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信用证在开立、通知、修改、撤销、保兑、议付、偿付等环节产生的纠纷都作了相关的规定,其中涉及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相关规定有第八条规定: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一)受益人伪造单据或者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二)受益人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三)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或者其他第三方串通提交假单据,而没有真实的基础交易;(四)其他进行信用证欺诈的情形。第九条规定了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的情况,第十条规定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例外。该规定对于我国司法机关处理信用证相关的纠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的相关规定还有许多不足。
(一)没有规定界定欺诈的具体标准,无法区分实质性欺诈与一般欺诈
《规定》的第八条只是列举了信用证欺诈的四种情况,对于如何界定实质性欺诈并没有做出规定,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这就需要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认定具体案件时属于实质性欺诈还是一般性欺诈。很多时候由于法官水平有限,必然会有误判的情况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法院在国际贸易司法中的声誉和地位。
(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举证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规定》第九条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开证申请人、开证行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发现有本规定第八条的情形,并认为将会给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中止支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对于其具体的举证责任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据保全的举证责任和证据标准是比较低的,在处理具体的案件时,如果适用这样的标准,必然会使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情况增多,严重危及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同时,在现实中,受害方获取全面绝对的证据也是非常难的,尤其在跨境贸易中。所以,如果适用严格的举证责任,又会影响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存在的价值。这个度的问题是我国法律应对信用证欺诈纠纷亟待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出现和发展,是对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重要补充,虽然我国对于信用证的问题还没有较为全面的法律规定,但是在笔者采访高院法官的过程中也了解到,现实情况中以及发展出了一些较好的处理信用证欺诈问题的方式。由于信用证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需要全国司法机关不断实践总结,以期在不久的将来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维护国际贸易安全、稳定的作用。
-
信用证及信用证欺诈概述
418人看过
-
现代国家选举原则概述
430人看过
-
我国单位犯罪处罚原则概述
58人看过
-
中国对外反倾销现状分析概述
200人看过
-
简述我国刑法对国外犯的适用原则
472人看过
-
反信用卡欺诈的措施概述
199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欺诈罪所需证据概述安徽在线咨询 2025-02-04在诈骗罪的司法实践中,重点应当搜集证明行为人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的证据。要认定一个人构成诈骗罪,需要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一结论,而证据的充分性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十二条第2款规定,证据包括七种类型: 1. 物证,如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对方的作案工具等; 2. 证人证言,如有关证人的口述; 3. 被害人陈述,指受害人的如实陈述; 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量刑原则概述山西在线咨询 2025-02-07一、量刑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量刑处罚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人民法院应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确定犯罪分子的刑罚。 2. 如果犯罪分子有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应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3. 如果犯罪分子有减轻处罚情节,应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二、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对首要分子的处罚:根据《刑法》第26条
-
欺诈性合同行为概述甘肃在线咨询 2025-01-27欺诈合同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 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 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 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 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 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8条,当一方利用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简述我国刑法基本原则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0简述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正确答案: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都必须依据刑法的明文规定,如果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认为是犯罪,也不进行处罚。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要求对于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等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任何超越
-
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概述河北在线咨询 2025-02-06个人信息是指通过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可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且需要得到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除非法律或行政法规另有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时需要遵循以下条件: 1. 征得该自然人或其监护人同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