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要件完备与否是区分既遂未遂标尺———解析犯罪未遂中“犯罪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20:53:17 447 人看过

犯罪未遂是一种在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的犯罪未完成形态,准确界定犯罪未遂形态中“犯罪未得逞”的具体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根据我国的刑法立法和刑法理论,“犯罪未得逞”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但是,对于“犯罪未得逞”的含义或标准,我国刑法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犯罪结果未发生说。有人认为,犯罪未遂只存在于发生物质性危害结果的犯罪中,“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行为没有产生法律规定的犯罪结果,犯罪结果是否发生是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相区别的标志。犯罪结果未发生的为犯罪未遂,犯罪结果发生的为犯罪既遂。也有人认为,犯罪结果是所有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有物质性结果和非物质性结果之分,“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人所追求的、受法律制约的危害结果没有发生。2.犯罪目的未达到说。有人认为,“犯罪未得逞”是指犯罪人主观上的犯罪目的没有达到,即犯罪人希望发生的结果没有发生。也有人对此表述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认为“犯罪未得逞”是指行为人希望发生物质性犯罪结果的目的没有实现。3.犯罪构成要件未齐备说。有人认为,犯罪既遂是指齐备了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因此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全部具备是区分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标志。“犯罪未得逞”就是指犯罪行为没有齐备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笔者认为,犯罪结果未发生说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不能适用于结果犯之外的行为犯等犯罪形态,即虽然有不少犯罪是以法律规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否区分犯罪完成与否的,但犯罪结果的是否发生,还不能作为一切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志,如脱逃罪属于行为犯,应以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是否有脱逃行为、而不是以其是否真正逃离羁押为区分犯罪完成与否的标志。犯罪目的未达到说的主要缺陷,在于它有以犯罪行为人的主观认识替代犯罪构成要件作为区分犯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之嫌,难以解释犯罪目的超出构成要件范围的情况。对以造成法定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危险犯的犯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上就是如此。例如行为人意图破坏火车使其倾覆,他拆掉了火车的关键部件,已经造成了足以使火车倾覆的危险,但由于被他人及时发现,火车并未倾覆。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达到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既遂,决不能因为行为人意图致使火车倾覆的犯罪目的未达到而认为是未遂。只有“犯罪构成要件未齐备说”才是科学的。它是我国刑法中区分各种犯罪形态之犯罪既遂与未遂标准的科学概括,它能够全面地贯彻到以法定的危害结果的发生、法定的行为的完成、法定的危险状态的出现等为犯罪未遂与既遂区分标志的犯罪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看,要正确地认定故意犯罪具体案件中的犯罪完成与否即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是否完全具备,应当注意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和把握:一是正确确定犯罪完成与否即构成要件完备与否的具体标准第一,要确定具体的直接故意犯罪所属的类型:是属于存在既遂未遂之分的犯罪,还是属于无既遂未遂之分、只有预备与既遂之分的举动犯等犯罪?若是属于后者,当然也就不存在需要认定犯罪是否完成的问题。如果属于存在既遂未遂之分的犯罪,要再确定其犯罪完成即刑法分则具体构成要件完备表现为哪一类形式,即确定是属于以犯罪结果发生为分则具体构成要件完备的标志,还是属于以犯罪行为完成为分则具体构成要件完备的标志,还是属于以危险状态具备为分则具体犯罪构成要件完备的标志?对不同类型的犯罪,适用不同的分则具体犯罪要件完备与否的标准:结果犯以法定的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区分标准;行为犯以犯罪行为的实行是否达到法律要求的程度作为区分标准;危险犯以犯罪行为是否造成法定的足以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作为区分标准。第二,在同一类型的具体构成要件完备的犯罪,还要进一步确立每一种犯罪构成要件完备的具体标志。例如,同为以犯罪结果发生为构成要件完备标志的犯罪,它们的构成要件完备即犯罪结果发生的具体标志会有所不同:故意杀人罪以是否造成了犯罪对象的死亡作为犯罪结果发生与否即犯罪构成要件完备与否的标志;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以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作为犯罪结果发生与否即犯罪构成要件是否完备的标志。再如,以犯罪行为完成为构成要件完备标志的犯罪里,不同犯罪的犯罪行为完成即构成要件完备的具体标志也有所不同:偷越国(边)境罪以行为人非法越过国(边)境线为犯罪行为的完成即构成要件的完备;奸淫幼女型的强奸罪以行为人与被害幼女之间两性器官接触为犯罪行为的完成即构成要件的完备。以危险状态具备为构成要件完备标志的危险犯中也是如此: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等,以是否具备概括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状态为构成要件完备的标志,这种危险状态的具体内容还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来确定;刑法典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的破坏交通工具罪和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的破坏交通设施罪,则是把是否完备构成要件即是否具备危险状态的标志,明确和具体地规定为是否具备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或者毁坏的危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1: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未遂相关文章
  • 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既遂的区分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这样区分: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得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其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预备犯,可
    2023-03-07
    287人看过
  •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怎么区分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的区分: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即欲为而不能为是犯罪未遂。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是犯罪中止。犯罪既遂是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一、什么是未遂犯未遂犯的定罪原则有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作为某种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二、犯罪的特殊形态是怎样的犯罪的特殊形态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三、犯罪未遂指的是什么?犯罪未遂指的是犯
    2023-04-02
    217人看过
  •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的区别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具体来说,两者有以下的一些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是否实现。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指“实施终了的犯罪行为,达到了行为人预期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伤人未遂是如何处理的?轻伤害的未遂,可以不予处罚。重伤害未遂,就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
    2023-02-21
    387人看过
  • 怎样区分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既遂
    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4、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
    2023-02-19
    457人看过
  • 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
    1.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而犯意表示不构成罚罪。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得逞。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4.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应当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完全具备的,是既遂;未能完全具备的,则不是既遂。一、诈骗犯罪未遂的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诈骗犯罪既遂未遂的认定与数额没有直接关系,只要进行了诈骗的犯罪事实并获得了诈骗财物,即使只有一块钱也构成了诈骗既遂。既遂的含义,就是成功了,未遂的含义,就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成功。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也是这样认定的,诈骗既遂就是成功把钱骗到了自己口袋,未遂就是没有骗成功。诈骗罪既遂与未遂其实就跟诈骗分子有没有成功骗到钱有
    2023-03-10
    58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中止,既遂,预备
    1.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预备也是犯罪行为,而犯意表示不构成罚罪。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为得逞。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4.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判定犯罪是否既遂,应当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完全具备的,是既遂;未能完全具备的,则不是既遂。一、未遂和中止哪个判得重?未遂和中止相对来说未遂犯是判的重,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中止犯的处罚轻于未遂犯,其目的是鼓励犯罪分子不要把犯罪行为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保护和人民的利益免遭犯罪的侵害。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
    2023-03-11
    129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应当负刑事责任。其次,由于刑法规定的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要确定对于犯罪未遂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更多>

    #犯罪未遂
    相关咨询
    •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分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4-27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分标准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07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犯罪预备未遂与中止既遂怎么区分?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31
      犯罪预备、未遂、中止、既遂这样区分: 1、发生的时间不同。 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 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 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
    • 如何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2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分标准为:对于既遂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若犯罪构成要件全部齐备则构成犯罪既遂。而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怎么区分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8
      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有以下区别: 1、犯罪的结果不同,犯罪既遂就是指已经达到了犯罪的目的,犯罪未遂指的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之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目的; 2、两者的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罪犯意志之外的原因未能达成犯罪目的的,属于未遂,但是实施完成的就是属于既遂; 3、两者的量刑不同,犯罪未遂往往在判刑中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