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界定名誉权侵害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26 06:33:10 329 人看过

一、如何准确界定名誉权侵害责任

如下准确界定名誉权侵害责任:

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不受侵害】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二、名誉权受损起诉赔偿标准

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标准为:

1.财产赔偿按照其直接损失计算数额;

2.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

三、侵害名誉权的证据有哪些

侵害名誉权的证据有如下几项:

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

2.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

3.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书面材料。

4.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

5.精神和财产利益损害,精神损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忧郁等;财产损害即受害人因名誉受到贬损引起的财产利益损失,包括因为精神痛苦住院支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

6.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如单位处分,当事人精神受打击患精神病,法人经济效益滑坡等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3日 01: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怎样确认名誉侵权责任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名誉侵权的条件为行为人作出侮辱、诽谤或者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的行为,并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损害。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一、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人格权吗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民事主体所固有而由法律直接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种人身权利。自然人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以及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都是具体人格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二、醉酒后谩骂他人有什么罪醉酒后诽谤、辱骂、侮辱他人是违法的,具体规定如下:1、侮辱、诽谤、诬告公民的方法。行为人的行为足以损害受害人的人格
    2023-02-04
    460人看过
  • 网络名誉侵权是什么,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
    网络名誉权的含义网络名誉权是传统名誉权在网络环境下延展,指名誉主体在国际互联网及计算机存储这一特殊领域内享有的保有和维护其名誉,获得客观公正之社会评价以及免受侮辱、诽谤等加害行为的一种人格权。网络名誉权的内容和传统名誉权是一致的。正如王*明教授所说,名誉权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以及名誉利益支配权。二、网络名誉侵权如何认定责任过错原则,是传统名誉侵权的归责原则,即侵权行为人承担责任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而网络名誉侵权因为其含义、形式、责任主体的不同,其归责原则需要分别考虑直接侵权行为人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一)初始作者与传播者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做为价值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初始作者是侵权言论的直接制造者,其地位与传统名誉侵权中的直接侵权人相似。网络名誉侵权中初始作者的行为和现实中名誉侵权主体的行为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侵犯他
    2023-03-01
    456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一、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侵犯人格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行为人拒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二、侵害名誉权能报警吗侵害名誉权能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
    2023-06-15
    410人看过
  •  名誉权侵害的认定与责任归属
    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包括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侵犯名誉权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确有名誉损害行为、行为人名誉损害行为违法且具有指向性、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故意损害他人名誉。名誉权所涵盖的权利包括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侵犯名誉权的认定:1、行为人确有名誉损害行为,造成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2、行为人名誉损害行为违法,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具有指向性;3、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行为人主观上故意损害他人名誉。 名 誉 权 侵 权 认 定 标 准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可以得知名誉权侵权案需要满足以下要件: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在合同纠纷案件或非合同纠
    2023-10-07
    499人看过
  • 涉及名誉侵权纠纷责任如何判定
    一、涉及名誉侵权纠纷责任如何判定1.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2.行为人的侵权行为违法。行为人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应当特定而明确,具有指向性;3.侵害行为产生了恶劣影响;4.行为人有过错。《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二、名誉侵权纠纷怎么写起诉状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2.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3.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4.原告应当提供的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也应当提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
    2023-10-26
    317人看过
  • 侵害荣誉权的民事责任如何认定
    侵害荣誉权的民事责任的认定为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害;赔礼道歉。此责任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侵害荣誉权的表现形式荣誉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公民、法人的荣誉权是人身权中一种重要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对荣誉权的侵害一般表现为下列两种形式:一是非法否定他人荣誉;二是侵夺、毁损或灭失荣誉证书、证物。非法否定他人荣誉,是指不法行为人采用不法手段阻挠、压制他人获得荣誉称号或非法剥夺他人荣誉称号。凡是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依规定可以获取荣誉称号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加以阻挠、干涉或压制。如果行为人以妨碍他人取得荣誉称号的人未能取得,则应构成侵害荣誉权。荣誉称号经有关机关依特定程序授有特殊贡献的公民或单位后,只能由原授予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特定程序撤消。
    2023-08-03
    477人看过
  • 涉及名誉权侵权时,如何确定赔偿标准?
    名誉权侵权的赔偿标准: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名誉,在侵害名誉权的情况下,也会使受害人遭受财产的损害,此种情形应按实际损失赔偿。法人名誉权侵权赔偿标准怎么确定以被侵权人实际遭受的损失作为赔偿标准。1、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2、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侵权人就应当全部赔偿。并且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名誉权受到损害可以要求赔偿财产损害,
    2023-07-08
    422人看过
  • 如何认定侵害名誉权有损害事实
    侵害名誉权案件,认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构成要件:(一)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名誉权的侵权责任是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侵权人具备主观过错。(二)存在损害后果。名誉损害,受害人得社会评价降低精神损失,受害人遭受的痛苦、压抑、忧郁等感情损害。财产损失,受害人财产上的损失。(三)侵害人行为的违法性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方式主要有侮辱、诽谤和泄露他人隐私。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侮辱行为;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诽谤行为;故意泄露他人隐私,给他人造成名誉损害。(四)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两者具有客观性,也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往往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一种推定,但不应是主观臆断或毫无根据的推测。一、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
    2023-04-01
    50人看过
  • 如何对名誉权共同侵权追加责任?
    (一)从加害人的角度看共同侵权人的连带责任,是指共同加害人作为一个整体对损害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加害人的任何一个人对全部损害承担责任;在共同加害人之一人对全部损害承担了责任之后,他有权向其他未承担责任的共同加害人追偿,请求偿付其承担应当的赔偿份额。(二)从受害人的角度来看他即可以将全部加害人作为被告,请求他们承担对全部损害的赔偿责任;他也可以将加害人中的一人(或部分人)作为被告,请求他(或他们)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一旦加害人中的一人或部分人赔偿了全部损害,也就履行了全部义务,则免除其他共同侵权人向受害人应负的赔偿责任,受害人不得再对其他加害人提出请求。反之,如果受害人的请求没有得到实现或没有完全得到实现,他则可以向其他加害人请求赔偿全部损害或者赔偿剩余的部分损害。一、提起共同侵权行为诉讼(一)共同侵权行为包括共同加害行为和共同危险行为,共同侵权行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二)共同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
    2023-03-21
    387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者应承担何种举证责任?
    侵犯名誉权的举证责任的分配是: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2.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被告侮辱或诽谤原告的证据;3.证明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4.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劳动争议应承担什么样的举证责任一、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其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风险。二、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确定相应的原则。1、对因履行劳动合同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是一种平等主体关系之间的争议,应确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申诉方负举证责任;2、对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发生的争议,这是一种隶属关系的争议,应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作出决定的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3、对因
    2023-07-06
    185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的方式有哪些,侵害名誉权要承担哪些责任
    一、名誉权侵权的方式有哪些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侮辱、诽谤是常见的名誉侵权行为,法律明令禁止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对法人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在散布有损法人名誉的虚假消息。二、侵害名誉权要承担哪些责任侵害名誉权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根据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3.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三、名誉权精
    2023-05-06
    309人看过
  • 如何判断名誉侵权的责任归属
    一、如何判断名誉侵权的责任归属侵害名誉权的责任通过侵权行为的特征认定: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二、名誉权被侵权怎么办名誉权被侵权的解决办法是:要求对方赔礼道歉,停止侵权行为,对自身的损失进行赔偿。相关的公民如发现有他人对自身的名誉权造成伤害时,可以向有关的部门和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保护自身的名誉权益,要求这类侵害人停止相关的侵害行为。三、侵害名誉权的诉讼时效侵害名誉权诉讼时效三年。侵害名誉权属于一般侵权,一般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中华人
    2023-11-29
    165人看过
  • 名誉权被侵害如何起诉
    一、名誉权被侵害如何起诉名誉权纠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民事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民事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审理、判决,当事人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判决以及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当事人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予以接受并决定立案受理的,应在7日内通知原告。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完成审理前的调查、准备工作后,应当按法定程序开庭审理。法院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的,按法定程序申请延长。当事人对一审法院所作的裁判不服的,可以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间上诉于一审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从而引发第二审程序。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上诉条件的案件,应当受理。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
    2023-05-03
    54人看过
  • 如何合理承担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权的责任
    一、如何合理承担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权的责任合理承担侵害英雄烈士名誉权的责任的方式是赔礼道歉以及承担精神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二、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多久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之日起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三、损害名誉权怎么处罚1.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可以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3.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
    2023-06-11
    12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如何界定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区分诽谤与名誉侵权和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06
      诽谤与名誉侵权如何认定, 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甚至叙述的事实愈真实,愈会加重侵权的程度。 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而在名誉侵权行为中,法人、团体、组织可以成为受害者。如:
    • 侵害名誉权责任形式的定义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7
      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形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损害赔偿。其中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损害赔偿最为重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对侵害他人名誉权造成的名誉利益损失的重要救济措施,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可以使受害人所受名誉利益损害得到全部恢复或部分恢复。侵害名誉权的损害赔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产损害赔偿。名誉权本身不是财产,不具有可以交换的经济利益,但由于
    • 新闻作品侵害名誉权的,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2
      新闻作品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应当首先适用公开赔礼道歉、发表更正报道以恢复名誉的方式承担责任。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有重大过错或造成当事人经济损失的,应适当承担赔偿责任。
    • 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12
      一、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侵犯人格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行为人拒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二、侵害名誉权能报警吗 侵害名誉权能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
    • 如何判断名誉侵权的责任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6-10
      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末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