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权: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的立法反思与完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21:01:41 404 人看过

2007年5月23日在国务院第177次常务会议上通过、2007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在总结我国行政复议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具体化,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制度,进一步增强了行政复议制度的可操作性。《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有较多创新之处,比如新增了行政复议听证审理方式、首次规定了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制度、增加了驳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决定类型、规定了行政复议不利变更禁止原则等等。其中第40条规定的行政复议和解制度、第50条规定的行政复议调解制度是《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最大的亮点之一,也是学者们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4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可以自愿达成和解。第50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这一首次对我国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制度的规定,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一、和解与调解的含义

和解,即纠纷或争议的当事人以平等协商、相互让步、达成协议的方式消除彼此间的分歧,化解纠纷的过程。[1](第16页)和解的缔结,至少应该在两个当事人之间才是可能的。在和解中,两个当事人不是相互独立地行动,而是为解决争议而相互谋求意思表示的一致。[2](第96页)调解,谓之当事人在第三方主持下,就某项纷争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互相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3](第54页)调解是暴力、自力救助或者诉讼的替代措施它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参与者在中立者帮助下,有系统地将争执的问题孤立出来,以便显现选择,考量替代,并达成一种满足各自需要的一致和解。[4](第669页)和解与调解在实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形式上略有不同。和解是争议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最终达成合意而化解纠纷,而调解是在中立第三方的帮助下最终使争议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结果。和解与调解在私法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在公法领域,长期以来对解决行政纠纷可否适用和解与调解没有得到认可,仅在行政诉讼中规定对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7日 23: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行政复议和解相关文章
  • 关于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自1999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行政复议法对复议程序规定的欠缺,使得这种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笔者结合复议工作实际拟就完善行政复议程序作一番粗浅的探讨。一、现行行政复议程序的概况及存在的问题(一)、现行行政复议程序的概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四、五章的规定,我国现行政复议程序的内容主要有:1、申请。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复议申请原则上由申请人本人提出;申请人为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提出;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代为提出;申请人为组织终止的,承受其权利的组织可以提出;同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
    2023-06-06
    186人看过
  • 山西省行政复议调解和解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推进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案件的调解、和解工作。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行政复议调解,是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行政复议机关经查明有关行政争议的事实,分清是非,在不违背法律和损害公共利益、他人利益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协调,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从而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的行政复议处理方式。本办法所称行政复议和解,是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当事人之间自行达成和解,并经行政复议机关确认准许相关和解内容,从而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的行政复议处理方式。第四条行政复议机关审理行政复议案件优先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调解、和解时遵循自愿平等、合法合理和公开公
    2023-06-06
    472人看过
  • 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反思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各项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既是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机制,也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制度。它不仅有利于加强行政组织内部的自我监督,密切行政机关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也有利于行政争议的迅速解决,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在《行政复议法》实施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行政复议范围广、案件错综复杂,要求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审理方式。《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在实践中,我们以书面审查为基础,并在其它审理方式中进行了大胆和有益的探索。一、审理方式创新与探索是实践的客观需要第一,行政复议采取单一的书面审理方式,往往因当事人双方提供的证据不充分以及证据的真实性问题,可能会导致行政复议
    2023-04-24
    174人看过
  • 我国反倾销立法的缺陷与完善
    自1979年以来,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出口产品屡次被外国指控倾销日益严重。随着指控的一再成功,中国的出口贸易遭受了巨大损失,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一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制裁的趋势中,中国企业已从漠不关心或困惑转变为勉强应对和积极应对诉讼。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然而,令人振奋的是,1997年3月25日,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表明,曾经因本国反倾销措施而受到外国人法律制裁的中国人也拥有保护本国产业的强大武器。随着中国反倾销实践的启动和实施,中国已从被动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转变为积极适用国际贸易规则,对国外倾销产品的不正当竞争采取反倾销措施。这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采用反倾销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转折点,反思中国反倾销法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条例》对国际惯例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反倾销法》(GATT1994)的相关规定,具有高度的先进
    2023-05-07
    338人看过
  • 行政复议调解
    行政复议调解
    行政复议调解,是许多行政复议机关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办案方式。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行政复议调解是指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复议当事人在行政复议机关办案人员的主持和协调下,依法就有关行政争议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合意、解决行政争议所进行的活动。行政复议调解有以下特征:(一)行政复议调解发生在行政复议案件审查过程中。由于行政复议调解是复议机关审理权的拓展而不应当是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权的延伸,因此,只有在审查过程中复议当事人的协商行为完全处于复议机关的主持和监管之下,才能确保复议机关对行政争议裁判权的正确行使,防止发生双方恶意串通或行政机关单方施压等违法行为。(二)行政复议调解的主体除了复议机关外只能是复议当事人。行政复议可能因这样或那样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有多方参与人,然而作为协商调解的主体只能是申请人、被申请人与第三
    2023-06-06
    272人看过
  • 济南市行政复议和解调解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行政复议和解、调解程序,快捷、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当事人双方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和解或复议机关认为行政复议案件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办理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行政复议和解是指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被申请人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和解协议,且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行政复议调解是指复议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以及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第四条行政复议和解、调解遵循平等、自愿、公开、公正的原则。第五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
    2023-06-06
    489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复议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 更多>

    #行政复议和解
    相关咨询
    • 行政复议的和解与调解范围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4-03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第五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 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制作行政复议调解书。 很高兴为你解答行政复议的和解与调解范围
    • 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与和解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2
      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就法律规定方面来说,《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根据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不适用调解原则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同样有效。不适用调解原则曾被视为一项独立的复议原则,列于原《行政复议条例》第8条,但《行政复议法》对此条原则却没有明确规定。虽然《行政复议法》对此没有明确规定,但《行政复议法》未授予复议机关调解的职权,就意味着复议机关
    • 行政复议调解与和解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8
      具体而言,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进行和解的要求有:第一,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过,对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事项,也应属于可以和解事项;第二,和解应当出于双方自愿,并签订书面和解协议;第三,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应当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达成和解;第四,和解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第五,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并获得行政复议机构准许。
    • 简述行政复议的调解与和解的异同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05
      行政复议的和解与调解的异同是:《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国家税务总局令21号)明确,对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核定税额、确定应税所得率等,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以前可以达成和解,行政复议机关也可以调解。
    • 行政复议的调解与和解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8
      具体而言,在行政复议期间,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进行和解的要求有: 第一,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过,对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事项,也应属于可以和解事项; 第二,和解应当出于双方自愿,并签订书面和解协议; 第三,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应当在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达成和解; 第四,和解内容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应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并获得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