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住单位犯罪的浊流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6:02:37 274 人看过

单位犯罪是近几年来经济犯罪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浊流,是一种新的犯罪形式。据某市检察院反映,从1995年至1997年8月份所受理的328件经济案件线索中,涉及单位犯罪行为的就达196件,占受理线索的59.8%。从1995年10月到1997年5月,湖南衡阳市两级人民法院共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7起,其中属于单位犯罪的就有6起,占85.7%。单位犯罪的现象确实令人触目惊心。

单位犯罪现象严重

其一、单位行贿。在一些购销、借贷、上下级、建筑施工等单位之间,由于资金、利益和权利的分配对单位的生存、地位、影响和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些弱小的单位为了增强实力,就向那些有决定权的单位或个人送钱送物。这种单位行贿的现象近几年来愈演愈烈,在某些单位还以提成或回扣的方式定下来,以半公开的方式付给对方。如某县局级单位规定,谁从上级主管部门要来资金,可提成8%用于请客送礼。

其二、单位受贿。单位受贿和单位行贿是一对孪生兄弟,当然,单位受贿是老大,高高在上,大权在握,没有好处不办事,任你是单位送还是个人送,统统来者不拒。如某银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贷款都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在3%—5%之间,说是手续费,其实是单位索贿受贿。某些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在办理单位车辆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保险业务时,都给对方单位10%左右的手续费,几乎所有的对方单位都毫不客气的笑纳了。这笔手续费的实质也就是单位受贿。

其三、单位贪污。小金库是寄生在腐败温床上的毒瘤,凡是私设小金库的单位,几乎都存在单位私分钱财的贪污现象,主要是采取以隐没收入作为账外处理,经集体研究,一次或多次进行集体私分。近年来,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上存有漏洞,造成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单位打着发放奖金、分红、谋福利的幌子,违反规定给职工发钱发物,有些国有企业的领导甚至在亏损的情况下以各种名目私分国家财,慷国家之慨而谋取职工对自己的信任。有的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也违反法律规定,将执法中罚没所得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这些东西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有财产,按规定必须上缴国库。

其四、单位偷税。时下,一些单位利用偷税漏税的不法手段来提高经济效益,作案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最典型的。如上文提到过的数字,7起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案中,有6起属于单位犯罪。

其五、单位制假。近几年来,我国的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这和单位制假有很大的关系。某些企业无视国家规定,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积极钻研如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利用别人的牌子和市场来挣钱。如国家对汽车的生产控制很严,只有经过严格审批上了《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企业才能生产与目录一致的产品。但在我国汽车行业却依然存在未上目录的企业生产汽车、生产轻型车的企业变相生产轿车的现象。在沿海的一些单位,从国外进口汽车的部件,回国进行组装、冒充合资名牌汽车在国内销售。摩托车行业单位制假的情况也很严重。

单位犯罪心理透视

其一、为公不受罚的旧观念作怪。一些单位领导人认为,只要是为了集体的利益,不把钱装入个人的腰包,集体实施的违法行为就难于追究个人的责任。更何况,在新《刑法》颁布实施之前,受传统刑法理论的影响,我国的法律法规几乎都将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排斥于犯罪的主体之外,对单位作案的违法行为很少有法律的规定。一些单位领导人为此大做文章,为小集体的利益挖国家的墙脚,有的甚至还视为自己的政绩和功劳。

其二、攀比心理。部门与部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促使一些单位的领导、职工产生心理不平衡。正当途径得不到利益,便通过种种歪门邪道揩国家的油,认为你捞我也捞,不捞白不捞。

其三、侥幸心理。在新《刑法》修订前,虽然未把单位作为犯罪的主体,但单位犯罪的领导人受到追究还是有的。而且大多数单位领导在实施单位行贿、受贿、贪污、偷税、制假等时,大家都明白是违法犯罪的,但想到不是为少数几个人和自己个人,是为了大家的利益,其犯罪心理也就坦然了,难道为了大家的利益还能受处罚不成?再就是人家能搞,为什么我不能搞,人家没有受处罚,我也不会受处罚。这样的侥幸心理使不少领导人滑入单位犯罪的泥沼。

单位犯罪防范要点

堵住单位犯罪,首先,要加强新《刑法》的学习。修改后的《刑法》明文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新《刑法》改写了法人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历史。在规定的十类犯罪中,涉及单位犯罪的就有五类,罪名多达125个,从而确定对单位犯罪也将予以严惩。对此,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加强新《刑法》的学习,以法律规范单位的经营行为,不要偏离法制轨道片面追求小集体的利益,否则,由此酿出的苦酒只有自己来喝了。

其次,堵住说情风。为公不受罚的传统观念模糊了相当一部分人甚至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对单位犯罪的领导人判以刑罚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据反映,像这样的案件起诉到法院,一般审判难度较大。说情的、打招呼的、写条子的、施加影响的,各种各样的都有,给法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判决结果无疑起了一定的影响。要遏止单位犯罪的浊流,就必须堵住说情这一关。

再次,严格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一些单位领导人以集体的名义收取回扣、私设小金库、私分钱财、集体行贿谋取私利等等,以单位犯罪之名行个人犯罪之实。必须严格区分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对打着单位犯罪的旗号而实质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还是要按个人犯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2: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单位犯罪相关文章
  • 共同犯罪中的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不等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是犯罪主体,就单位而言只有一个主体,因而不同于共同犯罪;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成员并不一定是犯罪人,该单位也并不一定是非法组织,因而不同于集团犯罪。单位犯罪符合共同犯罪成立条件时成立单位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1)两个以上符合法定条件的主体中至少有一个是单位,要么是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犯罪,要么是一个或数个单位与该单位以外的一个或数个自然人共同犯罪(严格地说,这种情况还不能称为单位共同犯罪)。单位犯罪时,单位内部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犯,但这些自然人与单位之间不成立共犯。(2)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而且该犯罪行为必须是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行为。(3)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尽管单位也可以实施过失犯罪,但根据刑法有关共同犯罪的规定,二个以上的单位或者单位与自然人共同过失犯罪的,不成立单位共同犯罪。我国刑法的某些规定事
    2023-03-07
    277人看过
  • 单位刑讯逼供的人犯罪后又单位犯罪算累犯吗?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的主要领导人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当事人是单位主要责任人的,个人犯罪后,又通过单位犯罪的,是有可能构成累犯的。一、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单位犯罪单罚制罚单位,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责任人员。相对的是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是指单位犯罪中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二、单位犯罪构成条件单位犯罪成立的条件如下:首先,单位犯罪的主体应该为特定的单位,包括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公司企业等;其次,由于单位是法人概念,因此构成单位犯罪的条件就应该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管理人员通过单位实施犯罪。单位犯罪的,一般只对单位采取金钱上的处罚,并对其主管人员追责。三、如何算是单位犯罪啊符合以下条件的算是单位犯罪:1、单位犯罪,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
    2023-04-02
    338人看过
  • 单位犯罪单罚制规定!单位犯罪单罚制的标准是什么?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一处罚制度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负责人。相对的是双罚制又称为两罚制,是指单位犯罪中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单位犯罪的处罚犯罪分子刑罚的轻重,应当与其所犯罪行相适应。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行相称,罚当其罪。单位犯罪也不例外,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实行的是以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1、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绝大多数是采取两罚制,也就是对单位处以罚金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自由刑或罚金和没收财产。对单位判处罚金的,采用的是无限额罚金,也就是对罚金的具体数额未加以明确规定。那么在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单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情节、手段以及被处罚单位的执行能力等具体情况,酌定考虑适用
    2023-08-05
    311人看过
  • 单位犯罪怎样处理单位犯罪的责任是什么
    一、单位犯罪怎样处理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2、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就是说构成单位犯罪首先必须是单位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这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是在刑法分则和有关法律具体规定中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如果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没有具体规定,则不能以单位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从单位犯罪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时期,有些规章制度尚不健全,在社会生
    2023-03-27
    377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单罚的内容
    单位犯罪是指为单位利益而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说明我国刑罚在处罚单位犯罪时,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同时也不排除法律特殊规定的“单罚制”。所谓双罚制又称两罚制,是指对于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在我国刑法中对绝大多数的单位犯罪实行的是双罚制。所谓单罚制又称代罚制,是指对单位犯罪的,不判处单位罚金,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第396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
    2023-03-06
    379人看过
  • 刑法单位犯罪机关犯罪怎样处罚,单位犯罪的特征
    一、刑法单位犯罪机关犯罪怎样处罚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所以,对单位犯罪,原则上实行双罚制,即同时处罚犯罪的单位和该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但是,如果刑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特别刑法)另有规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则属于例外情况。这是因为,单位犯罪的情况具有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并不能准确全面地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对单位犯罪起到足以警戒的作用二、单位犯罪的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3、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以双罚制(即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均处以刑罚)为主,以单罚制(即
    2023-06-19
    496人看过
  • 堵住脸算侵犯肖像权吗
    一、堵住脸算侵犯肖像权吗(一)侵害肖像制作专有权就摄影而言,即通过照相将自然人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胶片、相纸或其他物质载体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转化为肖像的全部过程。肖像制作专有权内容包括:一是肖像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社会的需要,自己有权决定自我制作肖像或由他人制作自己的肖像,他人均不得干涉;二是肖像权人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自己的同意或授权,擅自制作自己的肖像。非法制作他人的肖像,构成侵权行为。(二)侵害肖像使用专有权肖像一旦固定的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制作出来),使独立于世,可以为人们所支配、利用。尽管肖像的利用价值有普遍的意义,但享有使用专有权的只能是肖像权人。其基本内容是:一是自然人有权以任何方式使用自己的肖像,并通过使用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财产上的收益,他人不得干涉(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二是自然人有权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并决定从中获得报酬(这需要与使用人平等协商,签订肖像使用合
    2023-05-06
    390人看过
  • 哪些不是单位犯罪不属于单位犯罪的有哪些
    一、哪些不是单位犯罪不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情形有: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是否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应根据单位实施走私行为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单位进行合法经营的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认定;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有关负责人员决定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二、单位犯罪被告的确定由于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处以财产刑的同时,对有关责任人员也要处以人身刑,因此在实践中通常做法是将单位犯罪案件的被告人分为法人被告人和自然人被告人。一
    2023-06-03
    442人看过
  • 在单位犯罪中,"单位"是指...
    单位犯罪中的单位指的就是市场中成立的公司法人实体,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非单位犯罪和单位犯罪而非单位犯罪情形主要看:犯罪主体是否是单位,单位是否支配个人意志,单位负责人是否构成犯罪倾向等等。单位犯罪是有法定性的。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有关负责人员代表单位决定,为本单位谋取利益而故意实施的,或不履行单位法律义务、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而由法律规定为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8-18
    109人看过
  • 单位犯罪如何处罚,单位犯罪处罚原则
    犯罪分子刑罚的轻重,应当与其所犯罪行相适应。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罪行相称,罚当其罪。单位犯罪也不例外,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实行的是以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1、单位犯罪的两罚制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绝大多数是采取两罚制,也就是对单位处以罚金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自由刑或罚金和没收财产。对单位判处罚金的,采用的是无限额罚金,也就是对罚金的具体数额未加以明确规定。那么在司法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当根据单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情节、手段以及被处罚单位的执行能力等具体情况,酌定考虑适用罚金的数额。对于一次性缴纳罚金确有困难的,还可以判令其分期缴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处以刑罚时,主要是以自由刑为主,当然也有适用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在适用自由刑时,大部分与个人犯罪的刑罚相同,一部分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实行两罚制是对单位犯罪
    2023-06-03
    372人看过
  • 什么是单位犯罪,单位犯罪该怎么认定?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1.单位行为主体,必须是依法成立、拥有一定财产或者经费、能以自己的名义承担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追诉,对该单位不再追诉。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实施犯罪的,或者虽然在我国领域外实施犯罪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的,应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2.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单位故意犯罪的集体意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决策主体体现出来的。判断犯罪行为是否体现了单位的集体意志,
    2023-05-07
    480人看过
  • 怎样认定单位犯罪,单位犯罪如何处罚
    一、如何认定单位犯罪?正确认定单位犯罪,对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实现我国刑法的目的和预防单位犯罪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单位犯罪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罪与非罪的界限很难区分,往往涉及一些群众极为关注,社会非常敏感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发案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认定单位犯罪时应特别慎重。1、认定单位犯罪,应对主客观要件进行全面审查首先,审查该行为是否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那么该行为就不够成单位犯罪;同时,还要审查该行为是否是法律所规定的构成单位犯罪的行为,如果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即使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其次,审查该行为在主观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维护单位局部利益还是为个人谋取非法利益;如果不是为了单位的利益而是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实施犯罪行为,即使以单位名义,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再次,审查该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单位犯罪在客观方面要求必须具备单位领导的
    2023-03-02
    256人看过
  • 单位犯罪的诉讼代理人怎么确定,单位犯罪的处罚
    一、单位犯罪的诉讼代理人怎么确定单位犯罪诉讼代表人的确定方法是:被告单位的诉讼代表人,应当是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被指控为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因客观原因无法出庭的,应当由被告单位委托其他负责人或者职工作为诉讼代表人。二、单位犯罪的处罚1、单位犯罪的刑罚根据我国刑法从刑法总则和分则两个方面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处罚根据:一是刑法第二章第四节中的第31条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刑罚原则;二是在分则的十大类犯罪中有九类犯罪规定了具体的单位犯罪罪名的刑罚种类和量刑幅度。刑法总则和分则共同形成了单位犯罪的刑罚体系和依据。2、单位犯罪的刑罚原则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说明我国刑罚在处罚单位犯罪时,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同时也不排除法律特殊规定的“单
    2023-06-27
    242人看过
  • 偷税罪单位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单位犯罪吗?
    一、什么是偷税罪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修正案(七),本罪已被逃税罪取代。二、偷税罪是否是属于单位犯罪1、首先看看集体犯罪的类型包括什么:刑法第120条资助恐怖活动罪;第125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6条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第128条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第137条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40—148条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151—153条走私罪;第159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第161条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第162条妨害清算罪;;第175条高利转贷罪;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177条伪造、变造金融票据罪;第190条
    2023-06-03
    47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单位名义为本单位全体成员或多数成员谋取非法利益,由单位的决策机构按照单位的决策程序决定,由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且刑法明文规定单位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 更多>

    #单位犯罪
    相关咨询
    • 堵住单位大门犯什么罪啊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15
      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在我国的刑法中,并没有在侵占罪中规定单位犯罪,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则,单位不能成为侵占罪的主体,不能构成侵占罪。《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
    • 单位犯罪的犯罪主体的为什么不应有单位犯罪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19
      1、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如下:除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之外的所有主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第三十条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堵住债务人的汽车犯法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01
      堵欠债人的车,不让干活,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当承担行政处罚。
    • 单位犯罪的对个人犯罪实行什么处罚,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犯罪如何处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也就是对罚金的具体数额未加以明确规定。对单位判处罚金的。所以、手段以及被处罚单位的执行能力等具体情况,对单位犯罪实行的是以两罚制为主,应当与其所犯罪行相适应,当然也有适用罚金和没收财产的,如果个人不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一部分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能够反映出对单位犯罪的全面否定(既否定单位,只要处罚单位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就可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在我国《刑法》分
    • 单位犯罪的人员是单位犯罪哪些人员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单位犯罪实际上关系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般处罚也是只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刑事处罚以及对单位处的罚金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