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杯”忽悠老年消费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8:04:17 433 人看过

安徽省肥西县200多名老年消费者本以为在一场促销活动中能得到实惠,却被促销人员忽悠,买了所谓的保健杯,而被拉进消费陷阱,最后经消协调解,消费者获得了一些赔偿。为此,肥西县消协特别提醒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切莫轻易相信一些价廉的高科技保健品。

案例回放:203位消费者误购保健杯

2008年12月中旬,商贩佘某等6人在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租了当地电影院的一块场地,为某品牌的节能锅做宣传。佘某等人宣称只要到现场来的消费者,每人免费赠送4个鸡蛋,另外还免费送出10个价值658元的节能锅。最主要的是,还有一种保健杯大优惠,声称这种杯子绿色环保、采用新技术制作而成,不仅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有益,还有益长寿,每个标价达968元,不过,只要参加活动,只消花300元就可以买一只,还会得到一只免费赠送的节能锅,而且送锅的同时还附送一张卡,持卡再参加活动还会有惊喜。

算起来一两千元的东西只花300元就可买到,一些老年消费者心动不已,在商贩的宣传攻势下,当日共有203位老年人掏钱购买了保健杯,还获得了一张优惠卡。过了两天,当消费者再次来到现场时,佘某宣称凭优惠卡可以300元买一个节能锅,无卡的人要花600元才能买,如此绕来绕去,消费者对佘某等人的宣传产生了怀疑,后发现该保健杯连基本的保温功能都没有,于是纷纷要求退卡退钱,遭到拒绝后,消费者拨打了110电话报案。

消协调解:商家退还消费者部分费用

肥西县公安局接到消费者的举报后进行了调查,发现该纠纷不属诈骗案件,于是请肥西县消协和县工商局12315中心的工商人员前来解决。了解了全部情况后,消协和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指出,佘某在宣传上存在误导,其行为已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而且其推销的保健杯也存在质量问题,连基本的保温效果都没有。此外,从佘某的证照、产品许可证和委托书看,存在超范围经营的问题。消费者由于对保健杯的知识了解不足而误购了保健杯,本身也存在一些过失。最终在消协的调解下,佘某等人退还203位购买保健杯的老年消费者每人60元,共计1.218万元。

消协提醒:购买高科技保健品要慎重

肥西县消协工作人员告诫广大消费者,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不法商贩忽悠他们常用的手段有两个,一是优惠,二是保健。一些上门推销的不法人员往往抓住老年人讲实惠、图便宜的心理,有意夸大宣传,将普通甚至假劣商品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物超所值的产品,诱惑老年人上当受骗。由于不法商贩流动性强,工商部门处理起来难度也较大,因此,老年人对街头兜售和上门推销的人员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保健产品或高科技产品,更不要贪图价格廉、功能全而在街头随意购置,以免买到假冒或掺假产品。另外,发现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保存好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4日 20: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会员制消费陷阱遍布四假象“忽悠”消费者
    当前会员制消费已在许多城市渐成时尚。但在许多地方,一旦消费者付钱办了卡,就可能面临服务承诺缩水,甚至商家卷款逃跑、损失无法追回的陷阱。会员制消费成“圈钱陷阱”8月1日,位于太原市水西关南街的千黛健美俱乐部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门歇业,老板一去无踪。该俱乐部诸多会员手中的会员卡顿时变成废卡。据一位该俱乐部的会员介绍,她不久前看到电视广告,就来这里办了一张价值580元的会员卡,说是可以做6次美容,包括颈椎按摩在内的6项内容,可她一次都没来得及做,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这算是幸运了。前两天店里搞活动,我办了一张金卡,只用了一次,还有以前寄存在这里的化妆品也不见了,我大概损失了两万元。”另外一位会员气愤地说。消费者被谁“忽悠”了目前我们在生活中会碰到名目众多的会员卡,一些会员卡存在诸多陷阱。在消费者掉进陷阱之前,往往被许多假象所“忽悠”。假象一:用丰厚的充值返值活动,利诱消费者。据会员介
    2023-06-05
    54人看过
  • 假烟“忽悠”消费者双倍赔偿获支持
    中国法院网讯11月17日,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审理了一起出售假烟的合同纠纷案件,无良商家“忽悠”消费者,被法院认定为欺诈,并双倍赔偿消费者。2007年9月21日,原告张鑫在被告司伟经营的烟酒专卖店购买了软中华香烟12条、软苏烟2条、软玉溪6包、利群香烟6包,并支付了香烟款8000元。2007年9月26日,原告张鑫发现所买香烟存在问题后,向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钢城分局投诉,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对上述香烟进行了暂扣,并委托安徽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检测,经检测,原告张鑫所买香烟均为假冒商标的伪劣香烟。经协商无果后,原告张鑫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司伟双倍赔偿其经济损失16000元。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张鑫购买香烟的行为系消费行为,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被告司伟出售假冒香烟的行为系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2023-06-07
    310人看过
  • 部分IT产品电视直销忽悠消费者
    2007年,由于居高不下的投诉率,手机产品俨然成为电视购物业的耀眼明星。从蜂起的舆情来看,电视购物已招致众多消费者不满,尤其是强化功能宣传的数码、手机等产品,公信力越来越低。事实上,自2005年起,电视购物就已经被划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消费投诉“重灾区”。相关消费投诉中心的统计表明,有关电视购物的投诉一度高达每年2000件以上,平均每天6起。从减肥药、丰胸霜、甩脂机、增高鞋,到手机、电脑、笔记本、数码相机,如今,越来越多的IT产品进入电视购物业。此举将给IT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给IT消费者带来什么?电视购物信任危机凸现早在1992年,电视购物业就已登陆中国,但影响甚微。1996年,舒亦康、帝威斯、百思得等第一代电视购物机构的兴起让众多的电视媒体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到1998年,电视购物突然呈井喷式发展,遍及28个省市,市场规模达到了26亿元。据统计,当时电视购物的公司不少于560家,销售额
    2023-06-07
    394人看过
  • 评论:广告的忽悠,不该消费者买单
    据上海市工商局披露,因构成虚假广告,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被处罚603万元,这也是目前我国针对虚假违法广告开出的最大罚单。为追求更大利益,虚假违法广告不惜蒙蔽消费者,明目张胆骗取消费者信任购买。全媒体时代,电视和网络助推广告宣传,让虚假违法广告的影响更加恶劣。明星代言、杜撰或放大不实功效,广告忽悠成风,不该消费者买单受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诚信才是根本,广告的忽悠,必须被负责。上海市工商局的调查到,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在画面中突出的美白效果是后期通过电脑修图处理生成,全然不是牙膏的实际美白效果。就是这P出来的功效,不断忽悠着消费者上当购买。有业内人士表示,牙膏的主要作用就是清洁,偶尔有防酸或脱敏的功能,而美白作用其实很难做到。如果商家需要在广告中宣传牙膏功效,必须依照国家《功效型牙膏标准》出具功效作用验证报告。而广告市场里,宣传牙膏美白效果的绝不只佳洁士一家,可见,在消费者不知不觉中,广告忽悠已
    2023-04-24
    442人看过
  • “消准字”与“国药准字”——消费者不能随便被“忽悠”
    2007年7月23日,沈大伯拿着药膏到干窑工商所投诉:7月22日他因为夏季皮炎发作,在天凝镇某大药方要求购买用于治疗的药膏一支,药店导购员向他推荐了某品牌药膏一支,价值14元,并称此药膏是新产品,治疗夏季皮炎的效果比市面上常见的药膏要好很多。因为将信将疑,沈大伯回家后仔细查看了该药膏的说明书,却发现其批准文号是消准字而不是常见的国药准字。消准字一般为消毒产品的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一般为国药准字,消毒产品不得宣传疗效。工商人员陪同沈大伯来到大药房,要求调换给沈大伯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的药膏一支。由于先前购买的药膏尚未拆封使用,药店同意调换价值12元药膏一支,并找还沈大伯2元;工商人员还对导购员进行了批评教育。
    2023-06-07
    294人看过
  • 美发被忽悠消费过万元
    56岁的张先生,家住宁波灵桥小区。不久前,他到家附近的一家美容美发连锁店理发,工作人员给张先生洗完头后,为其做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按摩过程中,工作人员表示,张先生的颈椎、肩椎等部位有着不同程度的劳损,建议他办一张5000元的充值卡,就可以享受店里专业的按摩优惠套餐,可以缓解各种毛病,对身体有好处。一听5000元就能治疗这些腰、肩部的老毛病,张先生掏钱办了卡。工作人员看张先生掏钱如此爽气,又接着说,当天店里有北京中医大学的老师坐诊,让他过去试试。诊过脉,老师说,张先生的气血不和,他们有调理药水,可以帮其调理气血,还能护理肠胃。他们也没有跟我说价格,我就以为是包含在套餐里的,就让他们做了。张先生说,工作人员先后拆了3种不同的药水,说是分别治疗不同部位的,接着,他们将张先生的全身抹上药水,并用热毛巾敷在其背部,为其按摩。不一会,张先生感觉身体发烫,可老师表示这是正常现象,是旺气血的。几分钟后,感到
    2023-06-07
    193人看过
  • 退休教师被忽悠买保健品,老人被骗买保健品怎么办
    1、周围群体很重要,如果老人所在的群体都在买保健品,自己不买就会变得不合群,再加上老年人平时在家时间自由,跟这些人呆的时间一久,更是被潜移默化的洗脑。方法1:鼓动老人报名老年大学等等能与其他外界接触的组织,让他们变得有事可做,老年大学里的思想跟信息交流比较通畅,让老人拥有外界信息来源。方法2:教给老人上网,给老人注册一个聊天软件,让他们也能看到朋友圈的分享,要记住通常我们说一百遍的东西,不如别人说一遍。2、正向鼓励与负激励并重。正向:顺着老人说赞同的同时提出不同见解,让老人们对能识破保健品骗局产生一种自豪感,让老人觉得自己很时尚,有优越感。逆向:将保健品副作用跟老人说明白,并说让他们自己掂量着办。
    2023-05-03
    160人看过
  • 办消费卡莫被“解释权”忽悠
    口头协议让几百元差点打水漂他们让我去续费,如不续费之前交的钱全部冻结。近日家住高新西区的郭女士投诉。去年4月她和朋友一同办理了此张会员卡,一年内共去消费了8次,最近,会所工作人员通知她前去换卡,可当她拿着卡去到这家会所时,却被告知如果不及时充值,卡上剩下的几百元钱将被冻结。办卡时他们并没说必须一年内花完,如果有这个条件我是不会办的。并未在卡片上找到任何规定年限的说明,而会所在郭女士办卡时也没有出具任何协议。随后,郭女士找到会所方,我们的广告传单上写得很清楚,5000元以下的充值有效期为一年。因此,会所方坚持郭女士需再交1000元,才能让郭女士继续使用会员卡。当时是否签订任何协议,相关负责人解释,在办卡时工作人员肯定已经口头告知过,但由于当时为郭女士办理会员卡的工作人员已经离职,现在已无从考证。最终经过记者协调后,会所方同意退还郭女士卡上的余额。律师提醒:办卡莫被解释权忽悠消费者在办理各种会
    2023-06-07
    61人看过
  • 消费者购买安信地板被忽悠获赔两万元
    本来冲着品牌,欲购买优质不加色地板,谁知安装后竟然出现鼓泡现象。经比对,发现自己购买的地板竟是贴木地板。杨先生3月中旬向武昌水果湖工商所投诉称,去年6月28日在中北路安信地板专卖店,订购重蚁木类木地板,其中一种规格为758×125×18mm,每平方米单价为362元。去年12月底,他欲签购物合同,商家称原订地板货源紧张,但已向上海组织了另一批货源,这批地板也是重蚁木类木地板,不过规格是909×125×18mm,是加长版的,价格稍高,在原单价基础上需再加20元。杨先生出于对商家的信任,签订了购物合同。今年3月7日地板安装完,两天后杨先生发现,木地板竟有漆膜鼓泡现象。他当即向该专卖店反映,并拿剩下的地板尾料到小东门另一专卖店对比,得知自己家安装的重蚁木类木地板有问题。水果湖工商所调查发现,安信重蚁木类木地板在宣传资料上称,绝对一级板材、不加色,而杨先生家的木地板横切面明显可看出加贴了一层木板。该
    2023-06-07
    56人看过
  • 小心团购陷阱消费者参加“购房团”被忽悠
    日前,孙女士在路边收到一份出售海景房的宣传单之后动心了,交付2万元定金后,想退房却被告知不可以。长春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在参加购房团时要谨慎,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日前,孙女士在路边收到一份出售海景房的宣传单广告,有山、有海,可实地看房,首付又不高,看了以后很动心,便参加了去山东一购房团。在去之前,从宣传单信息和服务人员处得知:只要交500元看房费,来回路费、吃住全免,购房成交后,500元钱退回。当4月9日到达地点后,服务人员告知只有一上午的时间,下午就要返程,可售房处并未让该女士等人进行看房,只看到了沙盘,在销售人员多方劝说之下,按照要求先后交付了2万元定金。当时孙女士说她只能交出1000元,售方说1000元也行,但在双方签定了认购协议后,服务人员一再说得补齐2万元,不然就要受损失。孙女士没有考虑更多就让家人又汇来定金1.9万元钱,但当孙女士回到长春后发现所交定金凭证、看房费收据
    2023-04-22
    236人看过
  • 卖保健品忽悠老人,诈骗团伙人均亿万富翁
    近日,安徽淮南警方打掉一个售卖虚假保健品的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26名,冻结涉案资金2亿余元、资产2000万余元。此前,该团伙以网络直播方式向老年人兜售保健品,动辄售价上百元的保健品实际只是普通糖果。民警发现,该案两名主要嫌疑人近一年的流入资金超3亿元,两人各自赚取非法所得超1亿元。团伙作案,在量刑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他们的犯罪金额外,还需要考虑各个犯罪团伙成员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对于在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按照主犯论处,要对其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如果构成了犯罪集团的话,则要对主犯按照犯罪集团所犯的所有罪行给主犯定罪处罚。而对于在犯罪中起到次要作用的从犯,则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团伙实施一些列行为的目的显然是为了非法占有受害人的钱财;其次他们这种把普通的糖果包装成保健品忽悠受害人购买的行为,属于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钱财的行为,综上诈骗团伙的行为完
    2023-05-07
    164人看过
  • 理财产品调查:三成消费者被银行销售忽悠
    近日,中消协发布对理财产品的消费调查,针对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投诉情况进行消费提示。而记者获悉,调查数据显示,三成消费者曾被银行销售忽悠,购买理财产品后因被销售误导出现不赚反赔的情况。同时,中消协表示,央行、银监会成立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电话,目前已在广州等地试点。消费者在遇到银行理财消费纠纷时,可拨打12363投诉。25万理财损失近12万网名为LONG-CN的消费者在对某银行的投诉中写道该银行专家理财使我一年25万损失近12万。据悉,在中消协的调查中,发现很多消费者都投诉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巨亏的情况。该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消费者都经历过银行的销售误导,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未进行任何风险提示;而在银行代销的产品中,把保险(放心保)当银行理财产品误导销售的比例高达39.42%。据中消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多数银行人员销售时避重就轻,只谈高收益不讲风险,宣称能保本,收益高,额度有
    2023-06-07
    186人看过
  • 养生馆忽悠消费怎么办退款
    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当然,使消费者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出分了自己的财产则可能会构成诈骗。《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3-19
    139人看过
  • 促销宣传与实际不符消费者被忽悠如何维权
    看起来有床,有床头柜,床上用品俱全。但到现场一问,实际上只有一副床架。床头柜什么的还要另外算钱。临近年底,买家具的业主渐渐增多,可是家居卖场在频频促销的同时,忽悠客户的事件也常常出现。A特价床?实际上只有床架广告上虽然用中文写了床1.8×2米,但广告图片上却是床、床头柜、床上用品俱全。家住闽侯,今年准备买家具的小林,在逛了市区某家具卖场之后表示非常郁闷:报价仅六百多元的特价床,实际上仅卖床架。消费者如果买齐床头柜等物品,至少需要一千多元。现在市场上一千多元的床并不少见。小林告诉记者,市区这家卖场吸引他冒雨前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六百多元的特价,不料到场才知道原来只是床架。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只是床,沙发、餐桌等组合式的家具,真正的全套价格与广告上往往不相符:沙发广告上往往是沙发、茶几俱全,而现场导购员则称茶几的价格不包含在内。这样消费者为了买配套的茶几,往往还需要多花三四百元;而二百多元的
    2023-04-24
    33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消费者被忽悠如何维权
      新疆在线咨询 2024-08-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一条【损害赔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三十四条【争议解决途径】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一般消费者
    • 退休教师被忽悠买保健品老人被骗买保健品应该怎么样办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08
      可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责任。如果商家夸大事实,虚假宣传,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则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商家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老人数额较大的钱财,还可能构成诈骗罪,消费者可以报警,由法律追究商家的刑事责任。
    • 美容院忽悠消费怎么办退款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03-24
      美容院忽悠消费退款可以找消市场监管部门解决。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欺诈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 老人购买保健品被骗1800元,该女子又被忽悠买保健品店老板骗走怎么办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7
      买保健品要理智!“原本以为这些保健品真的能控制住我的血糖,没想到拿回家发现完全不能吃。现在不仅不给退款,连老板都找不到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段时间,兰州市民吴女士一直奔波于药监、工商等部门,想为去年购买的保健品退款。然而,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她不但没能拿到退款,连保健品店的老板如今也不知所踪。无奈之下,吴女士拨通了本报96555新闻热线。老人购买保健品被骗1800元3月3日,家住兰州市城关
    • 银行忽悠老人买保险违法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1-12-17
      银行忽悠老人买保险违法。可以通过以下办法解决:1、再去保险公司沟通情况,并明确告知保险公司修改保险合同,或者退保,当时可以提示要去保险监管部门投诉。需要做好维权证据收集,最好做好录音,或收集其他书面证明;2、打全国保险维权热线12378投诉保险公司。3、到当地保险监管部门投诉,保险监管部门一般设在省一级,可以电话,也可以通过网络。当然,这样情况你也可以到当地银监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