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对夫妇结婚两个月后离婚,现请求返还彩礼。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符合特定条件的当事人可请求返还彩礼。其中,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或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时,可请求返还彩礼。而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情况下,则需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才能支持返还彩礼的请求。因此,符合上述情况的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返还彩礼的诉讼。
结婚两个月后离婚,如果符合特定条件,则需要退还彩礼。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规定
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和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该法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时,应当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同时,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时,符合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请求返还彩礼,但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例如,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等。另外,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时,应当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的规定。因此,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
彩礼返还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婚姻关系的和谐稳定。当事人应事先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可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自愿】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
结婚两月离家两年离婚时彩礼是否应该返回
94人看过
-
离婚后结婚不满两个月可否要求返还彩礼
469人看过
-
20彩礼结婚两个月离婚退多少
361人看过
-
这两个月离婚返还多少彩礼?
255人看过
-
结婚是否要给彩礼,离婚时彩礼应怎样返还
373人看过
-
双方结婚两个月退彩礼不
493人看过
彩礼如何认定: (一)如果彩礼是赠送给女方父母的,那么无论是婚前赠送还是婚后赠送,既不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也不属于夫妻双方的财产,而是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因此,男方家长给女方家长,与夫妻双方均无涉,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 (二)若在结婚登记前... 更多>
-
结婚两个月以后离婚协议是否能返还彩礼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6离婚后彩礼不一定都会返还,如果符合法律的条件可以返还彩礼。 按我国现行法律的,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两个月没结婚想离婚彩礼应该退多少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31、一般情况下彩礼是不能拿回,但是双方可以协商,或是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退还。 2、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
结婚两个月离婚会返还彩礼标准是什么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12离婚后彩礼不一定都会返还,如果符合法律的条件可以返还彩礼。 按我国现行法律的,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 (二)、 (三)项的,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结婚还差一个月就两个月要离婚彩礼怎么分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71.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如果离婚的,彩礼是可以退的,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2.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
结婚两个月结婚未办结婚证男方是否返回彩礼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0关于彩礼发生纠纷应当如何处理、彩礼返还的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下称《婚姻法解释 (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 (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