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中的常见问题:老年人去世后如何处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0-26 04:50:06 396 人看过

家庭财产分割时,应先分出他人的财产,再根据法定继承进行分配。如果存在遗赠扶养协议,则应按照协议办理。这样做可以确保每个家庭成员都得到合理的分配,符合法律规定。

老人去世后,家庭财产分割可用的相关法律条款包括:

1.如果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中,遗产分割时,应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2.如果继承开始后,没有遗嘱,就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

3.如果存在遗赠扶养协议,应按照协议办理。

老年人去世后财产如何分割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一方的财产,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因此,老年人去世后财产的分割应该按照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的规定办理,如果没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则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那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因此,如果老年人的子女或者配偶先于老年人去世,那么老年人的遗产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可以规定只归一方的财产或者对特定的人进行继承。因此,如果老年人通过遗嘱或者赠与合同安排,将财产只分配给特定的继承人或者遗嘱执行人,那么这些继承人或者遗嘱执行人将享有相应的继承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老年人的子女或者配偶先于老年人去世,那么老年人可能需要依靠其他继承人或者遗嘱执行人来继承遗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财产分割,确保老年人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同时,建议老年人提前立遗嘱或者进行相关安排,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财产分割是老年人去世后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继承权。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因此,如果老年人的子女或者配偶先于老年人去世,那么老年人的遗产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可以规定只归一方的财产或者对特定的人进行继承,这些继承人或者遗嘱执行人将享有相应的继承权。建议老年人提前立遗嘱或者进行相关安排,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

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6: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遗产继承相关文章
  • 老人去世后遗产如何继承
    遗嘱继承一般按照以下规则处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都没有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老人去世没有立遗嘱如何继承遗产?一、老人去世没有立遗嘱如何继承遗产?对于没有立遗嘱就可以按法定继承的方式来进行分配。《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继承权男女平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
    2023-07-21
    180人看过
  • 遗产继承问题:老人去世后的归属权?
    依据民法典,老人去世后,如果订立了遗嘱,则遗嘱继承优先,如果没有,则进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中第一顺位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据此继承由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继承。父亲死后遗产继承顺序应该是什么一般按以下步骤继承:(一)被继承人与有关集体组织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将其财产转移给承担其生养死葬义务的扶养人的;扶养人将根据双方的协议取得遗产,即遗赠扶养协议排除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二)被继承人生前依法立遗嘱的,指定其财产由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几人继承,或者将其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指定的继承人或者受赠人将根据遗嘱接受遗产,即遗嘱排除遗嘱继承人以外的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三)被继承人生前未订立遗嘱
    2023-07-01
    53人看过
  • 代位继承人去世后,如何处理其遗嘱继承问题?
    位继承人死亡的,代位继承的份额由其他继承人继承。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亲属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子女应当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代位继承人仅限于被代位继承人的年轻一代直系血亲,即只有被代位人的子女、孙子女、孙子女等。,可以成为代位人,不受辈分限制。因此,代位继承人的子女无权继承代位继承人的份额,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父亲或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人要满足哪些条件继承遗产的代位继承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被代位继承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2、被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3、代位继承人必须是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子女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继承遗产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
    2023-07-02
    88人看过
  • 如何处理父母去世后留下的遗产继承问题?
    父母去世后,遗产是需要按照以下进行继承的:1、父母有和别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其协议处理;2、父母生前有立遗嘱或者将遗产赠予别人的,按照遗嘱或者遗赠处理;3、无遗赠抚养协议、遗嘱和遗赠的,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进行继承的。一、遗产内容包括:1、自然人的合法收入;2、自然人的房屋和生活用品;3、自然人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自然人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自然人所有的生产资料;6、自然人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自然人的其他合法财产,主要是指各种票据、证券以及履行标的为财产的债权等。二、遗产公证流程如下:1、填写《公证申请表》;2、提交相关证明材料;3、公证人员审核《公证申请表》和提交的材料;4、领取遗产继承公证书。综上所述,父母有和别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的,按照其协议处理,父母生前有立遗嘱或者将遗产赠予别人的,按照遗嘱或者遗赠处理;自然人的合法收入、自然人的房屋和生活用品、法
    2023-07-01
    230人看过
  • 遗产继承问题:父母去世后应如何处理财产?
    父母去世后遗留的财产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处理。如果父母对遗产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则按遗嘱内容办理;如果父母没有就遗产立遗嘱,则按法定继承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父母双方的父母和子女都是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享有同等的继承权。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的,由子女代位继承。父母父母死后遗产分配前死亡的,由父母父母法定继承人继承。父母婚前财产赠与一方要怎样处理父母婚前出资购房赠与一方的,则该房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仍归一方所有,依法不予分割;不过如果双方约定婚前财产婚后共有,或是获得房屋的夫妻一方婚后在房产证上加了配偶的名字,则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
    2023-07-07
    170人看过
  • 老人去世20年后遗产继承
    老人去世20年后子女仍有继承的权力,但没有胜诉权。继承权的最长保护时效是20年,自被继承人死亡时起计算,超过20年的,如果继承人之间能协商,仍然可以继承并分割遗产;但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到法院起诉时,丧失了胜诉权,法院不再受理。一、在父亲去世前孙子的遗产有没有继承权父亲先于爷爷去世,孙子有继承爷爷遗产的继承权。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所以孙子可以通过代位继承的方式继承爷爷的遗产,但是孙子在继承财产时只能继承自己父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二、老人在世的子女能否放弃继承权老人在世,子女一般是不能放弃继承权的。因为法律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而继承一般从被继承人死亡后才开始,所以放弃继承权只能在父母去世之后才可以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
    2023-04-10
    216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遗产继承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并且规定了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 更多>

    #遗产继承
    相关咨询
    • 老人去世后遗产继承问题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9
      1,房产继承需要先办理公证,拿公证书再办理新房产证2,不论老伴是否继承,在办理公证时都需要到场,如果不继承,就在办理公证时书面写一个本人自愿放弃继承的声明,如果不写就表示继承遗产3,因为没有遗嘱,法定继承是父母、配偶、子女共同继承。所以继承人原则上是平分遗产。所以不论老伴是否继承遗产,在继承顺序、比例上老伴、女儿、长子是同顺位、同比例4,如果老伴继承了,可以用遗嘱的方式把自己的财产指定由某子女继承
    • 老人去世后遗产继承的问题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11
      同顺序继承人遗产分割如下: 1、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4、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遗产分配的原则】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
    • 常见的遗产继承问题
      北京在线咨询 2021-01-19
      1、独生子女就能继承全部遗产吗?   答案:不一定   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因此当父母双亡,祖父母健在的话,独生子女就与祖父、祖母平均分配遗产;若祖父母之后去世了,之前继承的遗产则由其子女继承,该独生子女就不再享有法定继承权了。 2、多份遗嘱如何确定效力?   答:公证遗嘱最有效力   根据
    • 老人去世后房产继承问题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3
      1、老人生前有遗嘱并办理了公证遗嘱的,遗嘱上写明的房产继承人,就能合法继承老人名下的房产。 2、老人没立公证过的遗嘱的,由法定继承人继承老人名下房产。法定的 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死者的配偶、子女、父母。法定的 第二顺序继承人是:死者的兄弟姐妹、祖父母。无 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到 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无遗嘱时,分配是:配偶占房产的二分之一,剩下的由其它继承人均分。
    • 请问老人去世后如何办理财产继承公证遗产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06
      根据《储蓄管理条例》规定,在存款人去世的情况下,子女或配偶想取钱必须去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书,公证这笔遗产的归属。 如果公证后有若干个继承人的话,还需每人持身份证均到场才能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