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农转非”的农村集体土地补偿纠纷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22:33:52 295 人看过

本文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农转非”补偿纠纷,对此有不同看法。一些观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发〔1993〕1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办发〔1997〕16号》,《新中国成立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桂发〔1994〕4号),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通知关系;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广政办发[1997]53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广政办发[2001]191号)。主要包括:1。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倡导“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即对不属于全家的农民迁入设区的城市,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收回“农转非”农民的责任地。当然,如果发包人和承包人协商一致,承包人将自愿退出责任领域,并依法得到许可。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适用,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照有关政策执行。广西地方性法规《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集体土地所有人应当收回土地使用权,另行安排使用:一。农业户籍变更为非农户籍后,房屋拆迁后腾出的责任地(地)、水面、私有土地、私有山丘和宅基地,实行承包经营。……本法是1992年8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律。由于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央“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不适用于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地方性法规的,集体土地所有人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我们认为,首先,用人单位在承包期内不得擅自收回土地是土地承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产权保护。只有承包人全家搬进设区的城市,成为非农户,发包人才能收回已批给农民的土地。另外,集体土地所有人作为用人单位,无权收回已确认的土地。其次,虽然农民在承包期内可以自愿将承包地返还给用人单位,但必须有合法的形式要求,即承包人应当提前半年书面通知集体土地所有人。因为承包人退承包地是一件大事,应该非常慎重,一定要写下来。随着《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次得到法律的确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收入得到法律的保护。《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条规定“国家保护承包人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五十八条规定:“任意截留、截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的,应当返还。”。既然法律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张土地权利出让人的利益应该体现在经济上,为什么农民退出集体,即放弃成员权时,就不能体现在经济上呢?(《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人在承包期内,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迁入他市”,户籍非农业的,承包的耕地、草原应当返还用人单位。承包人不归还的,发包人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草原。”第二十九条规定:“承包人在承包期内,可以自愿将承包地退还发包人。承包人自愿归还承包地的,应当提前半年书面通知发包人。承包人在承包期内归还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索取承包地。”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农村土地承包法》强调了发包人收回承包地的权利,进城农民返还承包地的义务,以及返还承包地的农民享受土地使用权的限制条件再次承包权,只是忽视或回避了退出成员权农民的利益补偿。从理论上讲,这种立法既违背了法律所强调的公平正义原则,也违背了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性经济假设。

农民集体所有的征地补偿依据。如果能够明确土地征收补偿的依据,其分配补偿的条件也会明确,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征地补偿金是多少?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经济、文化、国防建设和社会公用事业的需要,对非国有土地强制有偿取得和使用的行为。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上。征地补偿是指行政主体的合法征地行为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殊损害,国家承担补偿责任的制度。从概念上看,征地补偿是对“被征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特殊损害”给予的,即补偿是因土地损失而造成的损失。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征地补偿制度,以补偿原土地所有者的损失。一般来说,合理的征地补偿可以由土地所有者获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征地费,相当于征地价值,是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另一部分是土地补偿金额,是对征地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补偿。当然,不同国家的征地补偿制度也不尽相同。它不仅考虑了土地所有者的期望价值,而且还考虑了土地所有者的期望价值。在美国,土地征用被称为“行使最高土地权利”。英国的土地征用补偿是以自愿买卖双方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赔偿原则是平等的,损害赔偿原则是恢复原状。德国土地征用补偿的范围和标准如下:①土地或其他标的物损失补偿,其标准为征用机关决定征用申请之日土地或其他标的物的转让价值或市场价值;②经营损失的补偿,其标准与其他土地投资取得的收入相同;③征用标的的一切附带损失的补偿。日本对征收损失的赔偿是基于个人支付的原则。

上述国家的征地补偿法规比较具体、明确。征地补偿是对因征地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补偿,是土地所有权价值的体现。赔偿的依据与w无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6: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集体土地相关文章
  • 农村土地确权纠纷如何解决?
    农村土地确权纠纷处理原则是:1、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的原则;2、现有利益保护的原则;3、诉讼解决以行政处理为前置的原则。一、征地补偿款起诉是不是存在诉讼时效征地补偿款起诉存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需视情况而定:1、一般是适用行政诉讼时效规定,因征收补偿款产生争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如果是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是6个月;2、如果是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为3年。处理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下:1、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的自治权。人民法院处理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时,不能轻易否定农村集体组织的分配方案,更不能直接代替农村集体组织作出分配决定;2、必须贯彻村民待遇平等的原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属村民集体成员共同所有;3、注意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二、涉外合同必须遵守的原则有哪些涉外合同必须遵守的原则有:1、遵守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是指在我国境内发生涉外合同纠纷的诉讼。双方,无论是外国
    2023-03-26
    301人看过
  • 农村集体土地拆迁补偿决定
    在中国土地的所有权只有两种,一种是归农村集体所有,另一种是归国家所有。土地是不能进行所有权买卖的,只能买卖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拆迁征收所取得的也是使用权。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征收时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是作为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一、鱼塘征收补偿标准是什么对于征用鱼塘的补偿标准,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执行,可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补偿标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1、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2、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
    2023-03-06
    350人看过
  • 如何解决农村拆迁补偿纠纷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予以法定的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作出行政行为,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行政救济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方式。征地纠纷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审理、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是解决行政纠纷的一项重要制度。3。土地征收纠纷中的民事诉讼在土地征收纠纷中,大部分诉讼属于行政诉讼,民事诉讼数量较少,但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需要经过行政诉讼,有时也可以走民事诉讼程序。比如,对于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从民事的角度来说,可以起诉民事侵权,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恢复原状。对于已经签订的土地补偿协议,如果在签订协议过程中存在胁迫等手段,将从民事诉讼的角度起诉解除协议
    2023-05-02
    322人看过
  • 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如何解决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1)协商解决。协商是指当事人在发生土地承包纠纷后,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的约定,直接进行磋商,自行解决争议。这是解决承包纠纷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2)调解解决。调解,是指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后,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讲理劝说,分清是非,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依据法律规定,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这也是解决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重要方式。(3)仲裁解决。仲裁是我国在特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的前提下,为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准司法方式,不同于仲裁法规定的一般经济纠纷仲裁。(4)诉讼解决。诉讼是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终极途径,任何一方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具有强制力的。一、农村土地纠纷的解决方式1.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2.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
    2023-02-27
    211人看过
  • 农村土地纠纷找谁解决
    一、农村土地纠纷找谁解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途径:(一)当事人和解;(二)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三)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四)向人民法院起诉。二、农村土地争议处理方法(一)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一个好办法是因地制宜。在农村,无论是村民之间还是村民与村集体之间发生的土地纠纷,大部分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解决这样的纠纷的根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切合农村实际。如果完全死搬硬套政策与法律,解决起来就会很复杂。只有了解纠纷的内在原因和当事人纠纷以外的原因,调动村级因素尤其是地缘和人缘因素,以合情合理、大致均衡、顾及双方面子为目标才容易化复杂为简单,解决纠纷,平息矛盾。(二)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原则应当是多管齐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农村土地纠纷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根据本地这些年土地纠纷解决的统计资料来看,复杂的农村土地纠纷能够较好地解决多是
    2023-04-15
    81人看过
  • 农村土地征地补偿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处理方式主要有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复议裁决、民事诉讼、征地补偿协调、裁决等方式,根据个案的不同特点应当启动不同的法律程序。1、征地纠纷行政复议(1)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行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救济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方法。(2)行政复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跳出某个区域,如对某省国土资源厅的行为不服则可以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复议,如果在承办案件过程中担心某地方存在地方保护,则应该选择这样的救济途径。2、征地纠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有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裁定的司法程序。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民告官”,这是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制度
    2023-03-17
    419人看过
换一批
#土地管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集体土地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也称作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土地。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更多>

    #集体土地
    相关咨询
    • 农村集体土地纠纷如何解决?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6
      1、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2、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农转非土地纠纷如何解决?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6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
    • 农村土地转让纠纷如何解决?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29
      农村土地所有权转让合法与否按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宅基地可以买卖。对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
    •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纠纷的如何解决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1
      (1)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被征地农民同意统一安置(含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下同)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负责安置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单位;被征地农民以书面形式放弃统一安置的(不含应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范围,下同),安置补助费支付给 被征地农民。 (2)已经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其分配对象为该土地股份合作制组织的全体股东。 (3)农村土地没
    • 如何解决农村宅基地集体土地纠纷问题?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4
      农村集体土地纠纷如何处理一、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的表现形式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度,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均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权属归农民集体所有。这种制度是一种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城市郊区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二元土地制度。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张,大量农村土地的转用,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相当规模的农村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