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主体是什么概念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18 16:53:17 462 人看过

合同诈骗罪主体在我国刑法中有一个发展过程。根据1979年刑法的规定,自然人只能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法人或单位利用合同实施欺诈的情况。为此,《解释》肯定了单位合同诈骗犯罪的形式,但在处罚方面,仍规定只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现行刑法总结司法实践经验,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经单位决策机关或者决策人同意,以单位名义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单位作为合同诈骗的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默许或指使单位在对外交往中的合同诈骗行为;第二,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者基本归单位所有,如发放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者开展其他经济活动、犯罪活动等。

单位能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单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主体。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经单位决策机关或者决策人同意,以单位名义利用合同骗取别人财产的行为。单位作为合同诈骗的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单位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明知、默许或指导单位在对外交流中的合同诈骗;

2、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或者基本归单位所有,如支付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者开展其他经济活动,或者开展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7日 23: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合同诈骗相关文章
  • 合同诈骗的概念是什么
    李某购房时并不知道所购住宅的建筑面积包括了小棚的建筑面积在内,一来他不熟悉有关规定,二来在与房地产公司的合同中也未写明住宅的建筑面积是否包括小棚在内。李某认为三室一厅的建筑面积应是80.34平方米,属于本人重大误解,而不是房地产公司欺诈。相关法律知识:《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试行)》(此规章于2000年已修改更新)明确规定: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所购买的套内或者单元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建筑面积之和。国家经委基建办发布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规定:建筑物内的技术层超过2.2米的,应当计算建筑面积。
    2023-06-13
    399人看过
  • 票据诈骗罪概念具体是什么
    票据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明知是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而使用,或冒用他人的票据,或签发空头支票、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捏造其他票据事实,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票据诈骗罪在主观上须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出于过失而使用金融票据,如不知是伪造、变造或作废的金融票据、误签空头支票、对票据事项因过失而导致记载错误等,不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00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成为票据诈骗罪的主体。票据诈骗罪常见的表现形式为: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冒用他人汇票、本票、支票;签发空头支票或与其预留印签不符的支票;出票人签发无资金担保的汇票、本票或出票时虚假记载;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银行存单等银行结算凭证。一、票据诈骗罪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变造票据变造票据是指没有改变票据权限的人非法改变除签章以外记载事项的行为。变造是对真实
    2023-03-24
    110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定、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1)侵犯的客体是对合同管理制度、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A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定合同。B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的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C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定或履行合同的。D收受对方当事人的货物、货款、预付款后逃匿的。E以其他欺骗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的。(3)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的财物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合同欺诈、合同纠纷极容易和合同诈骗罪混淆,其实区分他们的关键是:A合同纠纷主要是指当事人对合同履行情况或违约等情况的争议。B一般的合同欺诈骗取的财物数额不大。合同诈骗罪的成立关键是利用合同诈骗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
    2023-06-14
    319人看过
  •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对方大量财产的行为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1)侵权的对象是合同管理系统,诚实信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客观方面如下与虚构单位或以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的担保,被涂改或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C无实际履约能力,通过履行小额合同或先履行部分合同诱使另一方继续签订或履行合同d在收到货物后逃离,(三)主观方面是故意的,具有在现实生活中非法占有对方财产的目的,合同诈骗、合同纠纷容易与合同诈骗罪混淆。事实上区分的关键是:a合同纠纷主要是指当事人之间关于合同履行或违约的纠纷b一般合同诈骗所骗取的财产数额不大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关键是使用合同当事人的财产通过合同欺诈获得巨额利润
    2023-05-07
    467人看过
  • 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网络诈骗是诈骗罪的一种。因采用网络、短信、电话等为主要作案方式,称为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案件与传统犯罪不同,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等特点,因此不能完全参照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处罚。一、网络诈骗的刑罚是怎样的若行为人作出了网络诈骗的行为,则对其定罪量刑的规定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网络诈骗中的诈骗怎么处罚的网络诈骗公司进行诈骗的处罚: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
    2023-03-11
    155人看过
  • 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触犯贷款诈骗罪会受到什么处罚呢触犯贷款诈骗罪会受到的处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
    2023-07-02
    22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违约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诈骗也属于诈骗罪的一种,我国法律规定了定罪数额,只有数额达到较大(3000元以上)才成立诈骗罪,法院才会定罪处罚,诈骗数额有三个标准,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个人诈... 更多>

    #合同诈骗
    相关咨询
    • 合同诈骗罪主体是什么概念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21
      合同诈骗罪主体在我国刑法中有一个发展过程。根据1979年刑法的规定,自然人只能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实践中出现了大量法人或单位利用合同实施欺诈的情况。为此,《解释》肯定了单位合同诈骗犯罪的形式,但在处罚方面,仍规定只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现行刑法总结司法实践经验,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
    • 合同诈骗罪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9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用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扰乱了市场秩序。
    • 合同诈骗罪是什么概念?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13
      合同诈骗罪,是指触犯(刑法)第224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合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
    • 合同诈骗罪是什么概念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30
      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合同诈骗罪概念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1
      合同诈骗罪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