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法权益保障下的工程款讨要方法
合法权益保障下的工程款讨要方法:
1.受害人首先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写明诉讼请求与收集到的证据;
2.被告人在收到原告诉状副本后,应当积极应诉;
3.法院判决之后,双方都应积极履行自身的权利义务。
二、如何准备工程款拖欠起诉所需证据
当事人主张对方拖欠工程款的,可以提供以下证据:
1.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如营业执照或工商查询资料;
2.双方签订的工程施工合同;
3.当事人对工程量、工程质量共同确认的证据,如工程验收、结算凭证,质检报告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三、工程款拖欠诉讼是否受时间限制
工程款拖欠诉讼是受时间限制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从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如果工程款时分期支付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建筑工程款项权益保障:最新进展与探讨
50人看过
-
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方法
174人看过
-
集体合同权益保障探讨
298人看过
-
新公司法下的股东权益保障
83人看过
-
保障工程转包权益:探讨法律规定与实践案例
146人看过
-
妇女合法权益的内容和保障方式
431人看过
-
保障著作权:探讨维护文章权益的方法安徽在线咨询 2024-11-181、实行版权登记制度并不否定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版权自动保护原则。依据我国著作权法,作品创作完成后即享有版权,无需履行任何登记手续。但鉴于我国版权保护起步较晚,全民版权意识尚未达到一定水平,在著作权法执行过程中,许多版权所有人提出希望进行作品登记,以便对其所拥有的版权有一个形式上的明确,进一步明确版权的归属,在发生版权纠纷时也可作为初步证据。部分作品的使用单位也感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版权归属不明,容
-
工程款的合法追讨方式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41. 如果债权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偿还债务,法院将依法作出裁决。 2. 一旦胜诉,如果对方拒绝履行义务,胜诉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3.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程序后,将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 如果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法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包括对其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
-
公房拆除的合法程序和权益保障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21公有住房,也称为公房,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目前,居民租用的公有住房,根据房改政策,分为可售公有住房和不可售公有住房两类。对于公房拆迁,需要对房屋所有权人给予补偿,并对房屋承租人进行安置补偿。拆迁时,如果公房承租人已经取得公房所有权,拆迁方应直接与承租人协商补偿事宜,并将拆迁补偿款支付给承租人。如果公房承租人尚未取得公房所有权
-
农民权益保障的途径探讨浙江在线咨询 2025-01-15在面对侵权行为导致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与侵权者进行直接交涉。 2. 向相关维权组织申请保护权利。 3. 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诉。 4.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5. 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权利人可以依靠自身的法律知识实力,通过实施自卫行为来对被侵害的人主张民事权利。如果能协商解决,就依法协商解决。现在,我们倡导和谐社会,因此必须以和为贵。在双方无法和解时,可
-
合法的讨要工程款什么办法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181、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 2、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5、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