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误诊取决于是否主观臆断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5 09:11:45 123 人看过

在法律上,判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是否属于误诊,重点在于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是否属于主观臆断,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有注意造成行为不规范。审判中,衡量医方是否存在过错通常从本文几个方面判断。具体分析如下文。

由于疾病复杂性和医疗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医务人员常常发生误诊。如颅内感染性疾病易被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再如一些罕见的疾病,患者就诊初期也通常被误诊。但如果所有对患者造成损害的误诊都让医院担责,即让医院完全承担误诊的医疗风险,显然不合理,也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

在法律上,判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是否属于误诊,重点在于医生对疾病的判断是否属于主观臆断,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有注意造成行为不规范。审判中,衡量医方是否存在过错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是否具备准确诊断的条件,如患者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陈述病情,诊断所依据的其他客观性资料是否完备,特别是各种检查报告是否及时产生,病情是否稳定等。

●是否考察了具体的诊断、治疗过程。医疗机构在诊断前问诊是否全面,有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初步诊断后对病情变化是否密切观察,有无根据病情的发展、症状的表现和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诊断;是否存在过分自信的情况,对疑难、不典型的病状,不经会诊、讨论就盲目下结论。该条原则是以客观标准考察医生诊断时的心理状态,考察其有无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

●是否尽到与医院的等级及所处的地域间发展相适应的医疗水平。医疗水平和条件差参不齐,对诊断的辅助手段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疑难杂症的诊断难度增加,往往级别越高的医院,其医疗水平就越高,诊断能力就越强。但如果医务人员没有及时作出诊断,并延误了患者病情或造成损害,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0日 01: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误诊相关文章
  • 怎么判断医方是否有误诊误治延误病情责任
    可以通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判断医院是否有误诊误治延误病情的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一、病情延误后医疗机构不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有哪些?(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
    2023-06-26
    210人看过
  • 医院误诊是否包含过错会怎样判断
    1、责任性误诊,任性误诊是指医生马虎从事、疏忽大意,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的误诊。在临床工作中,各科均有各自的一套采集病史和检查检验程序,医生必须遵照执行,结合各病例的特点,认真完成诊断工作,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误诊。常见的责任性误诊错误有下列几种:采集病史草率,不详细询问病史,不重视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情况;忽视其他医疗单位或其他科的资料,不重视陪护医务人员意见;不认真分析病因,放弃关键性的检查项目、盲目自信,不听取他人意见,甚至不执行上级医生的指示;对疑难问题不及时请示或会诊,擅自鲁莽行事。2、技术性误诊,术性误诊是由于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下造成的。医学各学科均有自身的一整套科学规律,各级医生必须达到技术水平的要求才能胜任医疗工作。否则,尽管医生使出浑身解数,也仍然不可避免误诊的发生。为了提高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了各种考试制度和一系列专业教育的规定,并且在临床工作中,建立了查房、会
    2023-03-31
    290人看过
  • 如何确定医生是否错误诊断
    一、如何确定医生是否错误诊断1.是否具备准确诊断的条件,如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陈述病情,诊断所依据的其他客观性资料是否完备,特别是各种检查报告是否及时产生,病情是否稳定等。2.考察具体的诊断、治疗过程。二、医疗纠纷应该要如何处理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1.和解:当事人与院方可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并达成和解协议;2.调解:可以通过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3.诉讼: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以上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三、医疗纠纷法院会多久作出判决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一般会在六个月内判决,因为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如果适用的是简
    2023-12-06
    437人看过
  • 误诊的分类与判断标准
    1、分类错误的诊断在教科书中或临床上尚缺乏严格的分类。我们结合现行临床上比较通用的分类,并根据误诊性质和程度的不同,试将误诊分为下述五个类型:诊断错误、延误诊断、漏误诊断、病因判断错误、疾病性质判断错误。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疾病的本质,并随之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使病情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归。因此把不正确的诊断看作是错误的,把不及时、不全面的诊断也同样看作是错误的。关于错误诊断的分类,除了已被临床普遍接受的错误诊断、延误诊断、漏误诊断3种之外,上述病因判断错误、疾病性质判断错误及对新发生疾病和并发症的漏诊误诊,虽然与前3种误诊有程度的区别,但是都能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也应当包括在误诊研究之列,否则就不利于临床医疗质量的提高。2、判断标准判断某个疾病是否被误诊,也应该象诊断一个疾病一样,有个相对的标准。但是,由于误诊的原因复杂,不仅涉及到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还有病员及疾病本身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
    2023-04-10
    325人看过
  • 判断行政处罚是否具有主观故意
    行政处罚主观故意体现在直接故意或者间接故意。相关法律以过错推定为前提的过错归责原则,行政机关没有义务证明当事人对违法行为负有主观过错,当事人如果对行政处罚存有异议的,应举证证明自己在主观上没有过错。作为案件事实的一部分,工商机关在案件调查中,应收集反映行为人主观因素的证据。没有主观故意行政处罚怎么判没有主观故意,不能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该条作为新行政处罚法的新增条款,对于进一步实现过罚相当、教育与惩戒相结合,更好地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意义,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新行政处罚法施行在即,基层税务人员应正确理解、把握该条款的内涵并准确适用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
    2023-07-16
    461人看过
  • 延误诊断是什么意思
    法律综合知识
    一、延误诊断是什么意思延误诊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诊断时间延长,如病情复杂,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技术和设备不够,兽医临床经验不足,理论基础或知识水平差等因素,造成一时不能明确诊断,又不及时会诊,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和对症治疗,最后才获得正确诊断,此时已错过治疗时机;或由于长时间不能确诊,在拟诊过程中选择的治疗方法又不利于疾病的好转而延误治疗时间,使病情加剧,到确诊后,已失去治疗时机。也有畜主因素,如鸡发病后不及时诊疗,或畜主给一些药物治疗,病情加重而求诊,这种延误诊疗虽与临床兽医无关,但对延误诊疗时机的影响是相同的。这些称为延误诊断。延误诊断的时间可能是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但确定是否是延误诊断不应以时间的长短为标准,而应以是否有利病情好转或痊愈为标准。二、延误治疗属不是医疗过错延误治疗是不是属于医疗过错,要看情况。如果属于因患方的原因延误诊疗而导致不良后果的,不是医疗过错,不属于医疗事故;如果
    2023-11-28
    136人看过
  • 医院片子诊断错误算不算误诊
    医院片子诊断错误,造成患者损害了是属于误诊的,应当要求医生说明情况,并可以索要一定的赔偿。误诊,即医务人员由于观察检查不周,不认真不仔细,导致漏诊或给出错误的诊断。诊断的目的在于确定疾病的本质,并随之选择有针对性的及时治疗,使病情能够向好的方面转归。因此把不正确的诊断看作是错误的,把不及时、不全面的诊断也同样看作是错误的。一、误诊是不是医疗事故诊断方面的过失,即误诊和错诊。正确的治疗首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错诊势必发生错误的治疗,轻则延误对患者的治疗时机,重则造成死亡或病残。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结合法医学鉴定及尸体解剖结果证实,临床诊断的误诊者并非少见,但误诊不一定都是医疗事故。如前所述,限于各方面的客观因素,如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特殊而又复杂少见的疾病难于适时明确诊断;因医疗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的限制等都可能发生误诊,这些都不能笼统地认为是诊断方面的过失。通过尸体的解剖和病理学检查证明,临床
    2023-02-26
    147人看过
  • 如何判断精神病误诊问题
    一、如何判断精神病误诊问题判断精神病是否误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症状表现:精神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焦虑、抑郁等。如果这些症状在患者身上表现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精神病。2.病史和家族史:了解患者的发病经过、起病时间、病情变化等,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精神病史,对于判断是否为精神病有重要参考价值。3.医学检查:包括常规的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此外,还可以进行头颅CT、核磁共振、脑电图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4.心理评估: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工具,如智力测试、工作能力检查、自助检查、量表评估等,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判断是否存在精神病。5.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或消失,那么这也可以作为支持精神病诊断的证据之一。6.其他。二、判断精神病
    2024-03-02
    357人看过
  • 怎么判断医院有没有误诊
    医院误诊,医疗人员存在过失行为,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我国法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院误诊怎么索赔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1、医疗事故等级;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3、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医疗
    2023-07-29
    403人看过
  • 故意杀人主观故意判断
    一、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二、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仍然积极地追求该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但是放任该结果的发生。三、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有以下几点: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2、客观要件:(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四、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杀人找不到凶器有证据相互印证能定罪吗杀人找不到凶
    2023-03-08
    179人看过
  •  工伤检查报告能否下达,取决于工伤诊断证明?
    工伤鉴定是在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如果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工伤鉴定是在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
    2023-08-27
    69人看过
  • 诊断结果错误是否构成医疗事故
    诊疗结果错误不一定构成医疗事故,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有两个关键要素:一、医生诊疗过程中是否有违法律、法规及诊疗常规的行为;二、是否造成对患者的人身损害。我国法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一、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有哪些?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二、医院手术失败怎么处理能打官司医疗事故不能以手术成功与否来认定。手术成
    2023-02-04
    152人看过
  • 医院诊断错误是否需要进行调查?
    医院诊断错误是否能理赔,要看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诊断错误是否必然给患方导致损害后果;(2)医院的诊断错误与患方的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3)诊断错误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参与度是多少。即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院方需要向患者赔偿实际损失。实践中,如孕妇去做产检,院方的检查报告显示,孩子与孕妇各项指标都是达标的,但实际已经是有问题的,需要及时治疗。但患方信以为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导致更大的损失。医院诊断错误如何处理1、双方自愿协商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2、申请人民调解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
    2023-07-06
    390人看过
  • 医院误诊会有过错的判断吗
    一、医院误诊会有过错的判断吗医院误诊不一定会有过错的判断。1.是否具备准确诊断的条件,如病人是否能清楚、完整地陈述病情,诊断所依据的其他客观性资料是否完备,特别是各种检查报告是否及时产生,病情是否稳定等。2.考察具体的诊断、治疗过程。考察医疗机构在诊断前问诊是否全面,有无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初步诊断后对病情变化是否密切观察,有无根据病情的发展、症状的表现和变化来修正自己的诊断;是不是存在过分自信的情况,对疑难、不典型的病状,不经会诊、讨论就盲目下结论。总体而言,就是以客观标准考察医生诊断时的心理状态,考察其有无尽到谨慎的注意义务。3.医院的等级及所处的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医疗水平和条件差参不齐。对于诊断的辅助手段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对疑难杂症的诊断难度增加,往往级别越高的医院因其整体的设施及技术力量等因素,医疗水平就越高,因而诊断能力就越强。二、医疗过错行为判定的基本原则1.医疗水平
    2023-01-10
    470人看过
换一批
#医疗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误诊
    词条

    误诊即医务人员由于观察检查不周,不认真不仔细,导致漏诊或给出错误的诊断。如果误诊漏诊是由于医院方的责任导致,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更多>

    #误诊
    相关咨询
    • 不按照dr诊断书出具的诊断证明是否有误诊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1
      不一定是误诊。DR诊断是为临床医生作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服务的。
    • 如何判断医疗事故是否为误诊
      四川在线咨询 2025-02-03
      根据我国刑法第335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如果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在医疗事故罪的认定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条件:犯罪主体必须是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正规医务人员;主观上必须是出于严重不负责任。医疗事故罪属于过失犯罪。
    • 医生误诊怎么判断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02
      误诊依据的是卫生部规定各专业的诊断规范,误诊可以在医学会进行事故鉴定、也可以申请司法鉴定。北京的司法鉴定中心有中衡、中正等。 判断误诊应从两个角度考虑:1、医生在诊断过程中不负责任,如不认真采集病史、不全面进行查体等。2、医生不钻研业务,技术水平较低,对应该而且可以认识的疾病没有认识。 对误诊的判断需要从你就医的主客观病历中寻找证据。就医出现医疗纠纷,建议尽快封存病历,带齐所有资料进行当面咨询。
    • 错误的诊断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30
      在医疗纠纷中,经尸体解剖证实临床误诊者颇多。但误诊不能一律定为医疗事故。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有的病例即使高明直至病人死亡也难以确切论断。但有些医生由于工作马虎,粗枝大叶,本应正确诊断的却诊断错误,或自己经验不足又不请示上级医师,即不会诊,又不及时转院以致贻误诊断治疗,造成医疗责任事故。
    • 诊断错误的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1
      在医疗纠纷中,经尸体解剖证实临床误诊者颇多。但误诊不能一律定为医疗事故。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有的病例即使高明直至病人死亡也难以确切论断。但有些医生由于工作马虎,粗枝大叶,本应正确诊断的却诊断错误,或自己经验不足又不请示上级医师,即不会诊,又不及时转院以致贻误诊断治疗,造成医疗责任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