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时代的反垄断规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22:00:17 293 人看过

研究电子商务时代的反垄断法规制,必须先准确把握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内涵。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有很多种: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出电子商务是通过数据交换(EDI)和其他通讯手段进行的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功能之一,它是纸上信息交流和储存方式的一种替换形式;经济合作组织与发展组织OECD将电子商务定义为,在诸如Internet的开放网络中进行的商业交易;世界电子商务将其定义为,将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以互联网为技术平台的全新商业模式;也有学者将其定义为网上开展的商务活动;还有学者认为它是通过以计算机为媒体的电子网络而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转移。到目前虽无一个公认的概念,但是大家无异都承认电子商务是一种交易活动或商业模式,且这种交易方式是通过网络而进行的。

作为电子商务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类型,作为政府部门、社会、学界关注的焦点,B2B电子商务的反垄断规制问题始终紧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关于电子商务时代的反垄断规制,既有相应的实践案例,又有相关组织的研究报告,更有与之各方面问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作参考。

就研究报告而言,涉及以下方面:在对电子商务反垄断必要性与合理性论证中,国外的相关报告并未予以论证,仅以电子商务需要适用反垄断法为前提,集中讨论了电子商务对适用既有反垄断法产生的挑战及问题的解决;在对电子商务立法和政策的论证中,美国FTC的《进入21世纪——B2B电子市场的竞争政策》报告在结尾提出必须保证在不危害竞争的前提下实现电子商务的效益。欧共体委员会于2001年宣布拟制定电子商务反垄断法,但至今还未有所进展;在具体制度方面,英国OFT分别于2000年8月发布《电子商务及其竞争政策的影响》分析电子商务中的竞争问题,主要涉及市场界定、过高定价、共谋、价格歧视、纵向限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12: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垄断相关文章
  • 论我国公司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并购已逐渐成为现代投资的主流形式,这种复杂的市场运作必须受到健全的法律控制,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我国目前的并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和系统。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企业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关键词:公司并购、公司收购、公司并购、立法建议。公司并购概述一个集团或一个企业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资产所有者或取得对其经营的控制权的一项或多项活动的总称。公司并购是指一个或多个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责任通过下列方式转移给另一个公司:转让公司所有权。因此,资产和责任转移的公司不需要进行清算,不再存在,而接受公司全部资产和责任的另一家公司仍然以另一家公司的名义继续经营,这在传统公司法中被称为吸收合并。③公司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获得另一家公司的控制权或管理权。另一家公司仍然存在,不必被摧毁。④
    2023-05-07
    120人看过
  • 《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些
    一、我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垄断行为有哪些(一)垄断协议;(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垄断协议,也称为卡特尔,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或者采取的旨在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和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垄断协议分为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形成的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与下游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二、垄断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一)行政垄断,即政府职能部门利用权力搞地区封锁或强制交易,让消费者买其指定的商品,这是目前最受争议的垄断。(二)行业垄断,即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实施的强制交易或限制竞争行为,这种垄断在铁路、邮政、水电、石油、电信、航空和金融等服务性领域广泛存在。(三)经济性垄断,指自由竞争企业出现的垄断行为,此类垄断在一些竞争性的产业中比如彩电等领域
    2023-06-01
    283人看过
  • 反价格垄断规定
    反价格垄断
    一、反价格垄断规定有哪些《反价格垄断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价格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使用价格手段,排除、限制竞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在价格方面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规定。第六条认定其他协同行为,应当依据下列因素:(一)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具有一致性;(二)经营者进行过意思联络;认定协同行为还应考虑市场结构和市场变化等情况。第七条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下列价格垄断协议:(一)固定或者变更商品和服务(以下统称商品)的价格水平;(二)固定或者变更价格变动幅度;(三)固定或者变更对价格有影响的手续费、折扣或者其他费用;(四)使用约定的价格作为与第三方交易的基础;(五)约定采用据以计算价格的标准公式;(六)约定未经参加协议的其他经营者同意不得变更价格;(七)通过其他方式变相固定或者变更价格;(
    2023-05-01
    166人看过
  • 反垄断的豁免制度是什么
    一、豁免制度的概念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又称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反垄断法及相关法规中规定的某些垄断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的法律制度。反垄断法豁免制度是伴随着反垄断法理论的不断完善而出现的。初创时期的反垄断法围绕“竞争理论”,将作为市场经济基石的竞争置于法律的强大保护之下,通过反对一切垄断来恢复市场发展的活力。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反垄断法不再是要完全消除垄断,而是要控制,要综合考量对经济和竞争的影响,从而发挥反垄断法的双重功能,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经济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合并作为反垄断法规制的重点,必然要求反垄断法合理界定垄断性企业合并和效益性企业合并,对具体的企业合并情形进行经济分析,通过权衡其效益和反竞争效果来决定是否准予合并,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在发布1992年《横向合并指南》的说明中指出:“实施合理的合并是美国自由企业制度
    2023-06-02
    227人看过
  • 现行法律对搭售的规制属于反垄断法规制
    搭售,指经营者在向交易相对人提供一种商品或服务时,要求交易相对人接受另一种商品或服务。各国反垄断法,从一开始就对搭售给与负面评价,对其进行严格规制。如美国以克莱顿法第3条、谢尔曼法第1条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5条为依据,法院采取自身违法原则对搭售进行规制。德国根据反限制竞争法,搭售被视为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妨害同一经济阶段的竞争者的一种滥用优势地位行为,依据合理原则对其进行监督。各国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并非所有类型的搭售,其所针对的是违反购买者意愿强迫购买被搭售商品的强制性搭售。这些强制性搭售背后的支撑在于企业具有足够的市场力量,即占据了市场支配地位,从而削弱甚至消除了竞争。否则,购买者可以转向搭售商品的替代品,企业在此情形下的搭售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将归于失败。反垄断法之所以要对这种由占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所实施的违反购买者意愿的强制性搭售进行规制,是因为其实质性地削弱了竞争,使得购买者被迫
    2023-04-24
    156人看过
  • 反垄断法的作用
    作者:佚名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在于禁止垄断和其他限制竞争的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反垄断法的作用可以表述为,通过法律的强制性作用排除各种对竞争机制作用的干扰,保护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维护竞争的市场结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反垄断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实现有效竞争表现出来的,同时也表现为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维持合理的市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市场竞争主体的自主性和平等地位,二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易性和自由流动。反垄断法通过禁止垄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秩序,可以为满足这两个前提条件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二是维护和促进有效的市场竞争,推动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竞争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即竞争可以淘汰低效率的企业,淘汰不合
    2023-06-05
    404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垄断
    词条

    垄断是指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独立的大企业或少数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的行为。 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者垄断行为进行了相应处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 更多>

    #垄断
    相关咨询
    • 反垄断行为中的垄断法规制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15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4种: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2
      垄断行为包括: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多少种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17
      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垄断行为有4种: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4.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有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2
      参考反垄断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本法所称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本法所称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
    • 反垄断是反一切垄断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4-25
      反垄断并不是反一切垄断,反垄断是禁止垄断和贸易限制的行为。是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所采取的一种干预手段。 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国内市场的垄断和竞争,准确把握国内的市场结构,更要把握国际市场结构。在国内特定市场准入开放的前提下,即便国内市场上存在高度集中(甚至是绝对支配)也不应当视为垄断。在不存在 进入障碍的情况下,绝对的支配地位只能是一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