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行为的表现都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7 22:01:21 335 人看过

一、遗弃行为的表现都有哪些

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

1、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民政机关门前的,应认为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

2、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

3、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

4、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

5、阻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

6、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历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

二、婚后遗弃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等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追究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2日 00: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抚养义务相关文章
  • 暴力征地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1、由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公安、城管、边防、社会闲散人员等强行推毁地上农作物,强行挖坏土地原貌的暴力征地行为。这种手段往往多发于建设项目比较着急、政府部门认为被征地人漫天要价、征地对抗周期长久、剩余被征地户数不太多等征地情况。另一方面政府为了给剩余部门钉子户一个下马威,也往往会选择此种方式,以便征地程序的快速开展。2、采取限制人身自由黑征土地的情形,这种暴力征地的情形并不少见。往往政府会通过公安或请社会人员,将看守土地的农民以拘留或非法拘禁方式短期限制被征地农民人身自由,在此期间强行破坏地上附着物,对土地进行圈占。3、软暴力方式的暴力征地行为。这种方式也比较常见,虽然其区别于面对面的暴力征地冲突,但是其暴力程度也不可小觑,我们通常将它视为软暴力。比如对耕种田地上的农作物进行偷抢、碾压;对农用地用挖掘机挖出沟壑;威胁有公职身份的亲属做被征地人思想工作;私下注销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单方违反承
    2023-07-05
    449人看过
  • 网络犯罪有哪些行为表现
    针对网络的犯罪的表现形式有:1、网络窃密。利用网络窃取科技、军事和商业情报是网络犯罪最常见的一类。当前,通过国际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国际犯罪分子每年大约可窃取价值20亿美元的商业情报。在经济领域,银行成了网络犯罪的首选目标。犯罪形式表现为通过用以支付的电子货币、账单、银行账目结算单、清单等来达到窃取公私财产的目的。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是人为制造的干扰破坏网络安全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手段。网络病毒的迅速繁衍,对网络安全构成最直接的威胁,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3、高技术侵害。这种犯罪是一种旨在使整个计算机网络陷入瘫痪、以造成最大破坏性为目的的攻击行为。世界上第一个将黑手伸向军用计算机系统的15岁美国少年米尼克,凭着破译电脑系统的特殊才能,曾成功进入“北美防空指挥中心”电脑系统。4、高技术污染。高技术污染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有害数据、发布虚假信息、滥发商业广告、侮辱
    2023-03-31
    487人看过
  • 出现遗弃婴儿行为的原因
    (一)婴儿本身的问题。有的婴儿天生带有一些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或者婴儿家庭经济条件难以治疗的疾病,虽然婴儿的家庭主观上也不想遗弃婴儿,但是现实的条件让他们不得以而实施。(二)中国传统思想的原因。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山区等偏远的地区存在着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虽然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男女平等的思想教育和宣传,但是短时间内并不能将这种思想完全根除。当出生的婴儿是女孩的时候,就会使他们产生遗弃的想法。(三)经济条件的原因。虽然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和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得看到我国的发展具有不均衡的特点,而且在我国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物价上涨,医疗条件匮乏的现象,尤其是在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去养育孩子,便会有可能遗弃婴儿。(四)法律规范的漏洞。我国的刑法及相关的法律并没有将遗弃婴儿罪定为独立的罪名,对于实施以其行为的主体也没有具体的惩处措施,难以达到有法可依的
    2023-03-28
    398人看过
  • 常见逃税有哪些行为表现
    一、逃税有哪些行为表现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二、如何区别避税和逃税避税和逃税,虽然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但二者却有明显区别:(1)适用的法律不同。避税适用涉外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后者仅适用国内的税法规范。(2)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外商投资、独资、合作等企业、个人;后者仅为国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3)各自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是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纳税的目的的行为;后者则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023-06-19
    307人看过
  • 毒品吸食者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吸毒者能够长时间保持亢奋状态,在这段较为清醒的时间,他们通常会从事一些较为专注的活动。如长时间的聊天,打电子游戏,赌博,看电视,发呆等,这些状态能持续一整夜,直到体内的毒品劲头消除。如果吸毒者吸入毒品的量比较大,这种亢奋的状态持续时间会更长。并且这段时间内不会吃东西,吸毒者无饥饿感。吸毒者能够长时间保持亢奋状态,在这段较为清醒的时间,他们通常会从事一些较为专注的活动。如长时间的聊天,打电子游戏,赌博,看电视,发呆等,这些状态能持续一整夜,直到体内的毒品劲头消除。如果吸毒者吸入毒品的量比较大,这种亢奋的状态持续时间会更长。并且这段时间内不会吃东西,吸毒者无饥饿感。 吸毒者亢奋状态活动:看电视、发呆等吸毒者亢奋状态活动包括看电视、发呆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吸毒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吸毒者走私、贩卖、运输、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无论
    2023-08-24
    441人看过
  • 盗窃罪的常见行为表现有哪些?
    盗窃的表现形式有以下这些:(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较大。(2)入户盗窃的。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应当认定为入户盗窃。(3)携带凶器盗窃的。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盗窃,或者为了实施违法犯罪携带其他足以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器械盗窃的,应当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4)扒窃的。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盗窃罪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2、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3、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4、其他立案标准。盗窃罪构成要件的内容为,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务,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罪只能由故意构成,成立窃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窃取的
    2023-07-06
    90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有哪些行为表现
    (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这是较轻的一种挪用行为。其构成特征是行为人利用职务上主管、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而挪用本单位资金,具用途主要是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但未用于从事不正当的经济活动,而且挪用数额较大,且时间上超过三个月而未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挪用本单位资金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二)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这种行为没有挪用时间是否超过三个月以及超过三个月是否退还的限制,只要数额较大,且进行营利活动。所谓“营利活动”主要是指进行经商、投资、购买股票或债券等活动。这里的“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是指
    2023-08-04
    223人看过
  • 逃税罪表现具体有哪些行为
    一、逃税罪表现具体有哪些行为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簿、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二、如何区别避税和逃税避税和逃税,虽然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但二者却有明显区别:(1)适用的法律不同。避税适用涉外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后者仅适用国内的税法规范。(2)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外商投资、独资、合作等企业、个人;后者仅为国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3)各自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是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纳税的目的的行为;后者则是从事生产、经
    2023-06-18
    150人看过
  • 遗弃罪立案标准有哪些:以我国现行法律为例
    遗弃罪的立案标准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等。构成遗弃罪的条件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公民对哪些家庭成员负有扶养义务,是由我国法律的明确规定了的。扶养义务是基于抚养与被抚养、扶养与被扶养以及赡养与被赡养这三种家庭成员之间不同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2、行为人能够负担却拒绝扶养,能够负担,是指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并有能够满足本人及子女、老人的最低生活标准(当时当地的标准)外有多余的情况。行为人是否有能力负担,这就需要司法机关结合其收入、开支情况具体加以认定。3、遗
    2023-07-13
    297人看过
  • 尽了赡养义务的行为有哪些表现
    一、尽了赡养义务的行为有哪些表现尽了赡养义务的行为有以下表现:首先,要做到经济上供养老人。赡养人对无固定收入或收入不多而无力维持正常生活的老人,应当提供足够的金钱资助和粮油、燃料等实物帮助,保证老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家庭的正常生活标准。第二,生活上照料老人。赡养人要照顾和料理好老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对高龄、残疾和患病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凡是老人生活中需要别人帮助和扶持的,赡养人都应当尽心尽力去做。第三,精神上慰藉老人。赡养人要从精神上关心和安慰老人,使老人的心理要求得到基本满足,确保老人的身心健康。尤其对患病和丧偶老人,家庭成员要给予更多的精神安慰,帮助其摆脱痛苦,安度晚年。第四,照顾老人的特殊需要。在老人由于年老体衰,出现行动不便、听(视)力障碍等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不同于常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应尽力予以照顾和满足。二、赡养义务从多大年纪开始赡养义务一般从老人60周
    2023-04-25
    53人看过
  •  贪污行为的法律表现形式有哪些?
    贪污罪的表现形式包括贪污行为、窃取财物、骗取财物以及其他方法。贪污行为是指利用职权将公共财物非法转移或占为己有;窃取财物是指利用职权秘密窃取公共财物;骗取财物是指利用职权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其他方法包括内外勾结、公款私存、私贷坐吃利息、利用回扣非法占有公款、利用合同非法占有公款、间接贪污、占有应交单位的劳务收入和新技术手段贪污。贪污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点:1.贪污行为,指的是行为人利用自己管理或处理公共财物的职务之便,将公共财物非法转移为自己或他人所有。2、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3、骗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4、其他方法。主要包括:(1)内外勾结,迂回贪污。即国家工作人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内外勾结,将自己管理、经营的公共(国有)财物以合法形
    2023-10-03
    165人看过
  • 股东抽逃资金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抽逃出资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1、设立公司时利用过桥贷款作为注册资金,待公司注册成立后,将过桥贷款部分或全部抽走;2、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注册资金的一部分划归股东个人所有;3、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机器设备、工业产权、专业技术、场地使用权等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一部分或全部抽走;4、未提取法定公积金或者制作虚假会计报表虚增利润,在短期内以分配利润的方式提走出资;5、抽走货币出资,以其他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账,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6、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等。股东抽逃资金的法律责任车业公司结欠某五金厂货款26万元,车业公司成立时由某村委会、吴某、胡某、丁某、朱某等人出资,出资额分别为50万元、11万元、8万元、8万元、8万元。1999年1月11日,上述出资经验资合格后的次日,吴某、
    2023-08-02
    168人看过
  • 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表现有哪些
    恶意的不当得利行为表现如下:(一)给付不当得利:1.自始欠缺给付目的。2.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3.给付目的不达。(一)非给付不当得利: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2.基于受损者行为。3.基于第三人行为。4.基于法律规定。一、薅羊毛违法吗哪些行为会被抓薅羊毛可能会犯法而被判刑。薅羊毛本身不违法,但是一旦使用了非法手段,那么肯定是违法的。对于普通用户和“羊毛党”,其法律责任应根据获利程度的不同区别对待。情节轻微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据民法关于无效民事行为和不当得利的规定处理。专业“刷单”、虚假交易、骗取平台补贴等行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隐瞒真相获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则可能触犯刑法,构成诈骗罪。对于不当得利1、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2、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3、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
    2023-03-22
    389人看过
  • 依法行政主体障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1.行政系统中人格的刻意塑造行为。行政权是一种大规模的权力,现代行政权的行使也只有较大规模的行政机构体系才能够完成。这一事实导致了行政权归属主体在日常行政权的行使中有两个方面的行为表现。一个行为是行政机构体系为完成行政管理事务而向行政权归属主体负责的行为,该行为可以说是行政机构存在的目的,只有这一行为才能证明行政机构体系存在的价值。以此论之,在此一行为范畴之中,行政权行使者只要是合法行为就是应当肯定的、是正当行为。合法与非法是判断此行为有效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二个行为是行政机构体系为组建、完善自身而为的行为。在现代国家行政机构体系中相当一部分行为都属此类。如行政系统为向社会标榜自身存在的合理性而为的行为,通过政府组织法和公务员法对行政系统内部的管理行为等等。这一范畴的行为与行政权归属主体所确定的目标并无直接关系,其是否能够给社会、给行政权归属主体带来利益并无一个科学的鉴别标准。就是说,通过合
    2023-06-03
    307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义务
    相关咨询
    • 虐待遗弃家庭都有哪些行为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18
      虐待,是指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对家庭成员歧视、折磨、摧残,使其在精神上、肉体上遭受损害的违法行为,如打骂、恐吓、冻饿、患病不予治疗、限制人身自由等。虐待和家庭暴力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但虐待的性质和程度要比家庭暴力更严重,家庭暴力只是虐待等诸多表现中的一种,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离婚时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是一项权利,有过错方承担损害赔偿除应具备以上过错的情形之外,要要求必须是因上述的过
    • 非法监视行为都有哪些表现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9
      非法监视包括监视私人活动的范围;行为人应当在主观上具有过错,且该过错应当是故意,即知道他人的活动属于私人活动,故意进行监视,使被监视人的私人活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暴露在其监视之中;非法监视私人活动所侵害的权利是隐私权,受到损害的是隐私利益。
    • 遗弃孩子的表现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10
      1、家庭成员间的遗弃,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抚养义务的成员对需要抚养的成员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违法行为。 2、此处“需要赡养、抚养和扶养的成员”是指家庭中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3、这里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是指不具备或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给予供养,或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情况。而“赡养、扶养、抚养”,不仅指物质上的供
    • 老人的遗弃罪的客观表现是哪些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13
      遗弃罪(我国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因此,老人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且其行为达到“情节恶劣”的标准。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
    • 行为中有哪些主要的行为表现形式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22
      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其行为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第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第二,是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以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履行合同,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第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