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离婚不支付抚养费是错误的。离婚后,即使女性放弃对孩子的监护权,也应该依法支付相应的监护费。如果双方不能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协议,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前,双方应该协商共同财产和子女抚养,离婚后应按时履行义务。即使离婚,无论哪一方先提出离婚,父母双方仍然是孩子的监护人,女方作为监护人之一,都需要支付抚养费,直到孩子成年。
离婚不需要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是什么
离婚不需要支付抚养费的情况如下:
1、由于长期生病或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经济来源,付款人确实无法按照原协议或判决确定的金额支付,而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负担得起力抚养子女;
2、如果付款人因违法犯罪被监禁或劳动教养,失去经济能力,无法付款,但恢复人身自由后,如果有经济来源,仍应按原协议或判决支付;
3、直接抚养子女再婚,继父或继母愿意承担子女抚养费的一部分或全部。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女性是否应该在离婚后支付抚养费?
474人看过
-
离婚后女方能否拒绝抚养子女且不支付抚养费
136人看过
-
子女成年后离婚抚养费是否还需要支付
194人看过
-
18岁子女是否仍需支付离婚后抚养费
72人看过
-
二婚女性带孩子离婚需支付抚养费
119人看过
-
离婚后失信母亲未支付子女抚养费,对孩子有何影响?
146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给子女支付抚养费,子女不支付抚养费是否有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2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0条规定,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本案原告的父亲与母亲在离婚协议中关于“原告抚养权及抚养费”的约定于法有据,该约定合法有效。但由于原告父亲的经济条件发生了变化,抚养能力已不能保障原告所需,影响到原告今后的健康成长。此种情形下,原告可依法要求母亲履行法定抚养义务,支付一定的抚养费。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还要支付吗, 成年子女是否还应当支付父母的抚养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2-01-08最高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1、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育费。 12、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1)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2)尚在校就读的;(3)确
-
女方提出离婚,男方是否有义务支付抚养费,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支付山西在线咨询 2022-01-09有义务支付抚养费。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以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
-
女方不支付子女抚养费是否能影响其探望权的行使?天津在线咨询 2024-12-29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女方不给子女抚养费,则不能剥夺她探望孩子的权利。不过,女方可以中止探望权,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情形。这些情形包括:(一)探望权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二)探望权人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三)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
-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可以一次性支付吗,不能一次性支付抚养费怎么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14抚养费一般是按月支付,通常的做法是离婚双方约定在每月的某个固定时间支付,或设立一个孩子抚养费的专用账户每月定期存入抚养费。也有很多当事人要求对方一次性支付抚养费,或者折抵要给付对方分割的财产,以避免按月支付抚养费的麻烦。但是,是否能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人民法院要根据支付方的实际支付能力,以及双方的意思表示来决定。根据目前的司法实践,如果支付方不愿意一次性支付,法院判令其一次性支付的可能性较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