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主体之质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0:50:22 105 人看过

根据1997年《刑法》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我国,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从1987年《海关法》的颁布施行算起,已经20余年了,但是,如果把单位犯罪的规定贯彻到底,则至少会出现以下理论与现实的尴尬。

在单位犯罪确认上的双重标准

单位犯罪如何承担刑事责任?按照时下教科书的标准说法,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双罚制,即不仅要对单位判处罚金,而且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追究刑事责任,使其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另一种是所谓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对单位本身追究刑事责任。两者都是对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方式,也就是说,只要受到上述两种追究方式中任何一种方式追究的,都是单位犯罪。尽管对为什么有些单位犯罪是双罚制,有些单位犯罪是单罚制,在解释上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或依据[1],但是,在目前的通说中,单位犯罪被认为是1987年《海关法》首先规定的,即认为在1979年《刑法》中没有规定单位犯罪,只是在《海关法》中才规定了单位可以构成走私罪。《海关法》的这一规定,通过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被正式确定下来,并在后来的相关立法中被广泛采用。

与此相关的疑问是,上述关于实行单罚制①的犯罪也是单位犯罪的说法能否成立?或者说如果把单罚制下的犯罪也认为是单位犯罪,那么认为只是在《海关法》颁布实施以后才有单位犯罪的规定是否能够成立?

从《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规定中可以看出,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上是双罚制的,但是《刑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也可以实行单罚制,即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因为《刑法》在其第31条明确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依照《刑法》规定,单罚制与双罚制都可以是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众所周知,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对于许多由单位组织实施的犯罪,《刑法》没有规定单位本身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却规定了与1997年《刑法》类似的内容,即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如1979年《刑法》规定,违反税收法规,偷税、抗税,情节严重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且可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相应的刑罚;又规定,违反商标管理法规,工商企业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再如,挪用国家特定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刑罚。如果认为单罚制也是单位承担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也就应该说在我国1979年《刑法》中即规定了单位犯罪,只不过在1979年《刑法》中只规定了单罚制的单位犯罪,而没有规定双罚制的单位犯罪。因此,认为从1987年《海关法》颁布实施才有单位犯罪,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的说法就是不正确的。依照统一的标准,也就应该认为1979年《刑法》也规定了单位犯罪,不应该认为1979年《刑法》规定的单罚制犯罪就不是单位犯罪,而只有1997年《刑法》的单罚制规定才是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表现形式。对是否属于单位犯罪采用双重标准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0日 03:4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单位犯罪相关文章
  • 单位主体不能直接是犯罪主体吗
    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法律并没有给出非常具体的规定,但根据刑法第三十条可以得知,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没有独立性的单位。统一的整体要有独立的决策能力和独立的行为能力,这是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2、没有合法性的单位。单位的合法存在是犯罪单位独立主体资格和独立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必要。3、没有组织性的单位。单位必须是人的有机集合体,只有当单位中每个人的意志形成共同意志,共同意志又有机地形成团体意志的时候,单位才可能会具备团体人格,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一、共同犯罪构成条件有哪些(一)共同犯罪的主体要件——二人以上犯罪主体“二”人以上的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与单位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刑法规定的,实施构成要件行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没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2023-06-22
    361人看过
  • 那些单位犯罪申请代表人有权质疑这些单位犯罪吗
    单位犯罪案件单位诉讼代表人不一定是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者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单位犯罪的诉讼代表人不一定有罪。《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第五十一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第五十二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严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诱惑、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明自己有罪。必须保证所有与案件有关或了解案件的公民都有客观、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还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单位犯罪法定代表人该如何承担责任单位犯罪法定代表人的承担责任的规定是:1、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单位犯
    2023-08-18
    68人看过
  • 个体工商户单位犯罪的主体
    一、个体工商户单位犯罪的主体个体工商户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个体工商户仅仅是公民个人而并非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因此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单位犯罪行为认定单位犯罪行为认定如下:1.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2.是否是以单位的名义。行为以单位的名义实施是认定单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都是单位犯罪。3.行为是否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单位只对其在业务
    2023-10-26
    498人看过
  • 哪些犯罪是单位成为犯罪主体
    主要是:刑法第120条资助恐怖活动罪;第125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第128条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40—148条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151—153条走私罪;第159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第161条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第162条妨害清算罪;第175条高利转贷罪;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177条伪造、变造金融票据罪;第190条逃汇罪;第191条洗钱罪;第198条保险诈骗罪;第201条偷税罪;第213—219条侵犯知识产权罪;第221—230条扰乱市场秩序罪;第244条强迫职工劳动罪;第327条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第334条第2款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事故罪;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55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第363—
    2023-03-15
    413人看过
  • 我国单位犯罪主体具体是谁
    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主要区别;(2)单位犯罪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3)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刑法》第30条的规定,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024-05-13
    281人看过
  • 我国哪些犯罪主体不是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而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法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因此,单位犯罪的主体有严格的限制,一个自然人的犯罪是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因此可知,法律上对单位犯罪的主体有严格的规定。自然人即使以公司名义实施犯罪也不可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一、单位涉嫌诈骗怎么定罪单位诈骗的,应当对参与诈骗的自然人按照诈骗罪来处罚。单位犯
    2023-02-20
    299人看过
  • 单位犯罪有的主体是什么?单位犯罪如何起诉?
    如何起诉的相关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第30条之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下述五种单位:1、公司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全体股东以各自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的,全部资本划分为股份,股东以所购的股份承担财产责任的公司。公司是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具有其特殊的经济利益。因此,公司是常见的单位犯罪的主体。2、企业企业是指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从企业存在的社会性质来看,企业是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2)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来看,企业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所谓营利性是指主体通过自己的活动追求超额利润,它是企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3)从企业存在的法律条件来看,
    2023-05-01
    231人看过
  • 盗窃罪的犯罪主体有单位吗
    盗窃罪的犯罪主体是没有单位的。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4-23
    97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主体行为的确立
    单位是一个社会组织,它与作为生物体意义上的自然人不同,单位意志的形成与控制以及意志的实现与表达都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即只有通过它的成员的具体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确立的情况下,可以把单位成员的犯罪行为视为单位的犯罪行为。第一,单位犯罪主体行为必须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实施的犯罪,也就是说单位意志是单位犯罪的罪过的根源。单位意志是单位犯罪不同于个人意志的自然人犯罪的重要标志。所谓单位意志就是单位组织的整体意志,是在单位集体决定或负责人决定的基础上产生,当这种意志是通过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具体犯罪行为表现出来时,就构成了单位犯罪。第二,单位犯罪主体的行为是为单位谋取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所禁止的利益,即不正当利益。其中,犯罪的目的必须是为单位利益,而这种利益具有违法性,这是单位犯罪的特征。第三,单位犯罪主体的行为必须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行为。单位是个抽
    2023-08-18
    342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主体的法律限制
    这段内容讲述了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是单位犯罪,则应当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单位犯罪,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此外,如果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规定。除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外,其他主体不能被视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单 位 犯 罪 主 体 的 限 制单位犯罪主体的限制是指在某些犯罪行为中,单位不能作为犯罪主体参与犯罪行为。例如,单位不能
    2023-09-04
    89人看过
  • 单位犯罪双罚制和单罚制主体
    单罚制又称代罚制,是指对单位犯罪的,不判处单位罚金,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双罚制又称两罚制,是指对于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在我国刑法中对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实行的是双罚制。一、单位犯罪员工的责任是什么《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据此,对单位犯罪的处罚是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即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同时,法律还作出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的,依照规定。对于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原则上可不区分主犯、从
    2023-06-24
    276人看过
  • 主体是单位的犯罪有哪些
    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五种,分别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是指依法成立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商业服务的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或者行政命令成立、从事各种社会职能活动的组织。事业单位可以分为三种:国家事业单位,集体事业单位,以及私营事业单位。机关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军队、政党等有关机关。狭义的机关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一般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团体,又称为社会团体,是指各种群众团体组织。一、贪污罪的要素是什么?构成贪污罪应具备以下要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
    2023-03-07
    398人看过
  • 可以单位犯罪的主体是谁?
    一、可以单位犯罪的主体是谁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自首是以单位犯罪为前提的,没有单位犯罪,就不可能有自首问题的研究。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并不强调是否为法人,除非是独资私营企业必须为法人,分支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认定单位犯罪关键在于犯罪行为是否经单位全体成员或者单位决策机构集体作出决定,并且所得收益归单位或者单位全体成员所有。具体到本问题要看分支机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否是经该法人的决策机构决定,如果不是那就不应追究该单位,如果是分支机构集体决定的,就追究分支机构,如果都不是,应该追究个人。二、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1、时间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单位犯罪中,犯罪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这是因为,单位犯罪总是在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单位负责人决定之后才去实施,因而必然是
    2023-04-18
    296人看过
  • 对教唆犯的共犯性质之质疑
    我国刑法理论将教唆犯作为共同犯罪人之一种,《刑法》也将教唆犯罪规定在共同犯罪一节中。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要将教唆犯罪认定为共同犯罪会遇到许多困难,并往往成为法庭辩论的热点。笔者认为教唆犯不宜作为共犯,其理由是: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犯罪人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教唆犯罪不符合这两个共同的成立要件。首先,教唆犯的教唆行为一般均在实行犯实施犯罪以前进行,教唆犯只是给人以犯意,这种犯意虽然与被教唆者的犯罪行为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被教唆者可能实行,也可能不实行其被教唆的犯罪。教唆犯只要给了他人以某种犯意,教唆行为即实行终了,能否激起被教唆者的犯意还不一定,更不要说被教唆者实行犯罪了,因为事情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因此,此时的教唆者与被教唆者还没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不合共犯的客观要件。当然,如果教唆者本人参加了他所教唆的犯罪的话,那
    2023-06-11
    18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单位犯罪
    相关咨询
    • 那些单位犯罪申请代表人有权质疑这些单位犯罪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26
      单位犯罪案件单位诉讼代表人不一定是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者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单位犯罪的诉讼代表人不一定有罪。《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任何人有罪。第五十一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第五十二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
    • 单位犯罪犯罪嫌疑人包括单位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9
      如果构成单位犯罪,单位被称为犯罪单位或者被告单位,判决后单位会被判处罚金,相关直接责任人会被判处刑罚。
    • 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的为什么不应有单位犯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9
      1、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如下:除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之外的所有主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偷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1-20
      根据刑法第201条,偷税罪可以列为单位犯罪的范围,如果企业经过组织策划、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偷税,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
    • 强奸罪的犯罪主体有没有可能是单位犯罪主体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8
      不可能,只有在刑法分则明文规定某个罪名可以由单位构成时才可能有单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