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的特征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7 19:13:52 272 人看过

一、什么是探望权的中止

探望权的中止是指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探望权不宜继续行使,而由人民法院依法暂时停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二、探望权的特征

探望权有如下特征:

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生活等多种形式行使探望权,从而达到继续教育子女的目的,对子女的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探望权不应是“权利的最小化”,它不仅是权利,还必然成为“权利之外的东西”。

3.探望权产生的时间是离婚后。

4.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三、探望权的行使方式

探望权利的行使方式包括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

1.探望性探望,是指探望权人到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家中或者指定的地点进行探望。

2.逗留性探望则是指探望权人可在双方约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时间内,将未成年子女领走并按时送回。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3: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探望权相关文章
  • 探望权可以中止吗能否中止探望权有规定
    当父或母行使探望子女权利时,如果已经危害或者可能危害子女的身心健康时,另一方可以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中止该方探望子女的权利,但不能主动不许对方探望子女。当中止的事由消失时,法院应当恢复该方探望子女的权利。一、父母离婚后探视权是如何的呢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一般法院会判决另一方在每个月的单周或双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视权,也可能会有一至两天的探视时间。二、离婚后探视权能强制执行吗离婚后探视权可以强制执行,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
    2023-02-22
    77人看过
  • 探望权如何行使,探望权什么情形下可以中止
    探望权如果行使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协商不成按照法院的判决结果行使探视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探望权: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一、离婚后探视权的时间规定有哪些离婚后探视权的时间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中止探望权;中止理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权。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二、离婚协议探望权的范围是什么离婚协议探望权的范围是:1、探望权的主
    2023-04-03
    363人看过
  • 中止探望权的恢复措施探讨
    中止探望权应该在中止事由消失后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恢复探望权是指权利人在被依法暂停行使探望权的中止理由消失后,有权再次探望子女的行为,要求恢复探望权的主体一般是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在特定情况下,直接抚养人或者法定监护人也可以为了维护子女的利益,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探望权。怎么中止对子女的探望权1、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依法作出裁定。据此可知,一方当事人请求中止探望权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在法院没有作出中止探望权的裁定的情况下,享有直接监护权的一方不能限制对方探望子女的权利。2、有权申请中止探望权的主体。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根据该规定可知,有权申请中止探望权的主体有三类,即未成年子女、直
    2023-07-03
    204人看过
  • 探望权中止条件有哪些中止后如何恢复探望权
    探望权中止的条件如下: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探视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探望权,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子女探望权中止条件(一)中止探望权的行使,需要当事人申请,法院不得主动作出。有权提出中止探望权请求的当事人包括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二)中止探望权行使的决定需要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作出,当事人自己没有权利中止对方行使探望权。(三)中止探望权行使的决定,必须是在一方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下,才能作出。主要是指:1、探望人患有严
    2023-07-24
    449人看过
  • 判决书上未提探望权怎么办,探望权的特征有哪些
    一、判决书上未提探望权怎么办判决书未提探望权的当事人可以单独就探望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离婚时,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出现歧义时,人民法院会按照“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原则来判断由哪一方取得孩子的抚养权。而作为不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对子女也同样具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同时也享有探视子女的权利。不管离婚判决书上是否有规定涉及探望权的问题,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都拥有对子女的探视权。二、探望权的特征有哪些探望权的特征包括:1.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而探望权的义务主体为离婚后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将探望权作为一项权利在法律上加以规定,是因为这不仅是亲属法上的权利,更是一种基本人权,父母子女之间基于血统关系而形成的情感,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变化。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过探望子女,与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暂
    2023-03-27
    355人看过
  • 探望权:怎么上诉探望权?
    探望权民事上诉书上诉人:罗XX男出生日期:XX年XX月XX日住址:XXXXXXXXXXX电话:00123456789被上诉人:XXX女出生日期:XX年XX月XX日住址:XXXXXXXXXXX电话:00123456789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离婚一案,不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XXXX年XX月XX日(XXXX)朝民初字第XX号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上诉请求:1、请求撤销(XXXX)朝民初字第XX号民事判决书中第二项关于探视时间的规定并依法改判。2、请求撤销(XXXX)朝民初字第XX号民事判决书中第三项内容,查明事实后依法改判。上诉理由:一、上诉人不服判决书中第二项关于探视时间的判决,理由如下:一审判决,上诉人可于每月第二、第四个周六晚六时探视并接走,周日上午十时送回。根据此项判决上诉人周六晚将儿子接走,到上诉人住处后吃完晚饭,洗漱完毕后即到年幼的晚睡时间。上诉人周日起床带儿子吃过早点后,又要急匆
    2023-04-25
    132人看过
  • 探望权为什么强制中止
    探望权中止的原因如下:1、探望权人有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2、探望权人有赌博、吸毒等恶习。探望权人对子女有性侵犯或暴力行为等。《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对方有义务协助。行使探视权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母探望子女,对子女身心健康不利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2022探望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探望权是指夫妻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可以看望由另一方直接抚养的子女,或将子女短暂接回共同生活的权利。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各方仍要承担和享有对子女抚养、教育、关心成长、探望的权利和义务,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探望子女,是行使其依法享有的探望子女权利的法定行为,受法律的保护。民法典对中止事由作了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父母一
    2023-08-06
    272人看过
  • 中止探望权的原因是怎样的
    中止探望权的原因是探望权的行使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如果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一、怎样规定孩子探视权孩子探视权的规定如下: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男方不给探视权女方是否可以带走离婚男方不给探视权,女方也不可以随意带走孩子。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2023-02-24
    122人看过
  • 探望权的介绍和探望权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也就是说,孩子父母可以就探望的时间进行双方协商。如果谈判破裂,或者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可以作出最终判决,而最终判决的时间,即便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不同意也必须执行。此外,一般探视到子女成年时,子女就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接受探视,也就是说,子女在成年后有了见父母或者不见父母的自主选择权。一、子女探视权是不是有规定时间子女探视权没有规定时间。探视权的标准: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义务协助;2、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3、父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中止探望权,中止理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权。
    2023-03-10
    217人看过
  • 中止探望权的申请范文
    一、中止探望权的申请范文申请人:王XX,女,1969年X月X日生,汉族,北京市人,住北京市朝阳区XX路XX号XX小区X单元X号。被申请人:周XX,男,1963年X月X日生,汉族,北京市,XX公司职工,住北京市海淀区XX路XX号XX小区X单元X号。申请事项:请求中止被申请人对女儿周小X的探望权。事实与理由:2000年6月X日,原被告因感情不和,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婚生女儿周小X由原告抚养,被告每月将周小X接回家中生活两次。但最近原告发现,被告染上酗酒恶习,将女儿周小X接回家中后并未认真照看,只是任其自己呆在家中。而晚上被告酗酒回家后,则对周小X恶语相向,甚至打骂。邻居报瞀两次,提供救助。为保护周小X的身心健康,特请求人民法院中止被告的探望权。待被告改掉恶习,不再危害周小X的身心健康时,再酌情考虑恢复!此致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申请人:王XXX年X月X日二、可以中止探望权的情形可以中
    2023-06-19
    139人看过
  • 探望权中止事由具体是什么?
    探望权中止事由具体包括:1、子女不愿意被探望,探望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2、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3、探望人对子女有侵权或犯罪倾向的;4、探视方对子女的道德形成有不良影响的等。子女探望权中止条件(一)中止探望权的行使,需要当事人申请,法院不得主动作出。有权提出中止探望权请求的当事人包括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二)中止探望权行使的决定需要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作出,当事人自己没有权利中止对方行使探望权。(三)中止探望权行使的决定,必须是在一方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下,才能作出。主要是指:1、探望人患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2、探望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者对子女有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等侵权行为倾向,可能危及子女的安全的;3、探望权人品道德品质和作风特别恶劣,可能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4、探望权人与
    2023-07-28
    280人看过
  • 探望权有什么特点?
    探望权的特点是:主体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探望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一、遗弃罪是否能争取孩子探视权遗弃罪能争取孩子探视权。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不能随便被剥夺的。但是双方之间可以约定探视的时间和间隔之类的。二、离婚后谁能有探望权?夫妻离婚后,一般可由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拥有探望权。探望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三、探望权支持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
    2023-06-21
    56人看过
  • 探望权案件的特点
    探望权案件具有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标的模糊。就执行标的,最高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54条规定:强制执行的标的应当是财物或者行为。因此,就一般民事执行案件而言,其执行标的便是指执行根据所确定的债务人应给付的一定财产或者应完成的行为,由于执行标的相对明确,法院在执行时容易操作。而探望权案件的执行内容是探望权及其行使方式,其执行标的比较抽象、模糊,不利于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就探望权案件而言,在子女未成年前,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要长期行使探望权。一般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便要探望一下子女,如果对方不配合,便要进入执行程序。即使这一次顺利执行到位,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如果对方当事人仍不配合,便要再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当事人行使探望权的长期性,决定了该类案件执行的持续性与反复性的特点。三是执行后果与当事人继续行使探望权密切相关。
    2023-06-28
    153人看过
  • 法院怎么看中止探望权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下列人员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其探望的权利:1、未成年子女。2、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3、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一、离婚孩子探望权规定: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二、离婚有权利看孩子吗探望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
    2023-04-05
    186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探望权
    词条

    探望权是针对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的父亲或者母亲,赋予看望孩子的权利。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父母有抚养、教育、保护孩子的义务,因此对于探望权,父母可以协商,对于探望的时间、方式进行约定,探望权的行使应当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更多>

    #探望权
    相关咨询
    • 探望权主要有哪些探望权的特征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7
      探视权的特点是:主体范围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探视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与未成年子女探视、联系、沟通、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视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约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 探望权的探望权中止的原因有几种?
      广东在线咨询 2021-10-15
      中止探望权的法定事由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结合司法实践,中止探望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权利人多次采取非协议或非法院判决的时间和方式滥用探望权,对子女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2.权利人在行使探望权时,有打骂、虐待子女行为,使子女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的; 3.患有严重危害子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的,允许其探望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4.在探望过程有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有犯
    • 探望权的相关条件中止探望权的理由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3
      中止探望权行使的法定事由,法律并未具体列举,而是概括的规定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一般而言,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主要有: ( 1)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 2)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 ( 3)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 4)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 ( 5)其他不
    • 探望权的4个特征中有关探望权的法律条文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0-15
      按照我过婚姻法及相关规定,探望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法律特征: 1、探望权的主体是曾经存在夫妻关系的男女双方的一方。男女双方过去曾经存在夫妻关系,经过离婚而解除了婚姻关系。探望权的主体相对于被探望的子女来讲只能是父或母。笔者认为探望权的行使只限于孩子的父母双方,不得任意扩大范围。 2、探望权行使的时间是离婚后。通过离婚程序,夫妻双方解除了婚姻关系,才能产生探望权。 3、探望权的主体必须是不直接抚养子女
    • 探望权可以中止吗? 能中止探望权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2
      当父或母行使探望子女权利时,如果已经危害或者可能危害子女的身心健康时,另一方可以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中止该方探望子女的权利,但不能主动不许对方探望子女。当中止的事由消失时,法院应当恢复该方探望子女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