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程序规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3 16:30:29 180 人看过

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三个特有的原则:事实清楚原则、着重调解原则和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其中,事实清楚原则指调解应当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着重调解原则指调解应当尊重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自愿原则指调解应当合法,不得违背当事人意愿。

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以下三个特有的原则:事实清楚原则、着重调解原则和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事实清楚原则是指调解应当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进行。合法原则是指调解程序要合法。自愿原则是指调解应当尊重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劳 动 争 议 仲 裁 原 则 与 调 解

劳动争议仲裁原则与调解是劳动法领域中重要的一环。仲裁原则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争议的公正、公平和及时解决,而调解作为争议解决方式的一种,则旨在通过双方协商达成妥善解决方案。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

1. 依法行政原则:仲裁机构应依照我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依法行政,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公平公正原则:仲裁员应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依法公正地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3. 及时高效原则:仲裁机构应提高仲裁效率,确保案件在规定期限内审结,避免拖延和不必要的麻烦。

4. 独立自主原则:仲裁员应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 合法合规原则:仲裁裁决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在劳动争议仲裁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协商,如:

1. 自行协商: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就争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避免不必要的仲裁程序。

2. 调解:由仲裁机构进行调解,通过第三方协调,促进双方达成和解。

3. 仲裁:如双方无法自行协商或调解失败,可以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通过仲裁员进行裁决。

4. 诉讼: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劳动争议仲裁原则与调解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本着诚实信用、合法合规的态度,充分沟通协商,寻求公正、公平、合法的解决方案。

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三个特有的原则:事实清楚原则、着重调解原则和自愿原则、合法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证争议的公正、公平和及时解决。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应当遵循依法行政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独立自主原则和合法合规原则。双方当事人可以采用自行协商、调解或仲裁等方式进行沟通协商,以达成妥善解决方案。在劳动争议仲裁原则与调解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应本着诚实信用、合法合规的态度,充分沟通协商,寻求公正、公平、合法的解决方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17: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调解原则相关文章
  • 劳动仲裁争议程序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4、仲裁调解。5、仲裁裁决。一、异地仲裁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处理的程序:1、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3、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
    2023-03-19
    26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先行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规定有以下三点,分别是: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等。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强制拆迁的前置条件有哪些?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因此,实施强制拆迁的前置条件是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
    2023-07-18
    415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规则
    1、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一名首席仲裁员、二名仲裁员组成。简单案件,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仲裁委员会处理集体争议案件,应当组成特别仲裁庭,由三名以上仲裁员单数组成。2、调查取证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和因不能取证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互相矛盾、无法认定的,或针对双方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中存在的疑点,仲裁委员会依职权可找有关单位、知情人了解情况和收集证据,遇有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交由法定部门勘验或鉴定;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委员会委托有关部门勘验或鉴定。3、仲裁调解在查明争议事实的基础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仲裁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调解未达成协议,或仲裁调解书送
    2023-03-26
    192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仲裁的程序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有哪些?(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订立、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应当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认为应当受理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1、案件受理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劳动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要求其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职工一方在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
    2023-06-09
    89人看过
  • 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
    调解委员会
    1、当事人申请: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2、审查受理: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3、仲裁前的准备:(1)组成仲裁庭;(2)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3)调查取证;(4)拟定仲裁方案。4、仲裁审理:(1)通知当事人;(2)先行调解;(3)开庭裁决;(4)制作仲裁裁决书;(5)仲裁期限。一、劳动争议二审必须写答辩状吗二审可以不提交答辩状,不是强制提交。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五十条【受理上诉】第一百五十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
    2023-03-20
    396人看过
  • 劳动争议的仲裁程序
    1、当事人申请: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2、审查受理: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以下事项进行审查: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3、仲裁前的准备:(1)组成仲裁庭;(2)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3)调查取证;(4)拟定仲裁方案。4、仲裁审理:(1)通知当事人;(2)先行调解;(3)开庭裁决;(4)制作仲裁裁决书;(5)仲裁期限。202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程序双方当事人在申请仲裁后,应当选定仲裁委员,在仲裁开始前应当先进行仲裁调解,如果经过仲裁调解后,双方当事人就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达成协议和解的,制作调解书。在一方当事人不按照调解书履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可因该仲裁调解书申
    2023-08-09
    441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调解原则是指在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要求,包括自愿平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合法合理、及时解决等。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调解过程公正、透明、有效,并促进当事人之间的和解和合作。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应当遵循这些原则,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 更多>

    #调解原则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规定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18
      劳动争议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有哪些,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6
      1、申请时间(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2)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2、提交材料(1)劳动仲裁申请书;(2)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3)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建立劳动关系的相关证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2
      劳动争议仲裁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申请与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不能仲裁。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2.仲裁前准备。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 首先成立仲裁庭,简单案件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 其次进行调查取证工作。3.调解。4.开庭与裁决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怎么规定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2-20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3
      第一步:当事人申请当事人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事件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手续。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案件。第二步:审查受理仲裁委员会事务机关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审查申请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仲裁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的仲裁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分管辖的申请书和相关资料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等。申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