人看过
-
行政权力与行政权力滥用的关系
99人看过
-
权力滥用案例举例
154人看过
-
滥用行政权力与政府采购
76人看过
-
准行政机构不能滥用行政权力
75人看过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与滥用行政权力
163人看过
滥用行政权力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执行或违反法律,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或超出法律授权的范围管理公共事务及解决行政问题的行为或做法,包括其中进行的各种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活动。... 更多>
-
行政行政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2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可以看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有: (1)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 (2)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 (3)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4)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
老板滥用职权我能否认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3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不按或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侵吞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等行为。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果您老板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不能适用该条款,也不构成该罪。
-
警察抓老师是滥用职权的表现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04要看教师是否有违法行为,抓老师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对老师无故进行抓捕的才属于滥用职权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
刑事案件,牵扯政府官员受贿,滥用职权,老板关系硬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6滥用职权罪受贿的区别表现在: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逾越职权,违反法律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
-
行政主体有权利寻租,滥用行政优益权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1-07-04行政机关基于行政优益权,出于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具有超越合同规定的以外的权利并强加给合同相对人合同以外的义务。在权利的运行过程中不排除特别行政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滥用行政优益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合同相对方利益。在行政诉讼中,规定由行政机关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这就对行政机关在使用行政优益权时提出更高的要求,督促行政机三思后行,不敢轻易滥用行政优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