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尺骨或桡骨粉碎性骨折。2、锁骨骨折:观察手臂活动是否受限,是否能上举触摸头顶。3、4根肋骨骨折或2根肋骨缺失。4、髌骨粉碎性骨折,加内固定,放宽条件可能够上十级;髌骨线性骨折不易构成伤残。5、内踝或外踝较大面积粉碎性骨折,导致双足高低不平,可做十级;内、外踝同时骨折,可做十级。6、腰椎或胸椎椎体三分之一压缩性骨折,十级。观察CT压缩面是否达三分之一。7、颅脑骨折,入院时有昏迷症状,并伴蛛网膜下出血,可做十级;仅颅脑骨折或癫痫,不易做伤残。8、癫痫伤残标准要求较高。外伤性癫痫:伴颅脑外伤(脑内需有损伤),发作频率较高(出院3到6个月后仍经常发作),并要求此次受伤前没有癫痫病史。外伤性癫痫,药物能够控制,但遗留脑电图中度以上改变。
骨折伤残鉴定去哪里鉴定
骨折伤残鉴定可以去劳动部门做,由劳动部门安排指定的医院进行伤残鉴定,如果是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到法院认可的司法鉴定所进行。也可以去鉴定机构做鉴定。骨折一般分为多种情况,比如工作室引起的工伤或者是交通事故以及酗酒打殴而引起的骨折,在治疗后不能恢复正常生活,所以需要做骨折伤残鉴定,在做骨折伤残鉴定时,需要先去指定医院做伤残检查,然后才能走司法程序鉴定伤残级别。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
肱骨骨折伤残评估及赔偿规定
193人看过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锁骨骨折的评估指南
398人看过
-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头枕骨骨折
275人看过
-
2021年骨折伤残评估指南
117人看过
-
评估左肱骨骨折的伤残等级
456人看过
-
骨折程度评估与残疾评定
478人看过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医疗机构免责的条件主要有患者在诊疗活动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限于当时的... 更多>
-
骨折评级标准,骨折伤残上海在线咨询 2022-04-19骨折伤残等级评定标准有十级级的标准 4肋以上骨折;或2肋以上缺失;九级的标准 8肋以上骨折或4肋以上缺失;八级标准 12肋以上骨折。重度(一级):宣传不能或基本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1、四肢瘫或严重三肢瘫。 2、截瘫、双髋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 3、严重偏瘫,一侧脚体功能全部丧失。 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关节和踝关节以上)。 6、双大腿或双上臂截肢或缺肢
-
能否对骨折进行伤残鉴定评估?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10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如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导致骨折,并且残缺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或者残缺对患者的工作能力产生显著不利影响,就可以进行残疾等级评定。如果是交通事故导致的骨折,则需要满足人体组织器官构造破坏、功能受阻,以及生活、工作、社交等能力降低或丧失且难以通过现代医学手段恢复的条件,才能进行残疾等级评定。
-
本人,耻骨骨折,伤愈后伤残评定标准?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5《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来鉴定伤残等级。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
-
2017伤残鉴定肋骨骨折9级评定标准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7骨折畸形愈合是指创伤或手术后肢体弯曲或长度改变,存在成角、旋转或重叠畸形。上肢的畸形导致功能的明显减弱。下肢畸形导致疼痛、跛行及髋、膝、踝关节负重的改变而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
骨折工伤鉴定分级标准及评估依据广东在线咨询 2025-01-17需要进行伤残鉴定来确定具体的标准。 1. 由具备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对工伤等级进行认定,以该认定结果为准。 2. 只有认定结果可以作为赔偿的依据。 3. 如果涉及民事案件,可以在向法院起诉时提出伤残鉴定申请。 4. 如果涉及刑事案件,可以在公诉时向法院提出伤残鉴定申请。 5. 如果涉及工伤,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申请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