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犯罪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5 09:30:10 346 人看过

这段内容讲述了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的相关规定。犯罪中止分为两种情况,未造成损害结果的属于犯罪未遂,造成损害结果的属于犯罪既遂。对于中止犯,若未造成损害,则应当免除处罚;若造成损害,则应当减轻处罚。这是《刑法》的规定。

犯罪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若未造成损害结果,则一般不会被判有罪,但若造成了损害结果,则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刑法》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 罪 中 止 会 免 罪 吗 ?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形态。对于犯罪中止是否免罪,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另外,《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从法理上来说,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都属犯罪停止形态,具有法律后果上的区别。在司法审判中,行为人实施犯罪中止后,即便最终未达成既遂,也不会因此产生刑罚上的后果,即犯罪中止不会导致刑罚的免除。然而,在量刑时,可以根据犯罪中止的具体情况,适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一种重要的从宽处罚情节,在司法审判中具有广泛适用性。

犯罪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若未造成损害结果,则一般不会被判有罪,但若造成了损害结果,则需承担相应处罚。根据《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犯罪中止可以免除处罚;若造成损害,则可以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都属于犯罪停止形态,但两者的法律后果有所不同。在司法审判中,行为人实施犯罪中止后,即便最终未达成既遂,也不会因此产生刑罚上的后果,即犯罪中止不会导致刑罚的免除。然而,在量刑时,可以根据犯罪中止的具体情况,适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一种重要的从宽处罚情节,在司法审判中具有广泛适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0: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电动车犯罪行为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盗窃电动汽车涉嫌盗窃,如何判刑取决于盗窃电动汽车的价值。根据法律规定,盗窃金额在两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拘役三个月。盗窃金额达到一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六个月;金额每增加一千五百元,刑期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盗窃金额达到五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金额每增加五千元,刑期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盗窃金额达到四十万元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金额每增加一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上述是数额标准,当然,在司法实践中,还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加重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从而综合确定要判处的具体刑期。盗窃电动车电瓶怎么处理拨打电话报警,或者直接去离个人最近的派出所报警。电动车被偷属于财物被盗,归公安机关管辖,如果小偷被抓到视具体情况判刑。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
    2023-07-16
    204人看过
  • 党员犯罪会带来哪些后果?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依据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党员被行政拘留的,依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退出党员有什么后果吗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党员是可以自愿退党的,而党员退党后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什么后果的,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九条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他退党。劝党员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把他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员如果没有正当
    2023-07-18
    253人看过
  • 侵犯著作权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侵犯著作权是否会坐牢需要根据具体情节确定。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将坐牢。根据刑法规定,侵犯著作权罪以违法所得或者情节量刑。违法所得达到一定数额,或者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具体如下:1、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免费素材平台是否侵犯著作权免费素材平台中的素材一般是具有侵犯著作权的情形的。但具有法定强制许可情形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使用、出售、复制他人作,或歪曲、篡改、剽窃他人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08
    366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该段内容讲述名誉侵权的相关知识。当一个人的名誉受到严重损害时,他们有权要求对方进行适当的赔偿,并可要求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名誉侵权通常难以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重大影响。在名誉侵权案件中,法院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名誉利益损害应当被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受到名誉严重损害时,有权要求对方进行适当的赔偿,并可要求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名誉侵权通常难以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重大影响。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精 神 损 害 赔 偿 包 括 名 誉 权 吗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在个人受到精神损害的情况下,由加害人向受害 人进行
    2023-09-05
    447人看过
  •  侵犯专利权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该段内容讲述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相关内容。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和消除影响;行政责任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来决定,其中包括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和罚款等措施;刑事责任方面,若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则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1.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和消除影响;2.行政责任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来决定,其中包括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和罚款等措施;3.刑事责任方面,若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则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责令改正和罚款等措施行政责任是指国家机关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包括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责令改正和罚款等措施。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法律尊严,同时也是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和警示。在行政责任中,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是最常见的措施。当行政机关发现违法行
    2023-08-29
    416人看过
  •  易燃易爆设备犯罪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易燃易爆设备罪是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1)主观要件:故意;2)主要要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3)对象要件:侵犯对象为公共安全;4)客观要件:用各种方法破坏电力、燃气或其他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易燃易爆设备罪可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易燃易爆设备罪可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构成要件:1、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2、主要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3、对象要件:侵犯对象为公共安全;4、客观要件:用各种方法破坏电力、燃气或其他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易燃易爆设备罪处罚标准是什么?易燃易爆设备罪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易燃易爆设备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易燃易爆设备罪处罚标准如下:1.
    2023-08-21
    19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合同终止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1
      1、劳动合同没有到期,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这种情况,企业需要提前30天通知员工,并按员工入职时间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工资的补偿金,这就是所谓的N1的来源,具体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可参考:遭遇裁员,该不该拿离职补偿(点击打开)。 2、劳动合同没有到期,员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 这种情况,员工属于辞职,员工需要提前30天,书面形式通知企业,无需征得企业同意,即可于30天后离职。可参考:辞职了,离职手续该怎
    • 中止犯罪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1-02
      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犯罪中止的,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按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犯罪中止后会有哪些后果?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13
      犯罪中止后的后果有: 1、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尤其是预备阶段的中止,社会危害性比较小,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免除处罚; 2、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3、在对中止犯处罚时,除看其客观上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以外,还应看其中止犯罪的动机。
    • 犯罪中止后会有哪些后果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4-28
      犯罪中止后的后果有: 1、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尤其是预备阶段的中止,社会危害性比较小,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免除处罚; 2、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3、在对中止犯处罚时,除看其客观上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以外,还应看其中止犯罪的动机。
    • 犯罪中止产生法律后果有哪些?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29
      我国《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